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女士,这里是VIP候机厅,请出示您的登机牌或购买休息服务。"
"求求您,就几十块钱,你通融一下吧......"
李建国正在和下属商讨工作,被门外的争吵声打断,不耐烦地抬起头。
这一眼,他整个人僵住了。
25年前,她拿着北大录取通知书说:"437分?李建国,我们不合适。"
而现在,她穿着廉价外套,为了几十块钱被拦在VIP室门外。
林雪也看到了他,脸色瞬间苍白,声音颤抖:"李......李建国?"
两个人隔着玻璃门,四目相对。
谁都没想到,25年后的重逢会是这样。
01
1995年的夏天,整个县城都被高考的紧张气氛笼罩着。
县一中的文科重点班里,李建国又一次看着黑板上的成绩排名,他的名字稳稳地排在第二位,而第一位,永远是那个让他心跳加速的名字——林雪。
“建国,你这次又是第二啊。”同桌小刘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说你和林雪到底差在哪里?你们俩的分数总是相差那么一点点。”
李建国没有回答,目光越过拥挤的教室,落在前排靠窗的位置。
林雪正埋头做题,阳光从窗外洒在她的侧脸上,让她看起来像是在发光。
她的字迹工整秀丽,就连做笔记的姿势都透着一种优雅。
这种优雅,是李建国永远学不会的。
他的手掌因为常年帮父母在菜市场干活而粗糙,指甲缝里总是洗不干净豆腐渣的痕迹。
每天凌晨四点,他就要起床帮父母磨豆腐、压豆腐,然后匆匆洗把脸赶到学校。
而林雪,她的父亲是县委办公室主任,母亲是县医院的护士长。
她住在县委大院的小洋楼里,每天有专车接送上学。
她用的钢笔是日本进口的,笔记本是精装的硬皮本,连橡皮都是香味的。
“建国,下课了,走吧。”小刘收拾着书包。
“你们先走,我再做几道题。”李建国头也不抬地说。
教室里的同学陆续离开,只剩下寥寥几个人。
李建国偷偷观察着林雪,她似乎也没有要走的意思,仍在专心地看书。
他鼓起勇气,拿着一道难题走了过去。
“林雪,这道题我想了很久,你能帮我看看吗?”
林雪抬起头,那双清澈的眼睛看着他。
她没有拒绝,接过他的卷子认真地看了起来。
“这里你理解错了,应该这样解。”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甜腻,“你看,先假设这个条件成立,然后……”
李建国听得很认真,不仅仅是因为这道题,更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交流。
她身上有淡淡的洗发水香味,说话时偶尔会咬一下嘴唇,这些细节都让他的心跳得很快。
“明白了吗?”林雪问。
“明白了,谢谢你。”李建国点头,鼓起勇气又说,“如果你有不懂的理科题,也可以问我。”
林雪笑了笑,这个笑容像春天的阳光,让李建国觉得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从那天开始,他们开始有了交流。
起初只是学习上的互助,渐渐地,话题扩展到了其他方面。
李建国发现,林雪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高不可攀,她也会为难题而苦恼,也会因为考试失误而沮丧。
“我爸妈对我期望很高,”有一次晚自习结束后,林雪对他说,“他们希望我能考上北大,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有时候压力真的很大。”
“你一定可以的,”李建国认真地说,“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
林雪看着他,眼神里有一种复杂的情绪。
“你呢?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李建国有些犹豫,“我想考大学,走出这个小县城,然后……”
他停顿了一下,没有说出心里的话——然后配得上你。
春去秋来,高三的日子像流水般匆匆而过。
李建国和林雪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他们会在放学后一起在学校里走走,会互相分享带来的小食,会在对方遇到困难时给予安慰。
但这种亲密,他们都很小心地掩藏着。
林雪提醒过他,她的父母很严格,不希望她在高三谈恋爱。
而李建国心里也清楚,以他的家庭背景,林雪的父母不会接受他。
“建国,你知道吗?我觉得和你在一起很轻松。”一个黄昏,他们坐在学校后山的石阶上,林雪靠在他的肩膀上,“你不像其他男生那样浮躁,你很踏实,很让人有安全感。”
李建国的心跳得很快,他小心翼翼地握住了她的手。
“雪儿,我……”
“我知道。”林雪轻声说,“我也是。”
那一刻,夕阳西下,远山如黛,李建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让自己配得上眼前这个女孩。
他开始没日没夜地学习。
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帮父母干活,六点到学校早读,晚上熬夜到十二点做题。
他的成绩稳步提升,和林雪的差距越来越小。
