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收8万,我装病拒去,次日警察敲门:昨晚参会的都出事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真的没想到,一个普通的大学同学聚会,竟然要收费8万元。

当我在班级群里看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傻眼了。

8万!这比我一年的房租还多!

班花苏梦瑶一再强调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还说「错过了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看着群里女同学们纷纷转账的截图,我却浑身发冷。

最终,我选择了装病逃避。

然而第二天凌晨,两名刑警就出现在我家门口...



01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四下午,我正在广告公司里加班赶方案。

作为一名文案策划,我的工作虽然创意性强,但压力也不小。

最近公司接了一个大客户,所有人都在拼命想创意点子。

我坐在电脑前苦思冥想,试图为客户的新产品找到完美的宣传角度。

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起来,微信群消息99+。

我随手点开一看,是大学班级群。

这个群平时除了逢年过节发红包,基本处于冬眠状态。

大部分同学毕业五年来各奔东西,联系早就断了。

群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头像——苏梦瑶。

她发了一条消息:「各位亲爱的同学们,我要举办一场史无前例的聚会!」

我立刻想起了这个人。

苏梦瑶是我们班公认的班花,也是最会折腾的那个。

大学时期她就爱搞各种活动,组织春游、联谊、生日派对。

毕业后听说她做了网红,在各大平台都有百万粉丝。

朋友圈里全是奢侈品、豪车、高档餐厅的照片。

每次看到她的动态,我都会感叹人生的差距。

紧接着,她又发了一条震撼性的消息:「本次聚会费用每人8万元,地点君悦酒店总统套房。」

我瞪大眼睛,怀疑自己看花了。

8万元?

一个同学聚会要8万元?

我使劲眨了眨眼,确认没有看错。

真的是8万,不是800,也不是8000。

这个数字简直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

我一个月工资才1万2,8万相当于我七个月的收入!

群里瞬间爆炸了。

「梦瑶,你是不是多打了几个零?」室友张丽第一个提出质疑。

「对啊,8万太夸张了,我们都是普通上班族啊。」另一个同学也表达了震惊。

但苏梦瑶的回复很坚决:「没有打错,就是8万元。」

「这次聚会将完全颠覆你们对聚会的认知。」

「我会带大家体验真正的上流社会生活。」

「费用包含顶级美容、奢侈品购物、米其林晚餐、还有神秘嘉宾。」

「机会千载难逢,错过了真的会后悔一辈子。」

看到这些描述,我更加困惑了。

即使是最奢华的体验,8万元也太夸张了。

这够我去欧洲豪华游两趟了。

而且苏梦瑶的语气充满了诱惑性,像在推销什么产品。

「顶级美容」、「上流社会」、「千载难逢」,这些词汇听起来很吸引人,但也很空洞。

真正的朋友聚会,应该重在情感交流,而不是炫富比拼。

我开始仔细回想苏梦瑶这个人。

大学时期,她虽然漂亮,但性格有些虚荣。

总是喜欢攀比,炫耀自己的化妆品、衣服、包包。

和男生交往也专挑家境好的,很现实。

毕业后她的朋友圈更是夸张,每天都在展示各种奢华生活。

但我一直怀疑这些照片的真实性。

现在的网红为了流量,什么都敢造假。

租豪车拍照、借奢侈品摆拍、P图修出完美生活,都是常见套路。

如果苏梦瑶的财富是假的,那这个8万元的聚会就更可疑了。

群里开始有人询问具体安排。

「梦瑶,能详细说说8万元都包含什么吗?」

「是啊,这个价格需要明细啊。」

「我们也想知道具体的活动内容。」

苏梦瑶的回复依然很神秘:「具体内容需要保密,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我可以保证,这8万元花得绝对值得。」

「而且参与人数限定在20人,只接受女同学。」

「按照转账先后顺序确定名单。」

这个限制让我更加警觉。

为什么只要女同学?

为什么要限制人数?

为什么要按转账顺序?

这些条件听起来更像是某种商业活动,而不是同学聚会。

正常的聚会应该希望所有同学都能参加才对。

而且「保密」这个要求也很奇怪。

同学聚会有什么好保密的?

