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慧珍,我有个事想和你商量。"老韩端着茶杯,眼神闪躲着不敢看方慧珍。
"什么事?"方慧珍放下手中的报纸,疑惑地看着结婚才三个月的丈夫。
"我外孙小军要来城里上学,你看能不能每个月给他1800块钱生活费?"
方慧珍愣住了,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她68岁的年纪,退休金4800元,而老韩分文皆无,竟然开口要她供养他的外孙?
"他亲妈哪去了?为什么要我来养?"方慧珍的声音里带着不敢置信。
老韩支支吾吾地说:"她在外地工作忙,实在抽不开身..."
然而,当方慧珍偷偷调查后发现的真相,却让她整个人都傻眼了...
01
方慧珍今年68岁,退休前是市教育局的督导科科长,工作了42年,每个月有4800元的退休金。
老伴因为心脏病走了五年,儿子在深圳做工程师,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她一个人住在位于市中心的90平米两居室里,日子过得倒也清静自在。
每天早上六点,方慧珍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去楼下的中山公园晨练。打太极、散步、和邻居们聊天,这样的生活规律而平静。
直到去年春天,她遇见了老韩。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方慧珍正在公园里练太极拳,一个陌生的男人主动走过来搭话。
"大姐,您这太极拳打得真好,架势标准,一看就是练了很多年的。能教教我吗?"
方慧珍抬头一看,是个看起来七十岁左右的男人,头发虽然花白但梳理得很整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但很干净的蓝色中山装,脸上带着诚恳的笑容。
"您也想学太极?"方慧珍停下动作,打量着这个陌生人。
"是啊,我叫韩国强,刚搬到附近住。一个人在家闷得慌,听说太极拳对身体好,想跟您学学。"老韩说话很客气,让人感觉不到什么坏意。
方慧珍心想,反正也是一个人练,多个伴也不错。就这样,两个人开始一起晨练。
老韩很用心地学,虽然动作不标准,但态度很认真。每天早上,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公园里,风雨无阻。练完拳后,他还会主动帮方慧珍收拾东西,有时候还会带点自己做的小点心分享。
"韩大哥,您手艺真不错,这花卷做得比我还好。"方慧珍品尝着老韩带来的花卷,由衷地赞叹。
"哈哈,一个人生活惯了,什么都得会点。"老韩笑得有些苦涩,"我老伴走了三年了,就剩我一个人。"
"那您有孩子吗?"
"有个女儿,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老韩说到女儿时,眼神有些闪烁,"现在的年轻人都忙,顾不上我们这些老家伙。"
方慧珍对此很有共鸣,她儿子也是这样,工作忙得很少回家。两个同病相怜的老人,渐渐有了更多共同话题。
02
随着接触的增多,方慧珍对老韩的了解也逐渐加深。老韩说自己以前在县里做过小生意,主要是收购农产品再转卖给城里的批发商。
"那时候虽然辛苦,但日子还是过得去的。后来年纪大了,跑不动了,生意就停了。"老韩说起往事时,脸上带着怀念的表情。
"现在靠什么生活呢?"方慧珍关心地问。
"偶尔打点零工,做做钟点工什么的。反正一个人,花不了几个钱。"老韩拍拍胸脯,"我这人没什么大本事,但心眼实在,绝不会骗人害人。"
方慧珍觉得老韩确实是个老实人。每次晨练结束,他都会主动帮着扫扫地,看到有老人摔倒也会立刻去扶。邻居们都说他是个好人。
更让方慧珍感动的是,老韩很体贴。每当她咳嗽几声,老韩就会提醒她多喝水;下雨天他会主动撑伞送她回家;她买菜时他也会主动帮忙提袋子。
"韩大哥,您真是太客气了。"方慧珍有些不好意思。
"应该的,应该的。我们老年人就应该互相帮助。"老韩总是这样说。
三个月后,老韩试探性地提出:"慧珍,要不我们一起吃个饭?我做几个菜,您来尝尝?"
