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34岁的林浩轩在这间20平米的出租屋里已经住了六年,六年来他从未踏出过房门一步。
每天中午和晚上,外卖小哥都会准时出现在3楼的门口,而每一单外卖的价格都让邻居们咂舌——从来没有低于400元的。
邻居们都在猜测,这个从不工作、从不出门的男人,到底是靠什么过着如此"奢侈"的生活?
有人说他是富二代在家炒股,有人说他是网络主播,但没有人能想到真相。
直到那一天,当一个意外的发现撕开了他精心维持了六年的伪装,当9500万现金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时,整个小区都震惊了......
01
午后的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在林浩轩的出租屋里投下几缕微弱的光线。
这间20平米的房间已经成为他六年来唯一的世界。
房间里永远保持着恒定的温度——空调一年四季都在工作,除湿机也从未停止过运转。
"咚咚咚。"熟悉的敲门声响起。
林浩轩看了看手机,下午2点整,张明又来送外卖了。
这是他们之间形成的默契,六年来从未改变过。
"林先生,您的午餐到了。"门外传来张明熟悉的声音。
林浩轩缓缓走到门前,习惯性地透过猫眼观察了一下,确认只有张明一个人后,才小心翼翼地打开一条门缝。
门缝刚好够递进一个外卖盒子,但绝对不会让外人看到屋内的情况。
"今天是银座的怀石料理,1280元。"张明熟练地递过精美的食盒。
林浩轩接过外卖,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红色的钞票递给张明,"不用找了。"
张明接过钱,心里还是忍不住感叹。
这单外卖他能拿到20多元的配送费,再加上林浩轩给的小费,一单就是50多元。
六年来,他给林浩轩送过的外卖,从日式料理到法式大餐,从高档海鲜到进口牛排,没有一单低于400元的。
"那您慢用,晚上6点我再来。"张明说完转身离开。
林浩轩关上门,重新锁好三道锁,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拿着外卖走到桌前,打开精美的包装。银座的怀石料理确实精致,每一道菜都摆盘精美,但他的食欲并不好。
六年了,整整六年。他已经记不清楚上一次踏出这个房间是什么时候了。
记忆中,那是2018年3月15日的晚上,他最后一次走进这个房间,从那以后,这里就成了他的全世界。
房间虽小,但该有的都有。
一张单人床,一张小桌子,一个简易衣柜,还有一个小冰箱。
最特别的是,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放着密封袋和干燥剂,24小时运转的除湿机让空气保持干燥。
吃完午餐,林浩轩习惯性地走到窗边,透过窗帘的缝隙偷偷观察着楼下的世界。
小区里的生活还是那样,老人们在楼下下棋聊天,孩子们在空地上嬉戏打闹,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而正常。
而他,就像一个隐形人,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世界,却永远无法参与其中。
02
楼下的老韩正和几个邻居聊天。作为林浩轩楼下的住户,他对楼上这个神秘的邻居有着最多的观察。
"你们说,楼上那个小伙子到底是干什么的?"老韩放下手中的茶杯,压低声音说道。
"听说是个啃老族,天天在家里不出门。"旁边的王阿姨接话道。
"啃老族?那他吃的那些外卖可不便宜啊。"老韩摇摇头,"我住他楼下六年了,天天都能听到楼上的动静。早上10点起床,中午2点吃饭,晚上6点又吃饭,生活规律得像上班族一样。"
"外卖确实贵,我见过好几次,都是那种高档餐厅的。"赵婶插话道。作为房东,她对林浩轩的消费水平最有发言权。
就在这时,张明骑着电动车又出现在小区门口。王师傅看到他,主动打招呼:"又来给3楼那位送外卖啊?"
"是啊,老客户了。"张明停下车,和王师傅聊了几句。
"这小伙子真奇怪,六年来我从没见他出过小区。"王师傅感叹道,"你说一个大男人,天天窝在家里不工作,靠什么生活啊?"
