乌克兰情报遭到泄露,俄军秘密潜入对北约导弹运输列车实施精准打击
9月14日,乌军2个旅被炸成火海,乌克兰国防部表示2026年的国防开支至少要增加到1200亿美元,还需要欧洲国家的支持,才能够好解决局势危机。
俄乌双方彻底明牌,乌克兰弹药告急,现代战争中后勤压制与情报优势的决定性作用。
俄军这波操作太狠,800 公里路线全摸清
这列被炸毁的火车编号是73次,本来打算从乌克兰哈尔科夫出发,悄悄开到波兰普热梅希尔,全程差不多 800 公里。
为了躲避俄军的侦察,北约特意选在半夜前往,还想把导弹装在普通集装箱里掩人耳目,没想到层层伪装依旧没夺过俄军的炮火,俄罗斯早就把这条路线摸得门儿清。
为了搞清楚北约弹药的运送进度,俄军几乎实施了 “全方位监控” 的意思。
天上有 “格洛纳斯”卫星盯着,地面上放了“海雕30” 无人机跟着火车跑,不少情报部门也进行了潜伏,北约只要一有动静就能够迅速被察觉。
俄军的一炸不光让乌军盼着的弹药打了水漂,更让俄乌战场的打法出现了很大的改变。
正面战场的冲突开始逐渐减少,打起来“游击战”和“穿插”,乌克兰开始紧盯俄罗斯的油厂和能源。
在9 月初俄罗斯境内就接连传出炼油厂遇袭的消息,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发动了一系列精准打击。
13 日深夜乌克兰情报总局率先打破沉寂,宣布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对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乌法市的 "巴什石油新油" 炼油厂实施了精准打击。
据乌方消息无人机成功击中目标后引发大规模火灾,导致包括真空蒸馏装置在内的关键生产设备受损。
这座年炼油产能达 750 万吨的设施是俄罗斯重要的石油加工基地,其真空蒸馏装置的损坏直接影响原油的初级加工能力。
乌克兰的做法给了俄罗斯一个启发,现在俄军直接盯着后勤线打,谁的补给断了谁就先撑不住。
被炸是乌军的“救命弹药”
俄军这次轰炸的弹药对乌军来说可是 “救命的”。
根据情报显示这列火车上不仅有 “海马斯”火箭炮的炮弹,还有 M142 战术导弹的弹体,算下来够一个满编的机械化旅用一个礼拜。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乌军前线本来就缺弹药,顿巴斯那边的士兵也反映过 “炮弹不够用”的情况,从乌军炮火进攻的程度来看,确实密度比上个月降了 20%。
这火车一炸前线更慌了,前线弹药告急,后勤补给的弹药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而弹药被毁还不算结束,这条从波兰到乌克兰的铁路线,是北约给乌军送武器的 “主干道” 之一,如果以后俄罗斯死盯着这条主干道,就等于掐住了补给的 “嗓子眼”。
乌克兰铁路部门的人私下说现在只要是运军火的火车,走哪都怕被盯上,司机都不敢开快。
双方各说各的理
但俄乌两边对火车被炸的说法完全不一样,俄军表示火车是自己炸的,但乌军却一口咬定 “不是被炸的”而是 “弹药自己爆了”。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反而让人更怀疑真相到底是什么。
到底是被炸了还是自己炸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让乌克兰面临无弹可用的情况。
俄军这波操作把乌军的补给掐得更紧了,前线弹药缺口更大,战局的天平正在往俄军这边偏。
乌克兰国防部长反复强调,若俄乌冲突持续,2026年乌克兰至少需 1200亿美元国防开支。
从战场实际消耗来看,乌克兰的国防开支需求正随冲突持续不断攀升。
2024 年乌克兰战争单日开支约 1.4亿美元,2025 年已增至 1.72亿美元,年增长率达 22.8%。
若按此趋势推算2026 年全年开支本就接近 630 亿美元,1200亿美元的提出更多源于作战形态升级带来的额外需求。
在无人机领域乌军日均使用 3000 架次无人机,2024 年产能虽达400 万架,但实际采购量仅 150 万架,缺口显著。
防空层面俄罗斯 2025 年计划发射1.2万枚导弹,乌克兰需维持至少 50个防空连运转,仅 “爱国者” 系统单次拦截成本就高达 300 万美元。
如此庞大的军事需求,但乌克兰却要面临经济基础薄弱的严峻挑战。
若 2026年乌克兰GDP 维持在 2000亿美元左右,1200 亿美元军费占比将高达60%,民生领域将遭受重创。
教育、医疗支出可能被压缩至预算的 5% 以下,极易引发社会动荡。
同时债务危机也将进一步加剧,202 年乌克兰外债已达1300 亿美元,偿债率超财政收入的40%,若冲突持续,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将大幅飙升。
如果乌军想靠西方援助撑下去,运输就成了溢达难题,常用的运输线路已经被盯上,再多人道主义援助、再先进的武器,运不到前线也是白搭。
未来战场的关键,谁的补给先断,谁就先输掉主动权。
编辑:木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外媒:乌防长透露,2026年乌克兰将至少需要1200亿美元国防开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