有几次模拟考试,他甚至超过了她。
“建国真厉害,这次又是第一。”老师在班上表扬他。
李建国回头看向林雪,她正对他微笑,眼神里满是骄傲和欣慰。
那个笑容,成了他最大的动力。
“你们俩要是能考上同一所大学就好了。”小刘开玩笑地说。
李建国和林雪对视了一眼,都没有说话,但心里都在期盼着这个结果。
02
高考前一个月,县里组织了最后一次模拟考试。
这次考试异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高考志愿的填报。
考试结束后,李建国感觉还不错,特别是数学,他把所有题目都做完了,相信能有一个好成绩。
成绩公布的那天,整个学校都沸腾了。
林雪再次稳居第一,分数是638分,而李建国,只考了562分,排在年级第八位。
“怎么会这样?”李建国看着成绩单,整个人都蒙了。
他明明感觉考得很好,特别是数学,但成绩单上显示他数学只考了98分。
“建国,别沮丧,这只是模拟考试。”林雪安慰他,“高考肯定没问题的。”
但李建国心里清楚,这次的失利暴露了他的问题。
他的基础还是不够扎实,在关键时刻容易出错。
而距离高考,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
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坐在菜市场的豆腐摊前,看着星空发呆。
“儿子,怎么了?”父亲李大山走过来,坐在他身边。
“看起来不高兴。”
“爸,我这次考试没考好。”
“没关系,下次努力就是了。”父亲拍拍他的肩膀,粗糙的手掌带着豆腐的味道,“爸妈没读过书,不懂这些,但爸妈知道,我们儿子是个好孩子,肯定能有出息。”
李建国鼻子一酸,点了点头。
他不能让父母失望,更不能让林雪失望。
高考如期而至。
三天的考试,对于李建国来说,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第一天的语文还算顺利,但第二天的数学,他又遇到了难题。
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的额头渗出了冷汗。
最后一科英语考试结束,李建国走出考场,双腿发软。
他知道,自己搞砸了。
“怎么样?”林雪迎上来,脸上带着关切。
“还行吧。”李建国勉强笑了笑,不想让她担心。
“我们一起等成绩吧。”林雪握住他的手,“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都要面对。”
等待成绩的日子是漫长的。
李建国每天都在担心和自责中度过,而林雪则表现得很轻松,她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
“你说我们会不会考上同一所大学?”一天傍晚,他们又来到了后山的石阶上。
“当然会的。”林雪靠在他的肩膀上,“我已经想好了,如果我们都考上北京的大学,就可以经常在一起了。”
李建国没有回答,他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7月23日,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
李建国起了个大早,和父母一起赶到学校。
校门口已经围满了学生和家长,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和期待。
成绩单贴在了学校的公告栏上,李建国挤过人群,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寻找着自己的分数。
找到了!
李建国,437分。
那一瞬间,他觉得天塌了。
437分,连本科线都没过,只能上专科。
而在他上方不远处,林雪的名字闪闪发光——685分,全县文科第一,稳上北大。
“建国,建国!”父亲在身后叫他,“考了多少分?”
李建国转过身,看着父母期待的眼神,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437分。”他终于说出了这个数字。
父亲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母亲的眼圈红了。
他们没有责怪他,只是默默地拉着他的手。
“没关系,儿子,专科也是大学。”母亲强忍着眼泪说。
李建国点了点头,但心里却在滴血。
他看向不远处被人群包围的林雪,她正接受着老师和同学们的祝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想过去祝贺她,但双腿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之间的距离变得无法逾越。
那天下午,李建国鼓起勇气给林雪家里打了电话。
“喂,请问林雪在吗?”
“你是谁?”电话里传来一个威严的女声,应该是林雪的母亲。
“我是李建国,林雪的同学。”
“哦,你就是那个李建国啊。”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屑,“雪儿不在家,出去庆祝了。有什么事吗?”