"人家外卖一单都是四五百起步,肯定有钱啊。"张明笑了笑,"而且小费给得特别大方,一次就是几十块。"
这话让周围的邻居们更加好奇了。一个不工作的人,哪来的钱天天吃这么贵的外卖?
老韩回到楼上,刚好遇到赵婶来收房租。
两人在楼梯间遇到,不约而同地抬头看了看3楼的方向。
"赵婶,这房租他交得及时吗?"老韩小声问道。
"很及时,从来不拖欠。而且每次都是现金,一次性交三个月的。"赵婶回忆着,"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直接拿出一沓钱,说要租三年。我当时还挺意外的,现在谁还用现金啊?"
"现金?"老韩觉得更奇怪了,"现在的年轻人都用手机支付,他怎么还用现金?"
"我也觉得奇怪,但人家给现金我也乐意啊。"赵婶说着走向3楼,"不过这小伙子确实奇怪,六年来我见过他几次面,每次都是开一条门缝,从来不让人进屋。"
03
这天傍晚,张明像往常一样来送晚餐。这次是某家米其林餐厅的套餐,价值980元。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但这次等了很久,门都没有开。张明有些疑惑,又敲了敲门。
"林先生?您在吗?您的晚餐到了。"
过了大概五分钟,门才缓缓打开一条缝。林浩轩的脸色看起来有些苍白,额头上还有细密的汗珠。
"不好意思,刚才在洗澡。"林浩轩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虚弱。
张明递过外卖,接过钱的时候注意到林浩轩的手在微微颤抖。"您还好吗?看起来脸色不太好。"
"没事,可能是空调开得太低了。"林浩轩匆忙关上门。
张明站在门外,总觉得今天有些不对劲。
平时林浩轩虽然话不多,但精神状态还是很好的,今天明显有些异常。
楼下的老韩也注意到了。
这几天楼上的动静比平时大了很多,经常能听到搬动东西的声音,还有塑料袋摩擦的声音。最奇怪的是,深夜的时候还能听到什么东西摔在地上的声音。
"这小伙子最近怎么回事?"老韩和妻子小声讨论,"天天晚上都有动静,也不知道在倒腾什么。"
老韩的妻子也点点头:"而且垃圾扔得特别频繁,几乎每天晚上都要下楼扔垃圾。那些垃圾袋看起来特别沉,一个人拖着都很费劲。"
这个细节让老韩更加好奇了。一个人住的房间,怎么会产生这么多垃圾?而且每次扔垃圾都选择深夜时分,这本身就很奇怪。
赵婶最近也发现了一些异常。
每次来收电费的时候,都发现林浩轩的用电量特别大,是普通单人居住的三倍以上。
"一个人住,24小时开空调和除湿机,电费一个月要一千多。"赵婶和老韩聊天时说道,"而且房间里总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说不上来是什么,但绝对不是正常的生活味道。"
"什么味道?"老韩好奇地问。
"有点像...像纸张的味道,但又不完全是。"赵婶皱着眉头回忆,"有时候经过他门口,总能闻到一股怪味。"
这些细节串联起来,让邻居们对林浩轩的身份更加好奇。
一个六年不出门的男人,天天吃高档外卖,用电量惊人,垃圾又多又重,房间里还有奇怪的味道。
这些异常的现象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04
时间进入了2024年的春天,林浩轩在这个房间里已经度过了整整六个年头。
这六年来,外面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他来说,时间仿佛是静止的。
每天的生活依然按照固定的节奏进行:上午10点起床,洗漱,等待午餐外卖;
下午2点吃午饭,然后坐在窗边发呆;
晚上6点吃晚餐,然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直到深夜。
但最近,这种平静开始被打破了。
林浩轩的母亲李秀英又来了。这是她这个月第二次来看儿子,比平时频繁了很多。
"浩轩,开门,是妈妈。"李秀英的声音透过门板传进来。
林浩轩打开门,让母亲进入房间。这是唯一一个被允许进入他房间的人。
李秀英今年65岁,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和对儿子的担忧。她每月按时给儿子转5000元生活费,以为这就足够了。
"浩轩,你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李秀英坐在唯一的椅子上,看着瘦削的儿子,心疼地说道,"都六年了,你总得出去走走,找个工作,结个婚,过正常人的生活。"
林浩轩低着头,没有回答。他怎么能告诉母亲,他永远都不可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了?
