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山西“武则天”,养了24个“男伴”,敛财无数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雅琴姐,您真是我们山西女人的骄傲!"酒桌上的恭维声此起彼伏。

赵雅琴轻抚着手中的红酒杯,嘴角挂着神秘的微笑。

"骄傲什么,不过是会用人罢了。 "

她的话音刚落,包间里的24个男人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

没人知道,这个被称为山西"武则天"的女人,究竟用什么手段让这些精英男士心甘情愿地为她效力。

直到那个女服务员意外推开包间的门...



01

1995年的太原,到处都是下海的故事。

赵雅琴也是其中一个。

她站在国企办公楼下,手里攥着那张薄薄的辞职报告。

23岁的年纪,中专学历,除了一张还算漂亮的脸和一副敢闯敢拼的性格,什么都没有。

"你疯了吗?"同事张莉追出来劝她,"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去做什么生意?"

赵雅琴没有回头。

她知道自己要什么。

父亲在煤矿井下挖了半辈子煤,腰都挖弯了,一个月工资还不够她买一件像样的衣服。

母亲在纺织厂车间里守了二十年纺织机,手指都变形了,到头来还要为下岗而担心。

这样的日子,她不要。

第一桶金来得很快。

赵雅琴用家里的全部积蓄三万块钱,在太原火车站附近租了个小门脸,开始倒卖煤炭。

她有天生的商业嗅觉。

知道什么时候该进货,什么时候该出手。

更重要的是,她懂得怎么和男人打交道。

煤炭生意,十个老板九个是男人。

赵雅琴很快发现,比起那些在茶楼里抽烟喝茶的男老板们,她有着天然的优势。

她会笑。

她会说话。

她会在关键时刻让男人觉得自己很重要。

第一个被她征服的男人叫王建华。

32岁,某煤矿的销售科长。

王建华第一次见到赵雅琴的时候,以为遇到了骗子。

"这么年轻的小姑娘,能做什么生意?"

赵雅琴请他吃了一顿饭。

不是什么高档餐厅,就是火车站附近的小炒店。

但是她点的菜很合王建华的胃口,说的话也很合他的心意。

"王哥,我知道您见过的世面多,我这个小本买卖确实上不了台面。"

"但是我觉得,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

"您要是信得过我,就给我一个机会。"

王建华被她的真诚打动了。

给了她第一批货。

质量好,价格优惠,结账爽快。

从此,王建华成了赵雅琴的第一个"男伴"。

虽然那时候,她还不知道这个称呼。

1996年,赵雅琴的小门脸换成了写字楼里的办公室。

1997年,她有了自己的货车和司机。

1998年,她注册了自己的公司——雅琴实业有限公司。

这期间,围绕在她身边的男人越来越多。

有矿主,有运输老板,有银行信贷员,有工商所的朋友。

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用处。

每一个都被她安排得明明白白。

赵雅琴从来不和他们发生什么不该发生的关系。

她有自己的原则。

生意就是生意,感情就是感情。

混在一起,迟早要出事。

但是她会让每个男人都觉得自己很特别。

会记住他们的生日,会关心他们的家庭,会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出现。

"雅琴真是个好女人。"

这是所有和她合作过的男人的共同评价。

2000年,太原的房地产开始火起来。

赵雅琴嗅到了机会。

她找到了第二个重要的"男伴"——李志强。

李志强是太原建设银行的信贷部主任,手里掌握着大量的放贷权限。

"李主任,我想进军房地产。"

"房地产?你懂吗?"

"不懂可以学,关键是要有好的合作伙伴。"

赵雅琴的话总是这样,不会让人感觉到压力,却能让人感觉到信任。

李志强帮她拿到了第一笔房地产开发贷款。

500万。

对当时的赵雅琴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对李志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冒险。

但是赵雅琴没有让他失望。

她找到了太原市郊的一块地,开发了她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

小户型,低价格,专门针对刚需购房者。

一年时间,全部售罄。

李志强不仅收回了本金和利息,还额外获得了一笔可观的回报。

从此,他成了赵雅琴最忠实的支持者。



"雅琴的眼光,我服。"

这是李志强经常说的话。

随着事业的扩张,赵雅琴身边的男人团队也在不断壮大。

有专门负责法务的律师张明。

有负责财务的会计师陈刚。

有负责工程的项目经理刘东。

有负责销售的市场总监马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每个人都对赵雅琴忠心耿耿。

她给他们的不仅仅是高薪。

更重要的是尊重和信任。

"我这个人没什么文化,全靠大家帮忙。"

赵雅琴经常这样说。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女人的智慧远远超过她的学历。

她会在每个人生日的时候亲自挑选礼物。

会在他们家庭出现困难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

会在公司年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表扬他们的贡献。

更重要的是,她会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没有张律师,我们的合同根本签不下来。"

"没有陈会计,我们的账目就是一团乱麻。"

"没有刘工程师,我们的楼盘质量就没有保障。"

这样的话,她说了无数遍。

每个人听了,都会心里暖暖的。

02

2003年,赵雅琴的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她的公司已经不仅仅做煤炭和房地产。

还涉足了餐饮、娱乐、物流等多个领域。

在太原、大同、临汾都有自己的产业。

身边的男人团队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了20多个。

她开始给他们编号。

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根据他们的特点和贡献给出的代号。

王建华是"一号",因为他是第一个。

李志强是"财神",因为他掌管资金。

张明是"智囊",因为他负责法务。

这种编号系统让每个人都有归属感,也让整个团队更有凝聚力。

"我们是雅琴姐的铁军。"