“我想祝贺她考上北大,还有……”李建国犹豫了一下,“我想见见她。”
“见她?”电话那头冷笑一声,“小李,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雪儿考上了北大,前途无量,而你……437分,连本科都考不上。你们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阿姨,我……”
“好了,别说了。雪儿马上要去北京上学,你们以后不要再联系了。”
说完,电话被挂断了。
李建国握着话筒,良久没有放下。
他明白林雪母亲的意思,但他不甘心。
他要亲自听林雪说,他要知道她的想法。
03
第二天,李建国来到了林雪家楼下。
县委大院的门卫认识他,知道他是林雪的同学,就让他进去了。
他在林雪家楼下等了一整天,从早上八点等到晚上八点,但林雪始终没有出现。
天开始下雨,雨滴打在他的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眼泪。
“建国?你怎么在这里?”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李建国转过头,看到林雪撑着伞站在楼道口。
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雪儿,我想见你。”李建国站起来,浑身湿透。
林雪看着他,眼神复杂。
“你……考了多少分?”
“437分。”李建国老实回答。
林雪沉默了很久,久到李建国以为她不会再说话。
“建国,”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我妈说得对。我们真的不合适。”
“为什么?”李建国急切地问,“难道分数就能决定一切吗?我们之间的感情呢?”
“感情?”林雪苦笑了一下,“建国,你知道吗?我从小就被告诉,要做一个优秀的人,要有出息。我的人生目标是星辰大海,而你……”
她停顿了一下,“你只是我们这个小县城的一口井。”
这句话像一把刀,深深地刺进了李建国的心里。
“我不可能为了你,放弃我的未来。”林雪说完,转身走向楼道,“我们分手吧,建国。希望你能找到适合你的人。”
李建国想要挽留,但林雪已经消失在楼道里。
他一个人站在雨中,任由雨水打湿全身。
那一夜,他在雨中站了整整一夜,但林雪再也没有出现。
一个星期后,李建国得知林雪要去北京上学了。
他做了一个决定,用父母给他凑的学费买了站台票,去火车站送她最后一程。
8月28日,火车站人山人海。
李建国在拥挤的人群中寻找着林雪的身影。
他终于找到了她。
林雪穿着一件崭新的蓝色连衣裙,身边围着几个同样年轻的面孔,应该是她的大学同学。
她正和他们谈笑风生,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当她看到李建国时,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厌恶和不耐烦。
“你来干什么?”她走到他面前,压低声音,但字字诛心,“嫌不够丢人吗?”
“雪儿,我……我想送送你。”李建国结结巴巴地说。
“送我?”林雪冷笑,“李建国,我跟你说清楚,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以后你不要再来找我,也不要跟别人说认识我。”
她从钱包里掏出一百块钱,像打发乞丐一样塞给他:“这钱你拿着,回去吧。我们,早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李建国看着那张一百块的钞票,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
他没有接那钱,而是一把抓过来,当着林雪的面撕成了碎片。
“林雪,”他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总有一天,你会为今天说的话后悔的。”
林雪愣了一下,但很快恢复了冷漠。
她头也不回地登上了那趟开往北京的列车,把李建国一个人留在了嘈杂的月台上。
列车缓缓开动,李建国看着车厢里的林雪,她甚至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那一刻,他的心彻底死了。
从火车站回来,李建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三天。
父母担心地守在门外,但他什么都不说。
第四天,他走出了房间,眼神坚定得让父母都感到陌生。
“爸,妈,我想复读。”
“复读?”父亲惊讶地看着他,“儿子,咱家的条件……”
“我已经想好了,我不上那个专科了。我要重新来,我要考上好大学。”李建国的声音很平静,但透着一股从未有过的坚决。
父母对视了一眼,最终点了点头。
他们知道,儿子变了,变得他们都有些认不出来了。
复读的一年,李建国像换了个人。
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
他把林雪说过的每一句伤人的话都记在心里,让它们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星辰大海?小县城的井?”他在心里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些话,“我要让你看看,这口井到底能有多深。”
第二年高考,李建国考了578分,虽然还是没能考上一本,但这个成绩足以让他进入省城的一所不错的二本院校。