"妈,我这样挺好的。"林浩轩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您别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你照顾好自己?"李秀英的声音有些激动,"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瘦得皮包骨头,脸色苍白得像张纸。你这样下去,妈妈怎么放心得下?"
"妈,我真的没事。我就是...就是不太适应外面的环境。"林浩轩避开母亲的目光。
李秀英看着儿子,心里满是无奈。
六年前,儿子突然说要搬出来自己住,说是要独立生活。
她当时还挺高兴,觉得儿子终于长大了。
但谁知道,这一搬就是六年,而且从来不让家人去他工作的地方,也从来不谈工作的事情。
这次谈话比平时更加沉重。李秀英注意到,儿子的精神状态明显比以前更差了,说话时手还在微微颤抖,眼神也总是躲闪不定。
"浩轩,你老实告诉妈妈,你到底在做什么工作?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让妈妈去你公司看看?"李秀英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林浩轩的身体明显僵硬了一下,过了很久才开口:"妈,我...我在做网络工作,在家就可以完成,不用去公司。"
"网络工作?什么网络工作需要六年都不出门?"李秀英的声音提高了几度,"你别以为妈妈什么都不懂,现在做网络工作的年轻人多了,但也没有像你这样的!"
"妈,您别问了,我这样真的挺好的。"林浩轩回避着母亲的目光,"您只要按时给我转生活费就行了,其他的事情您别管。"
李秀英看着儿子,心里涌起一阵绝望。
她感觉得出来,儿子在隐瞒什么,而且这个秘密一定很重大。
但作为母亲,她又不知道该怎么帮助自己的孩子。
离开的时候,李秀英在门口停留了很久。
她转身看着紧闭的房门,眼中满含泪水。
她不知道,这个她辛苦养大的儿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而在房门后面,林浩轩靠着门板慢慢滑坐在地上,眼中也是泪水模糊。
他何尝不想过正常的生活?何尝不想堂堂正正地走在阳光下?但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六年了,整整六年。这个秘密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他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
05
春天渐渐过去,夏天来临了。小区里的生活还是那样平静,但关于3楼那个神秘住户的讨论却越来越多。
这天下午,几个邻居又聚在楼下聊天。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林浩轩身上。
"你们说,楼上那个小伙子会不会是做什么违法的事情?"王阿姨小声说道,"正常人哪有六年不出门的?"
"别瞎说,人家可能就是性格内向。"赵婶虽然这样说,但心里也有同样的疑问。
老韩放下手中的扇子:"我觉得肯定有问题。你们想想,一个人六年不出门,天天吃几百块钱的外卖,24小时开空调除湿机,垃圾又多又重,这些加起来,哪一样像正常人的生活?"
"而且他给外卖费都是现金,从来不用手机支付。"张明恰好经过,听到他们的讨论,也加入进来,"现在还有几个年轻人用现金的?"
"现金?"王师傅觉得奇怪,"现在连菜市场卖菜的老太太都用微信收钱,一个年轻人怎么会一直用现金?"
这个细节让大家更加好奇了。在这个移动支付盛行的时代,一个34岁的年轻人坚持使用现金,本身就很奇怪。
"我觉得他可能是做股票投资的,"老韩分析道,"你们想想,股票投资风险大,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夜破产。他可能是赚了大钱,所以才能天天吃这么贵的外卖。"
"那为什么不出门呢?"王阿姨问道。
"可能是怕被人知道他有钱,所以才躲起来。"老韩继续分析,"你们看那些中彩票的人,很多都是偷偷领奖,就怕被人知道。"
这个解释听起来有些道理,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如果真的是因为有钱才躲起来,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老旧的小区,住这样简陋的房子?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烈的时候,3楼的窗户突然打开了一条缝。林浩轩小心翼翼地探出头,看了看楼下聊天的邻居们,然后又迅速关上了窗户。
这个小小的动作被老韩注意到了。"你们看,他在偷听我们说话!"
