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六七十岁长辈演员紧缺,日薪5000元招‘霸总爹’”……短视频平台上的诱人消息,撩动着有空闲、盼实现自我价值的银发族。但记者调查揭开真相:这不过是培训机构借短剧风口编织的收割陷阱,既与影视行业真实需求严重脱节,更让老人的晚年期待沦为“烧钱游戏”。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某培训机构未见老年学员,成本先交近3万元培训3个月,而现实却是,零基础素的人接不到特约戏。(南国早报)
老年人想演短剧赚钱,或许还真不是异想天开。前段时间,就有媒体曝出,“一些剧组60至70岁饰演长辈的演员严重紧缺”,而网友借题发挥、逗趣玩梗,诸如“找个会演戏的‘爹’比找投资还难”之类的段子,也就越传越广、越传越真了。加之短视频的推波助澜,一些老年人接触到了相关信息,不加查核,也就信以为真了。培训机构把虚渺的“机遇”绝对化,在所谓“包教包会包接单”之类的承诺煽动下,掉坑的老年人还真不在少数。
类似的套路,其实屡屡上演,比如说,有段时间就有“开培训班教人配音”的,学费花了不少,“学会”了却开不了张的,也是大有人在。市场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这看似很有道理。但是,这只是一个大致正确的框架,而更具有决定性的,其实是那些更具体的供需逻辑。须知,学习与学会、学精、能实操,根本是两回事。再者说,“用工缺口”其实也是动态的、即时性的,用工单位大概不会坐等培训机构临时培训、输出“人才”。
短剧太多,“爸妈演员”不够用了?其实,年青演员化化妆也能顶上。某些营销短视频,说了一部分事实,却没有说出全部的事实,选择性表述,这种似是而非的信息呈现,最是迷惑。“学一门技术,从事一门行当”,其实对于个体而言,是个重大决策。很多短视频营销号,短短一两分钟的视频、极其误导性的内容,显然有意诱导冲动决策。三个月的培训班收费数万,这并不是个小数字——在很短时间内让目标受众迅速做出很大的决定,这是短视频软广的独门本事。
从培训配音到培训“爸妈演员”,此类生意,借着短视频“软广”的形式,精准触达潜在客户。在“段子”“剧情演绎”与“资讯”“广告”傻傻分不清楚的大背景下,这类误导性内容的破坏力,只怕仍会继续显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