这是他们内部的说法。

外人听起来可能觉得奇怪,但对他们来说,这是最高的荣誉。

2005年,太原的商界开始流传一个传说。

有一个女人,手下有24个男人,每个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

她被称为山西的"武则天"。

这个人就是赵雅琴。

此时的她,已经33岁。

事业如日中天,财富数以亿计。

她搬进了太原最豪华的别墅区,住在一栋价值3000万的独栋别墅里。

车库里停着三辆豪车:宝马X5、奔驰S600、还有一辆限量版的保时捷911。

衣柜里挂满了国际大牌的服装,珠宝盒里装满了价值连城的首饰。

但是最让她骄傲的,还是她的24个"男伴"。

她给他们每个人都配了专门的办公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书和司机。

她会定期召开"圆桌会议",听取每个人的工作汇报和建议。

她也会定期组织团建活动,带着他们去国外旅游,去高端度假村放松。

在外人看来,这更像是一个现代版的后宫制度。

赵雅琴就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女皇,24个男人就是她的文武百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等级和职责,每个人都想要获得她更多的宠爱和信任。

最高等级的是"内阁五老"。

王建华、李志强、张明、陈刚、刘东。

他们可以参与公司的核心决策,可以直接进入赵雅琴的办公室汇报工作。

中等级的是"十二金刚"。

负责各个分公司和部门的日常运营。

最低等级的是"七小福"。

主要负责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公关、接待、后勤等。

这套等级制度看起来复杂,实际上运转得非常高效。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有向上爬的动力。

表现好的可以升级,表现差的会被降级或者直接淘汰。

"能者上,庸者下。"

这是赵雅琴的用人原则。

也是这个团队保持战斗力的秘诀。

2007年,赵雅琴的财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公司总资产超过50亿,个人财富超过20亿。

她开始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进行海外投资。

买了香港中环的一套豪华公寓,价值8000万港币。

在新加坡购买了一家酒店,投资额超过2亿新币。

她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奢华。

经常包下整架私人飞机出国旅游。

一顿饭可以花掉普通人一年的工资。

一件衣服的价格可以买一套房子。

但是她从来不炫富,从来不张扬。

在公开场合,她总是表现得很低调,很谦逊。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运气好一点而已。"

这是她接受媒体采访时的标准答案。

只有她的24个"男伴"知道,这个女人的能量有多大。

她可以一个电话让某个项目获得审批。

她可以一句话让某家银行提供巨额贷款。

她可以一个眼神让某个政府官员改变态度。

这种能力,不是金钱能买来的。

这是她用十几年时间,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人脉和影响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受到了巨大冲击。

赵雅琴的帝国开始出现裂痕。

几个正在开发的项目因为资金链紧张而被迫停工。

银行开始收紧放贷政策,李志强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雅琴,现在形势很严峻,我们也要谨慎一些。"

这是李志强第一次对赵雅琴说出这样的话。

赵雅琴能感觉到,她的团队开始出现松动。

不是所有人都还像以前那样无条件地支持她。

有些人开始私下议论公司的财务状况。

有些人开始联系外部的投资者,为自己找后路。

最让她担心的是,监管部门也开始关注她。

税务部门开始对公司进行例行检查。

工商部门开始调查公司的注册信息。

银行开始对大额资金流动提出询问。

虽然都是例行公事,但赵雅琴知道,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她召开了一次紧急的"圆桌会议"。

24个"男伴"坐在会议室里,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张。

"各位兄弟,我知道大家最近压力都很大。"

"但是我们一起走过了这么多年,什么风浪没有见过?"

"现在遇到一点困难,就要散伙吗?"

赵雅琴的话很有感染力,但是效果不如以往。

有些人低着头,不敢看她的眼睛。

有些人虽然点头表示赞同,但明显心不在焉。



赵雅琴知道,她必须做些什么来重新凝聚人心。

她决定举办一场盛大的年会。

地点选在太原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

邀请了当地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

花费超过500万。

"我要让所有人都看到,雅琴实业依然强大。"

这是她对秘书说的话。

年会很成功。

来宾们都对赵雅琴的实力印象深刻。

24个"男伴"也重新感受到了作为雅琴实业一员的骄傲。

但是赵雅琴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真正的危机还在后面。

03

2010年3月15日晚上8点。

太原香格里拉大酒店,顶层的总统套房。

赵雅琴正在这里宴请一位来自北京的重要客户。

这位客户有着巨大的能量,如果能拿下他的项目,至少能为公司带来10亿的收入。

包间里除了赵雅琴和客户,还有她的四名核心"男伴"。

王建华、李志强、张明、陈刚。

他们围坐在圆桌旁,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雅琴总真是我见过最有能力的女企业家。"客户举起酒杯,"能有这样的团队,太令人羡慕了。"

赵雅琴微笑着回应:"哪里哪里,都是兄弟们给面子。"

她轻轻按了一下桌子上的呼叫器,准备让服务员上下一道菜。

酒过三巡,气氛越来越热烈。

客户明显已经有了合作的意向,正在和张明讨论合同的细节。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8点50分,包间的门被轻轻推开。

一名年轻的女服务员端着果盘走了进来。

她看起来大约22、23岁,身材苗条,相貌清秀。

胸前的工牌显示她叫小雪。

"不好意思打扰各位,这是酒店为贵宾准备的精美果盘。"

小雪轻声说道,开始在桌上摆放水果。

就在她弯腰放置果盘的时候,余光无意中瞥向了包间东侧的墙壁。

那一瞬间,她的动作完全停住了。

手中的果盘差点掉在地上。

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嘴巴微微张开,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仿佛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