除非里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内容。

02

但不管怎么说,苏梦瑶成功制造了稀缺感和神秘感。

人性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要。

再加上她网红的身份和「上流社会」的诱惑,很容易让人心动。

群里很快就有人开始转账了。

「我先转!相信梦瑶不会坑我们的!」学霸李雅琪发了转账截图。

李雅琪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成绩一直很好。

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做财务总监,收入应该不错。

对她来说,8万可能确实不算什么。

「我也转了!期待这次不一样的体验!」文艺委员王小萌也转了账。

王小萌家境一直很好,爸妈做生意的。

她从小就过着优渥的生活,8万对她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包的价格。

看着一个个转账截图在群里刷屏,我开始感到压力。

难道真的只有我觉得8万太贵吗?

难道她们都比我有钱吗?

还是她们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内情?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

也许苏梦瑶真的准备了什么特别的活动。

也许8万元确实是合理的价格。

但理性告诉我,这个价格绝对不正常。

即使是最奢华的SPA、最贵的晚餐、最好的购物体验,加起来也不可能需要8万。

这个钱够我买一辆小车了。

够我交两年的房租了。

够我和男朋友去马尔代夫度假了。

为了一个不知道具体内容的聚会花这么多钱,实在太冒险了。

我决定先观察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反应。

群里的转账还在继续,但也有一些同学表达了犹豫。

「价格确实有点高,我需要和老公商量一下。」

「最近刚买房,手头比较紧,可能参加不了。」

「能不能分期付款?一次性8万有点困难。」

看到这些消息,我心里平衡了一些。

原来不只我一个人觉得价格离谱。

但苏梦瑶的回复很强硬:「价格没有商量的余地,也不能分期。」

「这次机会真的千载难逢,错过了就没有下次了。」

「而且我需要提前预订各种服务,不能等太久。」

她的催促让我更加不舒服。

真正的朋友聚会,应该是包容性的,而不是排斥性的。

应该考虑大家的经济能力,而不是设置这么高的门槛。

我忍不住想起大学时期的一些细节。

苏梦瑶虽然人缘不错,但总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

她对不同的人态度差别很大。

对有钱的同学特别热情,对普通家庭的同学就比较冷淡。

而且她特别爱炫耀,总是有意无意地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这样的人组织的聚会,真的值得信任吗?

下午我收到了好朋友陈思雨的私信。

「晓雅,你觉得这个聚会怎么样?」

陈思雨是我大学时期最好的朋友,我们无话不谈。

毕业后虽然在不同城市工作,但一直保持联系。

她性格比较理性,不容易被忽悠。

「说实话,我觉得有问题。」我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8万元的聚会太不正常了,而且苏梦瑶神神秘秘的,让人不放心。」

陈思雨很快回复:「我也觉得奇怪,但是看到这么多人转账,又有点动摇。」

「万一真的是什么特别的体验呢?万一错过了会后悔呢?」

我理解她的纠结。

这就是苏梦瑶的高明之处,利用从众心理和恐惧心理来施压。

当看到别人都在做某件事时,我们很容易怀疑自己的判断。

害怕被排除在外,害怕错过机会。

但冷静想想,这种心理恰恰是最容易被利用的弱点。

「思雨,你想想,什么样的聚会需要8万元?」我反问道。

「即使是包机出国,住总统套房,请米其林大厨,也用不了这么多钱。」

「而且她为什么要保密?为什么只要女同学?这些限制都很奇怪。」

陈思雨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你说得有道理,但我现在真的很纠结。」

「群里已经有15个人转账了,我担心再不转就没名额了。」

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

一边是理性的判断,一边是情感的冲动。

一边是8万元的巨额支出,一边是「千载难逢」的诱惑。

这种矛盾让人非常痛苦。

「要不我们再等等看?」我建议道。

「如果真的是好活动,应该经得起考验。」

「如果是骗局,时间会暴露一切。」

陈思雨同意了我的建议,我们约定暂时观望。

03

但我还是忍不住想了解更多信息。

晚上我仔细研究了苏梦瑶的朋友圈。



她最近几个月的动态确实很奢华。

各种名牌包包、高档化妆品、豪华酒店、米其林餐厅。

每天都在不同的高档场所打卡,生活精彩得像电影。

但仔细观察的话,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她的照片构图都很相似,像是摆拍的。

每张照片都经过精心修饰,滤镜效果很重。

其次,她很少和朋友合影,大多是独照。

这很奇怪,如果真的有钱有地位,应该会有相应的社交圈才对。

最重要的是,她从来不展示工作内容。

总是说在「做项目」、「谈合作」,但从不说具体做什么。

一个真正成功的网红,应该会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和品牌合作。

但苏梦瑶的收入来源完全是个谜。

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她的相关信息。

她确实有几个社交媒体账号,粉丝数量也不少。

但我发现一个问题:她的粉丝互动率很低。

几十万粉丝的账号,点赞和评论却只有几百个。

这通常意味着粉丝是买来的,不是真实的。

而且她发布的内容都很空洞,缺乏实质性的价值。

大多是些心灵鸡汤和炫富照片,没有专业性可言。

这样的网红怎么可能有足够的收入支撑奢华生活?

