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竞争持续是当前储能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9月17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在行业高度繁荣的同时,储能安全事故频发、价格战击穿行业底线、产品参数造假、技术同质化及无序扩张盛行,已严重制约行业健康发展。
他提到,近三年间,储能系统价格下降了约八成,近期某个集采项目的中标价格甚至低过了0.4元/Wh,严重偏离成本。他认为,低价必然带来减量减配,为行业埋下了质量的安全隐患。今年价格战已经蔓延到了海外,这不仅让储能企业的毛利急速缩水,关键是不可持续,得不偿失。
随着集中式大项目加速落地,市场竞争加剧,价格竞争愈发激烈。2025年8月储能系统价格持续探底,2h和4h锂电储能系统中标均价、最低报价均创历史新低。
举例来看,2025年8月18日,中节能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天皮山8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电站储能设备采购项目开标,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标,中标单价为0.389元/Wh,低于0.4元/Wh。
8月6日,中国能建2025年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中采购项目公示结果,标段3(4小时系统)中,安诚新能源、晶科能源等企业报价低于0.39元/Wh,平均报价0.419元/Wh。
2025年内蒙古2025年第二批独立新型储能建设项目中,部分标段报价范围在0.3931-0.52元/Wh,平均报价约0.43元/Wh,部分企业报价接近或略低于0.4元/Wh。
且这趋势向海外蔓延,尤其中东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导致毛利较低,中国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参与竞争。比如沙特阿拉伯的储能项目中标价格创下新低,73-75美元/千瓦时,这一价格不仅刷新了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储能价格纪录,还直逼中国国内的最低成本水平(中国部分4小时储能项目价格最低可做到65美元/千瓦时)。
低级竞争的背后,一是产能过剩叠加赛道拥挤,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储能市场,面对“僧多粥少”的情况,一些企业只有通过低价策略才能争夺到市场份额。
实际上,储能行业低价竞争自2023年已开始显现,并在2024年持续加剧,2025年仍在延续。目前,累计注册储能企业已经超过30万家。曾毓群认为,全面市场化将加速行业洗牌,大批企业三年内将会被淘汰,一大批“孤儿电站”即将涌现。
二是,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无序扩张,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曾毓群指出,在资本的加持下,不少企业选择了走捷径,倾向于抄袭和复制而非自主创新、自主研发。
可以看到,2025年储能行业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边是头部企业签单不断,订单排到年底甚至明年一季度;一边是不少企业赔本赚吆喝,毛利水平不断下滑,正面临淘汰风险。
积极的一面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自发推动“反内卷”,抵制低价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通过差异化战略与全球化布局突围,以技术溢价与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企业自身出发,以安全为底线,加大研发投入,摆脱同质化竞争、拒绝容量虚标、参数造假等,提升产品性能和安全性、可靠性。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指出,在安全层级,公司在材料选择、开发设计、极限智造、实证测试等方面,构建起多级安全体系,将电芯安全失效率从PPM 级降至 PPB级。
可靠性方面,宁德时代建立了行业最先进的可靠性评价体系,开发了“加速测试”“等效测试”等方法,以及寿命预测模型,可精准预测和验证电池寿命。所有的承诺背后,都需要数据和科学原理的支撑。
创新投入上,2014年以来,宁德时代累计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曾毓群指出,截止2024年,公司拥有及正在申请的国内外专利合计43000多项,今年还会增加7000项左右,连续五年申请专利数量第一。
作 者:之 筠
声 明:本文由起点锂电原创,版权归属起点锂电,如需转载或开白联系起点锂电小编(微信:qd-Lib1222)!
01
02
03
04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