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数字+文化遗产,这场展会看什么?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

王丽

“快看!四周就是用六国兵器熔铸的12个金人!”随着“NPC导游”的指引,人们“环顾四周”,只见12座巨大的金色秦俑伫立在眼前,墙上都是栩栩如生的壁画,大家不由发出惊叹声。

其实,这些逼真而宏伟的场景,只在方寸之间,所见“秦始皇帝陵”也只是VR眼镜带来的虚拟现实。“太震撼了,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帝陵,原来是这样的!”来自西安的中学生薛丁瑶恍然大悟。


数字创新项目《帝国密码——秦始皇陵》XR体验展。陕文投集团供图

当数字化遇到文化遗产,古今之间,瞬时“穿越”。9月16日至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西安召开。本次活动以“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同期举办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项目展更是精品荟萃,全球近百项成果集中亮相,系统呈现了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创新突破。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现场。人民网 王丽摄

看“新”

数字技术再现“不可能”

9月16日上午,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项目展如期举行。走进西安国际会议中心1号馆,新科技与文化遗产“碰撞”的场景,处处可见:戴上VR头盔,大汉王朝的恢弘盛世如在眼前;进入小程序,千年御窑的瓷片在手中“拼接”完成;手举扫描仪,“人面鱼纹陶罐”迅速完成3D建模,残破的“古籍”正在被AI分析、校对,快速生成全页内容……

“坐下”“上台阶”“下台阶”,西安市民彭女士对着六脚机器狗发出指令,它精准地做着每个动作。“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工作人员张鹏飞说:“我们利用机器狗,对应县木塔的内部情况进行数据搜集,最终形成了1:1的虚拟场景,戴上这款VR眼镜就能看见木塔被破坏前的情况。”


帮助采集文物基础数据的“六脚机器狗”。人民网 王丽摄

“AI智慧应县木塔”项目案例是联想集团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开展的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聚焦世界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山西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借助以AIGC空间计算、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数智化技术,在数字世界中构建1:1还原应县木塔结构细节的“木塔孪生体”,形成覆盖“保护—研究—活化”全链条的保护方案。

“太真实了!戴上这个眼镜,木塔里面台阶上的木纹、雕像上的细节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西安市民王女士在体验后说。


具有文化“科幻感”的展馆走廊。人民网 王丽摄

看“融”

高校融入文化遗产“守卫军”

高校在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高校林立的陕西,也借助“校动力”为文化遗产保护加装了不少“智能甲”。

在陕西师范大学展区,该校副教授孙增国正在介绍利用AI技术智能修复破损古籍字画的过程,一幅复刻的《富春山居图》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陕西师范大学利用现存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无用师卷”扫描图片,借助AI技术首次实现了该画作的完整复原。

孙增国说:“我们通过已有的文化典籍,建立数据集,训练自己的模型,训练好以后,就可以把残缺的字画修复出来,达到修旧如旧。”


在汉中藤编展位,工作人员正在介绍“汉中藤编”编织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虚拟创新。人民网 王丽摄

在汉中藤编展位,陕西理工大学的“代表作”吸引众多参观者。针对汉中藤编的各项编织技艺,陕西理工大学对其进行了数据采集。“我们先为藤编建立数字化档案,再用VR、AR技术创新展示技艺。”该展位的工作人员介绍。打开数据平台,只见横竖交错的各类编织手法被3D建模,每一步都有详细解构。“时间流逝,一些古老的编织手法可能失传,我们给每个手法建模,详细拆解,动态展示,这样能实现永久性保存。”

看“动”

古今“对叠” 一眼“见”千年

展会最动人的场景,莫过于文化遗产以数字化形式“穿越时空”与参观者相遇。

碑林展区内,参观者们通过“触屏”就可以用“刻刀”在屏幕上写上专属自己的《开成石经》;通过《帝国密码——秦始皇陵》的XR体验,参观者可“走进”秦陵地宫,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感受大秦雄风;站在宝鸡青铜博物院展馆,光影浮动,参观者可以在历史坐标的任意轴“穿行”......


《帝国密码——秦始皇陵》XR体验的内部场景。陕文投集团供图

在“景德镇古陶基因库”展区,一群孩子围着工作人员的电脑,玩着游戏。各个年代的御窑和瓷器化身“青花秘境”游戏中的“任务”,引导游戏者不断学习、探索,在趣味互动中,就能把“线上古陶博物馆”扎扎实实逛一遍。

从三星堆古蜀文物的裸眼3D震撼呈现,到“数字敦煌”壁画的超高清还原;从兵马俑的AI修复与互动体验,到“遇见东坡”VR世界的宋人雅趣......数智融合,打开时空“隧道”,此刻,古月也可照今人。据了解,本次展会共展出了97个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当厚重历史与崭新科技交融,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71139文章数 557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