那天晚上,老韩确实做了一桌子菜,虽然材料普通,但味道很不错。两个人聊着天,气氛很和谐,方慧珍感受到了久违的家庭温暖。
"慧珍,咱们年纪都不小了,一个人过多孤单啊。我虽然没什么钱,但我会好好疼你的。"饭后,老韩红着脸说出了心里话。
方慧珍的心跳了跳。她确实很孤独,儿子不在身边,朋友们也都有各自的家庭。老韩虽然条件不好,但人品看起来不错,有个伴总比一个人强。
"韩大哥,这事...让我考虑考虑。"方慧珍没有立刻答应,但心里已经有了倾向。
03
接下来的两个月,老韩更加细心地照顾方慧珍。他每天都会给她打电话,询问身体情况;会主动帮她处理一些家务事;甚至还陪她去医院体检。
这种被人关心的感觉,让方慧珍渐渐沦陷了。
"慧珍,我知道我配不上您,但我真的很想和您在一起。"老韩再次表白时,眼神很诚恳,"我们可以先试着在一起生活,如果您觉得不合适,随时可以分开。"
方慧珍最终点头同意了。两人很快就办了结婚手续,老韩搬进了方慧珍的家。
新婚的头两个月确实很甜蜜。老韩每天早上会给方慧珍煮小米粥,配上咸菜和鸡蛋;晚上陪她看电视,给她按摩肩膀;家里的重活累活全都包了。
"嫁给你真好,感觉又回到了有家的日子。"方慧珍由衷地感叹。
"慧珍,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老韩拍着胸脯保证。
然而,蜜月期很快就结束了。方慧珍渐渐发现,老韩所说的"偶尔打零工"其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买菜、交水电费、日常开销,全都是方慧珍在承担。老韩不仅没有任何收入,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需要方慧珍来买。
"老韩,您说的打零工呢?最近怎么没见您出去?"方慧珍终于忍不住问道。
"这不是年纪大了嘛,人家都不要了。再说现在照顾你比较重要,等过段时间再找工作。"老韩一脸无奈地解释。
方慧珍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想想都已经结婚了,总不能为了钱的事情闹矛盾。再说老韩确实对她很好,这点经济负担还是能承受的。
04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老韩突然提出了一个让方慧珍措手不及的要求。
那天下午,老韩接了个电话,说话声音很小,但方慧珍还是听到了一些片段:"是的...孩子在老家...不行,必须接出来...好的,我想想办法..."
挂了电话后,老韩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方慧珍关心地问。
"慧珍,我有个事想和你商量。"老韩坐到方慧珍身边,表情很严肃。
"什么事?你说。"
"我外孙小军今年10岁了,一直在老家跟着他奶奶。现在他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照顾不了孩子了。我想把他接到城里来上学。"
方慧珍愣了一下:"接来当然可以,家里也不是住不下。但是他妈妈呢?为什么不是他妈妈来接?"
"她在外地工作,实在是抽不开身。而且孩子在老家的学校条件不好,来城里能受到更好的教育。"老韩解释道。
"那他爸爸呢?"
"早就离婚了,不管孩子的事。"老韩说这话时,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的表情。
方慧珍心里有些不舒服。她嫁给老韩是想找个伴,没想到还要承担照顾孙辈的责任。但话说回来,家里多个孩子也热闹一些,而且看老韩的样子,这个孙子对他很重要。
"那好吧,你把孩子接来,我们一起照顾。"方慧珍最终同意了。
老韩听到这话,激动得握住了方慧珍的手:"慧珍,你真是太好了。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一周后,老韩真的把外孙小军接来了。
小军是个瘦弱的男孩,皮肤有些黑,穿着朴素的衣服,看人的眼神有些胆怯。他背着一个旧书包,手里拎着一个破旧的行李袋,看起来很可怜。
"小军,这是你方奶奶,以后要住在奶奶家了,要听话啊。"老韩蹲下身子,轻抚着孩子的头。
"奶奶好。"小军怯生生地叫了一声。
方慧珍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心里涌起一阵母性的关爱。她立刻上前,温柔地摸着孩子的头:"好孩子,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奶奶会好好照顾你的。"
当天,方慧珍就给小军买了新衣服、新鞋子,还准备了文具和书包。看着孩子穿上新衣服后露出的笑容,她觉得心里暖暖的。
05
然而,老韩接下来说的话却如晴天霹雳,让方慧珍彻底懵了。
那天晚上,哄小军睡觉后,老韩坐到方慧珍身边,表情有些不自然。
"慧珍,小军来了之后,开销肯定会增加不少。他要上学,要买学习用品,还有生活费..."
"是啊,孩子的花销确实不少。不过我们省着点,应该够用。"方慧珍以为老韩是在担心经济问题。
"不是这个意思。"老韩搓着手,显得很紧张,"我的意思是,小军的花销,你看能不能...从你的退休金里出?"
方慧珍愣住了:"什么?"
"就是说,小军每个月的生活费、学杂费什么的,大概需要1800块钱。你看能不能从你的退休金里出这笔钱?"老韩小心翼翼地说道。
方慧珍感觉脑袋嗡的一声,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韩,你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我出钱养你的外孙?"
"慧珍,你别误会。我不是想占你便宜,实在是我现在没有固定收入,拿不出这么多钱..."
"那他亲妈哪去了?一个当妈的,连自己孩子的生活费都不出?"方慧珍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老韩明显慌了:"她在外地工作,收入也不高,实在是..."
"她到底在外地做什么工作?收入多少?为什么连1800块钱都拿不出来?"方慧珍连珠炮似地问道。
"这个...她做的是...服务行业,收入不太稳定..."老韩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
方慧珍越听越不对劲:"什么服务行业?做服务员一个月怎么也有两三千块钱,怎么可能拿不出1800?"