我越查越觉得苏梦瑶有问题。

她展示的成功生活很可能是假的。

如果她的财富是假的,那这个8万元的聚会就更可疑了。

我把这些发现告诉了陈思雨。

她也开始怀疑了。

「你说得对,我也觉得她的朋友圈有些假。」

「而且我记得她大学时期家境很普通,怎么可能短短几年就这么有钱?」

「除非是嫁了富豪,但她的朋友圈里从来没出现过男朋友。」

我们越分析越觉得不对劲。

但群里的转账还在继续。

到了晚上10点,已经有18个人转账了。

照这个速度,明天就会满20个名额了。

苏梦瑶在群里催促:「还剩2个名额,没转账的同学要抓紧了!」

「过了今晚就没机会了!」

她的催促让我更加反感。

真正的好机会不需要这样逼迫。

越是催促,越说明有问题。

我坚定了不参加的决心。

但陈思雨开始动摇了。

「晓雅,要不我们还是转账吧?」她在微信里说。

「万一真的错过了什么好机会呢?」

「而且现在只剩2个名额了,不转就来不及了。」

我能理解她的心情。

当机会稀缺时,人很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

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时候。

「思雨,你冷静想想,如果这真的是个好聚会,为什么要搞得这么急?」我劝说道。

「为什么不能多给大家一些考虑时间?」

「越是催促,越说明有问题。」

但陈思雨已经被情绪冲昏了头脑。

「我不想后悔,我决定转账了。」

看着她的决定,我感到很无奈。

但我不能因为朋友的选择而改变自己的判断。

8万元对我来说真的是一大笔钱。

即使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这是个好聚会,我也不愿意冒险。

很快,20个名额就满了。

苏梦瑶宣布:「名单确定,周六晚上7点君悦酒店见!」

「没报名的同学也不要遗憾,以后还有更好的机会!」

看到这条消息,我松了一口气。

至少不用再纠结了。

但心里还是有些复杂的情绪。

一方面庆幸自己没有冲动,另一方面又担心真的错过了什么。

04

周五一整天,我都在关注群里的动态。

参加聚会的同学们开始讨论明晚的安排。

苏梦瑶发布了一些要求:

「明晚请大家穿正式晚装,化精致妆容。」

「为了保证活动效果,需要大家签署保密协议。」

「手机和包包需要寄存,避免干扰体验。」

「请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和银行卡。」

这些要求让我更加警觉。

保密协议?寄存手机?准备银行卡?

这些要求在正常的聚会中都是不必要的。

为什么需要签保密协议?聚会又不是商业机密。

为什么要寄存手机?难道不想让大家发朋友圈分享?

最奇怪的是为什么要带银行卡?

聚会费用不是已经付了吗?

这些疑点让我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但参加聚会的同学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

或者说,她们已经投入了8万元,不愿意承认可能被骗了。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叫做「沉没成本谬误」。

当人们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就会倾向于继续投入,即使知道可能有问题。

群里开始有人分享准备工作。

「我特意去做了全身SPA,还买了新的晚礼服。」

「我约了最好的化妆师,一定要美美的出席。」

「好期待明晚的神秘体验,感觉像要参加什么高端宴会。」

看到这些消息,我心情更加复杂了。

同学们不仅花了8万参加聚会,还额外花钱做美容、买衣服。

这次的总花费可能接近10万了。

如果真的被骗了,损失将非常惨重。

我忍不住给陈思雨发消息:「思雨,你不觉得那些要求很奇怪吗?」

「保密协议、寄存手机、带银行卡,这些都不正常。」

她过了很久才回复:「是有点奇怪,但钱都交了,只能相信梦瑶了。」

「而且她说准备银行卡是为了购物方便,应该没问题吧。」

我能感受到她语气中的不确定。

她其实也开始怀疑了,但已经没有退路。

8万元已经转出去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参加。

这种心理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下午我接到了苏梦瑶的电话。

「晓雅,听说你身体不舒服?」她的声音很甜美,充满关切。

「没关系的,其实我还可以给你留个名额。」

「这次机会真的很难得,我不想让任何同学错过。」

听到她主动联系我,我更加怀疑了。

如果真的是好聚会,为什么要这样主动拉人?

