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刚发布的8月数据显示,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又降了0.5%,这已经是连续第18个月下滑。
与此同时,2025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超过5300亿元,三季度就有近1600亿元要还。
很多人觉得房价下跌最惨的是炒房客,但实际上,真正扛不住的是那些看似稳健的群体。
如果下半年房价继续下行,这四类人可能要面临最直接的冲击。
先说说为什么不是炒房客,专业的炒房客大多早就套现离场了,剩下的要么是资金雄厚的长期玩家,要么是用了杠杆但已经做好风险对冲的。
他们经验丰富,止损手段多,抗风险能力比普通人强得多,真正惨的是下面这四类人。
第一类是高杠杆买自住房的普通家庭,这类人通常收入不错但不算富裕,为了买套房背了巨额贷款。
月供可能占到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一旦房价下跌,资产缩水不说,心理压力会非常大。
万一遇到降薪或失业,断供的风险就来了,银行可不会因为房价跌了就少收月供。
现在首付比例降到20%,有些家庭甚至通过消费贷凑首付,实际首付可能只有10%左右。
按5年期LPR3.6%计算,贷款100万每月要还4563 元,如果房价跌 15%,100万的房子变成85万,但贷款还得按100万还,相当于资产直接变成负的。
我朋友去年在惠州买的房,当时单价1.2万,现在同小区挂牌价已经跌到 1 万,他每个月还完房贷只剩两千多生活费,想转手又没人接盘。
这类购房者不像炒房客有资金缓冲,他们的收入基本都用来还贷,一旦房价下跌超过首付比例,就会陷入卖了亏更多,持有压力大的困境。
第二类是年高位接盘的刚需购房者
特别是在2023-2024年市场反弹时买入的人,那时候价格还比较高,如果2025年下跌,他们可能直接变成负资产,就是房子市价还没贷款多。
第三类是把所有积蓄都投入房产的退休人员
很多老人觉得房子最稳妥,把所有养老金甚至借债去买第二套、第三套房,想靠租金养老。
但如果房价跌租金也跟着跌,他们的收入就会大幅减少,退休金本来就不多,到时候日子会很难过。
第四类是中小房企的员工
虽然2024年房企违约数量比上年减少,但2025年到期债务规模更大,三季度又是高峰。
那些依赖单一房企的供应商、持有房企债券的普通投资者,还有房企基层员工,面临的风险比炒房客更大。
网友发帖称,他买的10万债券现在只能兑6万,想转让都找不到接手的人。房企为了偿债,普遍采取降薪、欠薪措施,有些员工拿着工资欠条却不敢离职,担心连欠条都成废纸。
头部房企能通过发债置换债务,龙湖集团甚至三年压降有息负债超400 亿,但中小房企既没融资渠道也没重组能力,只能硬扛。
这种情况下,依附于中小房企的群体根本没有缓冲空间。
当然不是说炒房客就完全没事,但他们至少有多套房子可以周转,也有更多经验应对市场变化。
而上面这四类人,要么是押上了全部身家,要么是没有退路,要么是只能被动承受结果。
另外还得看跌多少,要是小幅阴跌,可能大家还能扛一扛,要是大幅快速下跌,那问题就严重了。
不过从历史经验看,大幅快速下跌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是继续阴跌或者横盘阴跌。
所以如果你属于上面这几类,可能得提前想想办法,比如降低杠杆,留点现金备用。
或者重新评估一下资产配置,别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当然自住的话没必要太恐慌,反正你也不卖,涨跌都是纸面数字,但心理压力得自己调节。
总之房价下跌的时候,最惨的不是那些专业玩家,而是普通老百姓,他们抗风险能力弱,选择也少。
所以别老幸灾乐祸觉得炒房客要完蛋,其实他们可能比我们想象中坚强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