大家抬头看向3楼,但窗户已经关上了,厚重的窗帘也重新拉严实了。
"这小伙子肯定有问题,"王阿姨坚持自己的看法,"正常人哪会这样偷偷摸摸的?"
而此时在房间里,林浩轩的心跳得非常快。
他听到了楼下邻居们的讨论,听到了他们对自己的各种猜测。
虽然没有人猜到真相,但这种被关注的感觉让他非常不安。
他走到房间的角落,看着那些用真空袋密封好的"东西"。六年了,这些"东西"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像定时炸弹一样威胁着他的安全。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林浩轩就会走到这些"东西"面前,静静地看着它们。
这些本来应该带来安全感的"东西",现在却成了他最大的负担。
他不敢存银行,因为数额太大会引起注意;
他不敢大手大脚花钱,因为怕被人怀疑资金来源;
他甚至不敢离开这个房间,因为这些"东西"需要有人看守。
六年来,他就这样把自己困在这个20平米的房间里,像一个囚犯一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但最近,这种平静开始变得不稳定了。邻居们的讨论越来越多,母亲的追问越来越频繁,就连外卖小哥张明也开始对他产生怀疑。
林浩轩感觉到,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
他必须做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能做什么。
离开?不可能,这些"东西"怎么办?继续躲下去?但还能躲多久?
这个夜晚,林浩轩失眠了。他坐在床边,看着房间里的一切,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六年的隐居生活,不仅没有带来安全感,反而让他越来越恐惧。
他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他有一种预感,这种平静的日子,可能很快就要结束了。
而在楼下,老韩也睡不着。他总觉得楼上的那个年轻人有什么秘密,而且这个秘密一定不简单。作为一个退休工人,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正义感。如果真的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弄清楚。
这一夜,3楼和2楼的两个男人都没有睡好。一个在恐惧中等待着可能到来的危险,一个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思考着如何揭开真相。
而他们都不知道,一场巨大的变故,即将降临在这个平静的小区里。
2024年7月15日,这个日子注定会成为整个小区里最难忘的一天。
下午2点,张明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来到小区,给林浩轩送午餐。今天的外卖是某家顶级日料店的套餐,价值1450元,这是他给林浩轩送过的最贵的一单。
张明熟练地走上3楼,来到林浩轩的门前。"咚咚咚",他轻敲房门。
"林先生,您的午餐到了。"
往常这个时候,门很快就会打开,但今天却格外安静。张明又敲了几下门,依然没有反应。
"林先生?您在吗?"张明提高了声音。
过了大概两分钟,房间里传来了"砰"的一声,像是什么东西摔在地上的声音,紧接着是一声压抑的痛苦呻吟。
"林先生?您还好吗?出什么事了吗?"张明担心地贴着门板大声询问。
又过了很久,房门才缓缓打开一条缝。林浩轩出现在门后,但他的状态比张明见过的任何一次都要糟糕。脸色煞白得像纸一样,额头上密布着冷汗,整个人看起来摇摇欲坠。
"我...我没事,刚才不小心...不小心撞到了。"林浩轩的声音颤抖得厉害,说话的时候明显在喘气。
张明皱起眉头,他从来没见过林浩轩这么狼狈的样子。"您确定没事吗?要不要我帮您叫救护车?"
"不用!绝对不用!"林浩轩的反应异常激烈,仿佛张明提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我真的没事,就是...就是有点头晕。"
他颤抖着手接过外卖盒子,动作明显比平时僵硬了很多。
就在这时,一阵夏日的微风从楼道里吹过,把原本只开了一条缝的房门吹得更开了一些。
这一瞬间,张明无意中瞥见了房间内部的景象。
那一眼,让他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房间的地板上散落着大量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的东西,在昏暗的灯光下反射着微弱的光泽。
那些塑料袋的形状和大小都很相似,而袋子里装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