大学四年,李建国依然保持着拼命的学习状态。
他专升本,考研,一路向上攀登。
他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目标很明确——考公务员。
研究生毕业后,李建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选调生,被分配到了省内最偏远的山区县工作。
别的同学都在抱怨分配地点太差,李建国却觉得这正是他需要的历练。
在那个偏远的小县城,李建国担任了乡镇党委秘书。
白天跑村入户了解民情,晚上挥汗如雨地写材料。
他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战场,把每一份报告都当成作品。
04
两年后,他被调到县委办公室。
又过了两年,他成为了县委办公室主任。
再过两年,他被提拔为副县长。
在这个过程中,李建国也收获了爱情。
她叫王晓莉,是县里的一名小学教师,朴实善良,没有林雪那样的美貌,但有着温暖的笑容和体贴的心。
“建国,你总是工作到很晚,要注意身体啊。”晓莉总是这样关心他。
“没关系,我年轻,扛得住。”李建国总是这样回答。
他们结婚了,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李建国给女儿取名李欣然,希望她能欣然面对人生的一切挑战。
时间一晃又是几年。
李建国从副县长调到了市里,先是担任市发改委副主任,后来升任主任。
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展现出了超凡的能力和勤奋。
40岁那年,李建国被提拔为省发改委副厅长,成为了全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之一。
站在省政府大楼里,俯瞰着整个省城,李建国想起了25年前那个雨夜,想起了林雪说的那句话:“你只是我们小县城的一口井。”
现在,他已经从那口井里跳了出来,游向了更广阔的海洋。
这些年来,李建国偶尔也会想起林雪,想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但他从来没有主动去打听,因为那个名字对他来说,既是伤痛,也是动力。
2020年9月的一天,李建国接到了中央部委的紧急通知,要求他立即赶到北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
“李厅长,航班已经安排好了,下午三点的飞机。”秘书小张向他汇报。
“好的,把相关文件整理一下,路上我要看。”李建国整理着桌上的文件。
路上,李建国的手机响了,是女儿从英国打来的。
“爸爸,我刚考完试,感觉还不错。”女儿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青春的活力。
“那就好,注意身体,别太累了。”李建国温和地说。
“爸爸,你什么时候能来看我啊?”
“过段时间吧,爸爸这边工作很忙。”
“好吧,那我挂了,还要去图书馆呢。”
挂了电话,李建国想起了妻子早上的叮嘱:“到了北京记得给我打电话,注意身体。”
他现在拥有的一切——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社会的认可,都是他用25年的时间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林雪的影子,只是这幅画面中一个遥远的背景,衬托着他如今的成就。
北京首都机场,李建国和几位同事走进了VIP候机厅。
这里环境优雅,服务周到,和普通候机厅有着天壤之别。
“李厅长,会议资料都在这里,您先看看。”助理把一摞文件放在他面前。
李建国点点头,开始认真研读文件。
这次会议关系到全省的经济发展规划,责任重大。
“什么?100块钱才能进去坐一个小时?你们这是抢钱啊!”
外面传来了争吵声,李建国皱了皱眉,这里平时很安静,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噪音?
“女士,这里是头等舱和政务要客休息室,收费标准就是这样的。如果您觉得贵,可以去普通候机厅。”
“我就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下,100块钱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
声音越来越大,李建国不得不抬起头看了一眼。
透过玻璃门,他看到一个女人踉跄着站在休息室门口,疲惫如潮水般将她吞没。
凌乱的发丝贴在汗湿的额头上,眼角的红血丝诉说着连夜奔波的辛酸。
她颤抖着双手,紧握那张已经被汗水浸湿、皱得不成样子的机票。
"求求您了...我真的撑不住了。从凌晨四点就在路上,飞机又延误了整整三个小时,我只是想找个地方坐下来..."她的声音带着哽咽,近乎哀求。
"很抱歉,女士,没有贵宾卡就是不能进入,这是铁律,我也没办法。" 工作人员语气冰冷。
绝望中,女人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过玻璃门,投向了休息室内部。
此刻,正在品茶的李建国感到一阵莫名的躁动,下意识地抬起头。
当他的视线与门外那双眼睛相遇的瞬间,他的心跳仿佛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