"慧珍,你就别问那么多了。总之她现在确实拿不出钱,孩子只能靠我们了。"老韩有些着急了。
"老韩,我问你,你女儿到底在外地做什么?她为什么不回来看孩子?为什么连一个电话都没有?"方慧珍的直觉告诉她,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06
面对方慧珍的追问,老韩明显更加紧张了。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不断地搓着手,额头上还冒出了汗珠。
"慧珍,你就别问了。总之她现在确实有困难,顾不上孩子。"
"有什么困难?是欠债了?还是出了什么事?"方慧珍紧追不舍。
"没有没有,就是工作太忙了,抽不开身。"老韩连连摆手否认。
"忙什么工作?一个月连1800块钱都赚不到?连给自己儿子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方慧珍的声音越来越严厉。
老韩被问得哑口无言,只是不停地说:"慧珍,你就帮帮忙吧,孩子是无辜的。"
那天晚上,方慧珍一夜没睡好。她开始仔细回想和老韩相识到结婚的整个过程,越想越觉得处处都是疑点。
老韩说自己以前做生意,但从来没有具体说过做什么生意,也没有提过任何生意伙伴或朋友。
他说老伴去世三年了,但家里连一张老伴的照片都没有。
他说女儿在外地工作,但从来没有接过女儿的电话,也从来没有和女儿视频过。
最重要的是,一个正常的母亲,怎么可能让自己10岁的孩子跟着爷爷生活,而自己连一分钱都不出?
第二天一早,趁着老韩带小军去附近的小学了解入学情况,方慧珍找到了楼下的王阿姨。
王阿姨在社区工作了二十多年,人脉很广,什么事都能打听到一些消息。
"王姐,能不能帮我个忙?"方慧珍压低声音说道。
"什么忙?你说。"王阿姨放下手中的毛线。
"我想了解一下我老伴女儿的情况。总觉得他说的话有问题,但我又不好直接去查。"
王阿姨点点头:"这个不难,你把他女儿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给我,我找社区的小张帮你查查。小张在派出所有熟人,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很简单。"
方慧珍回到家里,趁老韩不注意,偷偷翻找了他的证件。从结婚证上,她找到了老韩女儿作为证人时留下的身份信息:韩丽,34岁。
07
三天后,王阿姨给方慧珍带来了第一手消息。
"慧珍,我帮你查了,你老伴的女儿韩丽确实在外地,不过她的情况比较特殊..."王阿姨欲言又止。
"什么特殊情况?你直说吧,我能承受。"方慧珍做好了心理准备。
"她不是在普通的工作单位,而是在一个...怎么说呢,反正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工作。"王阿姨显得很为难,"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太好说,你最好还是自己去问问你老伴吧。"
方慧珍听了这话,心里更加不安。什么叫"不是普通的工作单位"?什么叫"不是想象的那种工作"?
"王姐,你能不能再详细一点?我心里实在是没底。"
王阿姨看了看四周,确定没有其他人后,压低声音说:"我听小张说,她好像是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具体什么地方我不能说,但肯定不是在正常上班。"
方慧珍感觉头皮发麻,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特殊的地方?什么样的地方需要这么神神秘秘的?
当天晚上,老韩哄小军睡觉后,方慧珍把他叫到了客厅。
"老韩,我想再问你一次,你女儿到底在外地做什么?"方慧珍直视着老韩的眼睛。
老韩明显慌了一下:"我不是说了吗,在工厂上班。"
"什么工厂?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城市?"
"这个...我也记不清楚,反正就是工厂。"
"老韩,你别再骗我了!我已经托人查过了,你女儿根本不是在工厂上班!"方慧珍终于爆发了。
听到这话,老韩的脸瞬间变得惨白,身体开始微微颤抖:"慧珍,你...你都查到什么了?"
"我想知道的是实话!你女儿到底在哪里?她为什么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管?她到底出了什么事?"
老韩沉默了很长时间,脸上的表情变化了好几次,最后他慢慢地坐到了沙发上,双手抱住了头。
"慧珍,我对不起你,我确实隐瞒了一些事情..."
08
看着老韩痛苦的表情,方慧珍心里五味杂陈。她既愤怒又担心,既想知道真相又害怕听到更坏的消息。
"老韩,无论是什么情况,你都要告诉我实话。我们是夫妻,应该坦诚相待。"方慧珍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一些。
老韩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慧珍,我女儿她...她现在确实不在工厂上班,她是在一个...一个我说不出口的地方。"
"什么地方?"
老韩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叫,说出的话却好像被灌入十足大的力气。
震惊的消息令方慧珍感觉天旋地转,她扶着沙发扶手才没有倒下去。
原来老韩的女儿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