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品牌时,究竟在谈论什么?
是货架上醒目的包装,是电视里循环的广告语,还是某个深夜里,一杯热气腾腾的感冒灵带来的安心?华润三九消费者品牌部总经理于子桓给出的答案,藏在他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里——品牌从来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能在消费者记忆中生长的生命体,是理性与感性交织的温暖存在。
从复旦实验室里探究生物物理规律的科研人,到执掌华润三九消费品牌部、操盘“999 感冒灵”等国民品牌的管理者,他始终相信,好的品牌既要经得起科学的推敲,更要装得下人心的温度。
这场专访中,他褪去企业高管的光环,以亲历者的视角,分享了从科研到品牌管理的蜕变,以及在时代浪潮中守护品牌温度的思考。
从实验室到市场:一场“理性”与“感性”的跨界
“生物物理学教会我的,不只是数据分析的逻辑,更是对‘本质’的执着。”回忆起职业生涯的起点,于子桓的语气里带着对过往的珍视。
复旦大学的生物物理学专业背景,让他养成了“先找规律、再做判断”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后来成了他做品牌管理的独特优势。最初接触品牌工作时,于子桓曾经历过一段“思维碰撞期”。在实验室里,结论由数据和实验支撑,答案往往清晰明确;但在市场中,消费者的决策却充满了“非理性”。
有人因为一句广告语记住一个品牌,有人因为包装上的一个细节产生好感,还有人会因为朋友的一句推荐改变选择。于子桓解释:“那时候我才明白,品牌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说明,而是和人打交道的艺术。”
▌图源:999感冒灵官方微博
真正让他打通“科学思维”与“品牌管理”任督二脉的是宝洁的品牌管理理论,让于子桓看到,品牌可以是一套系统化的心智资产管理。他认为,这种把消费者需求拆解得像实验变量一样细致的思路,和我学生时代做科研的逻辑不谋而合。
2018年加入华润三九后,于子桓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次重要挑战——推动“999感冒灵”的品牌升级。彼时,感冒药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 “中西结合”“平衡治感冒”的功能性宣传早已审美疲劳。“我们做了大量消费者访谈,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很多人感冒时,最难受的不是身体的症状,而是没人照顾的孤独感。可能是加班到深夜的上班族,可能是在外求学的学生,也可能是独自带娃的妈妈。”
这个发现,让于子桓跳出了“功能宣传”的传统框架。如果只说“缓解鼻塞流涕”,所有感冒药都能做到;但如果能解决“孤独感”,品牌就有了独特的记忆点。于是,“暖暖的很贴心”这个传播主张应运而生。从广告片里深夜递来的一杯热感冒灵,到社交媒体上“感冒时你最想收到谁的关心”的话题互动,品牌逐渐从“治疗感冒的药品”,变成了“陪伴低谷期的温暖符号”。
“那次升级让我彻底明白,科学思维是品牌的骨架,用来梳理逻辑、验证方向;而对人的洞察是品牌的血肉,用来传递温度、建立联结。”于子桓说,直到现在,他还会要求团队在做策略前先回答两个问题:“这个方案有没有数据支撑?它能不能让消费者心里动一下?”
应对碎片化:把“广告”变成“消费者的故事”
现在的消费者,就像散落在不同房间的人,你没法用一个喇叭让所有人都听见。
谈及当下的媒介环境,于子桓用一个生动的比喻点明核心挑战。信息碎片化、用户圈层化的趋势下,传统“大广告+大渠道”的模式早已失效,如何找到与消费者沟通的有效路径,成了所有品牌的难题。于子桓的应对策略很明确:“从单向传播转向双向陪伴,把广告变成消费者愿意看的故事。”
“消费者不是在看广告,而是在看自己。”于子桓解释道,“当品牌内容和用户的生活体验重叠时,他们才会停下来、记住你,甚至主动分享。”除了场景化内容,他还推动团队在数字化平台搭建“陪伴式服务”: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换季防感冒指南”,抖音账号直播解答用药疑问,电商客服回复咨询时,会额外提醒“感冒期间多喝温水、注意休息”。
▌图源:999感冒灵官方微博
这些小事看似不起眼,却能让消费者感受到被重视。但于子桓也坦诚,品牌仍有需要突破的短板,比如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他举例说,现在年轻人希望药品包装更便携,方便出差携带;家长们则希望儿童感冒药口味更温和,孩子不抗拒。“我们目前的产品还比较标准化,未来会通过数字化工具收集更多反馈,让品牌更贴近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他看来,可口可乐的品牌建设同样值得借鉴:“它早已超越饮料的品类属性,成了快乐的代名词。消费者看到红白标志,会条件反射联想到欢聚、畅爽,这就是心智资产的力量。比如分享可乐活动,把人名印在瓶身上,让消费者买的不只是饮料,还有被重视的个人化体验。这种情感层面的联结,是竞争对手很难复制的。”
于子桓强调:“不管是999还是可口可乐,本质都是靠长期建设沉淀心智资产。品牌不是一次性广告,而是需要企业用高质量产品和精准传播,持续维护的活资产。”
平衡短期与长期:把“社会责任”刻进品牌基因
在大健康行业,短期市场表现与长期品牌价值的平衡,始终是一道难题。
尤其是疫情期间,感冒药、退烧药需求激增,很多企业面临“要不要涨价”“要不要优先供应高利润渠道”的选择。
“当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保供应、稳价格。”于子桓回忆道,疫情最严重时,华润三九的生产车间24小时不停工,物流团队克服困难把药品送到全国各地药店,还向部分社区捐赠了防疫物资。“作为药企,赚钱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守本分。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用得起、用得上安全有效的药品,这是社会责任,也是品牌长期价值的根基。”
他始终认为,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当品牌真正为消费者着想时,信任会转化为持久的选择,这反而能带来更稳定的商业回报。”比如华润三九的某款感冒药,多年来保持亲民价格,单盒利润不高,但凭借稳定品质和消费者信任,常年占据销量前列。
于子桓说道:“有些企业会为短期利润涨价,但我们更愿意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让利于消费者。这种长期主义,可能短期少赚一点,却能让品牌走得更远。”
在长期品牌建设上,于子桓还有一个“克制原则”,不盲目追逐流量。“现在很多品牌靠直播带货、低价促销冲销量,但过度依赖这些手段,会让消费者觉得这个品牌只会打折,反而损害价值。”
于子桓认为,药企的社会责任不需要“喊口号”,而要落实在细节里:“比如我们会在药品说明书上用更通俗的语言,方便老年人看懂;会和社区合作,开展免费健康讲座;会回收过期药品,避免污染环境。这些事可能不会马上带来销量,但能让消费者觉得这个品牌靠谱、有担当,而这种信任,正是品牌长期价值的核心。”
结 语
做品牌,要“懂逻辑”,更要“懂人心”。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于子桓说,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用科学的逻辑做有温度的事”。从生物物理学到品牌管理,跨界的经历让他既能用数据洞察市场规律,又能用心感受消费者的需求。从宝洁到华润三九,不同平台的历练让他明白,好的品牌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每一次精准的消费者洞察,每一个有温度的内容,每一次对社会责任的坚守,共同搭建起的“心智桥梁”。
是由虎啸文化官方媒体平台数字营销市场联合中国商务广告协会数字营销专业委员会、添翼智库全新打造,用视频与图文交织的叙事方式,为行业呈现一场场生动且深刻的交流盛宴。
◎ 撰写/责编:刘照龙、排版:孙艳娜、主编:杨猛。
◎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 版权: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品牌官方,如有侵权,请联系啸啸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