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灵活用工的普及,兼职和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成为两种常见的用工形式。前者受《劳动法》保护,后者适用《民法典》,实践中常因混淆导致纠纷。两者有哪些区别,税务处理应该如何区别操作,一起看看。
![]()
一、核心定义与法律性质
1,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劳动者需要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劳动者享有社保、福利等法定待遇,安岳支付工资,受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保护。
2,劳务合同
平等主体间的服务协议,提供方自主完成工作,没有隶属关系。没有社保、福利等法定待遇。报酬通常按市场原则协商确定,支付方式灵活,可一次性或分期支付。
二、适用场景与主体差异
![]()
三、风险防范和责任
1,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需要承担工伤等风险,未签署书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双倍工资,无正当理由解除可能面临赔偿金。
2,劳务合同
风险由提供劳务者自行承担,用工方存在过错需要担责。单位要避免“假劳务、真劳动”规避自身责任,若劳动者实际接受管理,考勤,从事公司业务,即使合同是“劳务合同”,实践中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3,不能签署劳动合同的场景
- 年龄未满16周岁的不能建立劳动关系,除特殊的文艺、体育、特种工艺单位外。
- 已经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待遇的个人。
- 在校实习生。
![]()
四、税务处理
1,增值税
- 签署劳动合同取得的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无需缴纳。
- 提供加工、修理、销售服务等劳务合同的收入,需要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未达到500元起征点可免增值税。
2,个人所得税
- 劳动合同属于工资薪金收入,按照3%-4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税,可扣除基本扣减费用(5000元/月)、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
- 劳务合同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计算缴纳的,预扣个税按照20%-40%税率由付款方代扣代缴。单次收入不足4000元可扣减费用800元;单次收入超过4000元可扣减20%费用。
- 若是个体户或个人独资企业等签订劳务合同,个税按“经营所得”计算缴纳。
3,企业所得税处理
- 劳动合同工资薪金凭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包括工资表、银行流水等记录。
- 劳务合同需要个人提供发票作为税前扣除,若是零星小额的可通过付款凭证等入账。个人可通过税务机关自然人代开或注册成立个体户合规开票。
![]()
五、地方政策加持
在部分地方设立的园区,符合条件可享受相应的政策扶持。
- 自然人代开:适合临时性,偶然性的业务,开票时间比较急。委托园区代开,按照个人经营所得申请核定征收,综合税率2%起。出具合规发票及完税证明。
- 个体工商户:适合稳定,长期合作的个人,成立在地方税收园区的个体户,申请个税核定征收。根据不同的行业,个税税率核定低至0.5%起,综合税率1.56%起。
- 要求业务真实,符合三流合一。
——如需了解更多园区税收优惠政策,可主页滴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