如果名额真的珍贵,为什么愿意为我破例?

「谢谢你的好意,但我确实身体不太舒服。」我婉拒道。

「而且8万元对我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苏梦瑶立刻说:「钱不是问题,我可以先帮你垫付。」

「参加完聚会,你就知道这8万花得有多值了。」

「相信我,这绝对会改变你的人生。」

她的热情让我更加警觉。

一个正常的同学聚会,组织者不会这样拼命拉人。

更不会主动帮别人垫付高额费用。

除非她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真的谢谢你,但我还是不参加了。」我坚决地拒绝了。

苏梦瑶的语气变得有些急躁:「晓雅,你不要这么固执。」

「这真的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我们都是同学,我不会害你的。」

她越是这样说,我越觉得有问题。

真正的朋友不会强迫你做不愿意的事情。

更不会用「后悔一辈子」这样的话来施压。

我礼貌地结束了通话,但心里更加不安了。

05

周六是聚会的日子。

虽然决定不参加,但我还是很担心同学们的安全。

上午我一直在关注群里的动态。



但奇怪的是,群里异常安静。

按理说聚会当天,大家应该很兴奋才对。

应该会分享期待的心情,讨论聚会的安排。

但没有一个人发消息。

这种安静让我感到不祥的预感。

中午我试着私信几个参加聚会的同学。

但都没有回复。

也许是在做准备工作,也许是太紧张了。

下午我实在忍不住,给陈思雨打了电话。

但她的手机关机了。

这很奇怪,陈思雨平时从不关机的。

即使在重要会议中,也会设置静音而不是关机。

我开始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傍晚5点,苏梦瑶在群里发了最后一条消息:

「各位美女,6点开始接人,7点准时开始神秘之旅!」

「请大家做好准备,今晚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难忘的夜晚!」

看到这条消息,我的不安达到了顶点。

「神秘之旅」这个词听起来就很可疑。

而且她用了感叹号,显得过分兴奋。

正常的聚会组织者应该是温馨和亲切的,而不是这样充满诱惑性。

6点之后,群里彻底安静了。

没有人发消息,没有人分享照片。

这很不正常。

现在的年轻人参加任何活动都会发朋友圈,更何况是这样「特殊」的聚会。

我想起苏梦瑶要求大家寄存手机。

也许这就是原因。

但即使这样,聚会开始前总应该有人分享期待的心情吧?

我越想越觉得有问题。

晚上8点,我给几个没参加聚会的同学发消息。

「你们有没有觉得今天很奇怪?参加聚会的同学都没有消息。」

很快有人回复:「是啊,我也觉得奇怪。平时她们最爱发朋友圈了。」

「对啊,这么重要的聚会,竟然没有一个人分享。」

「会不会是要求保密,所以不能发?」

我们讨论了一会儿,都觉得情况不太正常。

但也想不出具体原因。

也许是聚会太精彩,大家都沉浸其中没时间看手机。

也许是活动安排得很紧,没有空隙发消息。

我安慰自己,也许是我想多了。

晚上10点,群里依然死寂。

我开始真正担心了。

即使活动再精彩,聚会总有间隙吧?

即使要求保密,私下聊天总是可以的吧?

但没有任何人回复私信,没有任何人在线状态。

就像集体失踪了一样。

我整夜都没睡好,一直在想同学们的安全。

希望只是我多虑了,希望她们都平安无事。

06

周日一早,我还没来得及查看手机,就听到了急促的敲门声。

我匆忙套上外套去开门,发现门外站着两名穿制服的警察。



「请问您是林晓雅吗?」其中一个年轻警察严肃地问道。

「是的,请问有什么事吗?」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恐惧。

警察怎么会找到我?难道真的出事了?

「我们想了解一些情况,关于昨晚在君悦酒店举行的同学聚会。」

听到这话,我的心跳瞬间加速,双腿开始发软。

警察怎么会来问聚会的事情?难道真的出事了?

「请问发生什么事了?」我紧张地问道,声音都在颤抖。

警察的表情更加严肃了:「昨晚参加聚会的20名女学生,全部失踪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