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撰文 | 枭野
近日,一则来自广东的新闻令人心碎:一位90后女士,生活习惯正常,从未经历过胃痛、便秘等常见胃部不适,却在一次检查中被确诊为胃癌晚期。据她自述,确诊前几乎没有任何典型征兆,没有出血,只是”有一段时间容易饿,感觉后背痛“,甚至一度认为是颈椎问题。面对诊断,她无奈地表示:”因为这个病存活时间比较短,现在的每一天都是赚到了。”
![]()
图源:都市报道
“沉默的杀手”:为何早期胃癌难以察觉?
这个案例像一记警钟,沉重地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它无情地打破了我们固有的几个认知误区:胃癌并非老年人的专利;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疾病;日常习惯良好也不能完全豁免风险。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因其极强的隐匿性,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早期胃癌之所以凶险,就在于它的“沉默”。症状无特异性是首要原因,80%的早期胃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症状轻微且极易与其他常见病混淆。如新闻中女士的“容易饿”可能被当作消化良好,“后背痛”则常被归咎于肌肉劳损或颈椎病。此外,轻微的上腹饱胀、嗳气、恶心、食欲减退等,都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普通胃炎或消化不良。尤其是年轻人,身体代偿能力强,对轻微不适的耐受度更高,常常选择忍一忍或自行服药,从而错过了最佳的就诊时机。再加上相较于肠癌、宫颈癌等已有普及筛查方案的癌症,大众对于胃癌的主动筛查意识相对薄弱,除非出现严重症状,很少人会主动进行胃镜这一关键检查。
重视胃癌的隐匿临床表现与早期预警
尽管早期胃癌善于伪装,但我们并非无计可施。提高警惕,关注身体的细微信号,是自我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需要警惕的早期胃癌非典型信号包括持续性的、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如长期饭后腹胀、烧心、反酸;食欲突然下降,对肉类等食物产生厌恶感,或稍吃即饱。
进展期胃癌会出现体重进行性下降,在没有刻意节食或减肥的情况下,体重在短期内明显减轻;乏力与贫血,由于长期慢性、隐匿的出血,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疲劳、头晕、面色苍白;上腹隐痛或不适,疼痛通常在饭后出现,可能会缓解或加重。这种疼痛有时可能辐射到背部,服用普通胃药效果不佳;黑便或大便潜血,这是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标志,务必高度重视;当胃癌侵及胰腺时,可出现背部放射性疼痛。
高危人群评估,胃镜筛查是关键
更重要的是主动进行风险评估和早期筛查。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胃癌家族史、长期保持高盐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或患有慢性胃病,即属于胃癌高危人群,应极度警惕。对于高危人群,40岁以后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对于普通人群,如果出现上述持续不缓解的消化道症状,无论年龄大小,都应毫不犹豫地去做一次胃镜。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金标准”,它能够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微小变化,并取活检进行病理确诊。许多早期胃癌可以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达到根治效果,预后极好。
结 语
新闻中女士的遭遇是一个悲剧,但更应成为一剂唤醒我们健康意识的猛药。它告诉我们,健康不能仅凭感觉,更不能因为年轻就心存侥幸。癌症的早期发现,往往不是依靠身体发出的剧烈警报,而是依赖于我们对自己身体的细微关怀和基于科学知识的主动行动。请不要忽视身体任何持续性的、不寻常的信号,不要害怕进行必要的检查。一次胃镜带来的短暂不适,或许就能换来长久的健康与安心。对抗“沉默的杀手”,最好的武器就是我们的警惕性和主动性。每一天都不应该是被动“赚来”的时光,而应当是我们通过科学预防和早期干预,主动赢得的宝贵生命馈赠。
责任编辑:Sheep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