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罗突然“松油门”
9月15日凌晨,罗永浩在微博写下“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的长文,主动撤回悬赏,撤下“起诉按钮”,语气从“炮火连珠”瞬间切换到“尽量不掺杂一丝一毫的意气用事”,老罗突然鸣金收兵,网友“意犹未尽”:
一是法律胜算不高,风险陡增
西贝咬定“没有一道是预制菜”,拿出13道菜的“作业指导书”+全国门店后厨开放。老罗若继续死磕,需证明对方“故意虚假陈述”,但预制菜国标尚未出台,边界模糊,法院采信难度大。
律师人士认为,若坚持诉讼,老罗很可能从“维权者”沦为“举证不能”的被告,甚至反被认定商业诋毁,与其在法庭上“赌面子”,不如在舆论场“留里子”。
二是舆情热度见顶,再炒反噬
第三方平台情感分析显示,9月12日后,支持罗永浩的声量从峰值67%滑落至47%,“两边都不站”的厌倦情绪升至28%,继续缠斗容易被视为“蹭流量”。
三是时间成本与主业压力
老罗在回复中坦言,“已经耽误了一些工作”,直播带货、AR创业均处关键期,五天内连发数十条微博并开两场直播“扒皮”西贝,流量暴涨,却让团队疲于奔命,对即将融资的AR项目而言,输出技术的故事比“口水战”更有估值说服力。
2.西贝组建“追讨万人团”
9月12日,贾某龙召集约1.8万名员工开“作战大会”,誓言“血战到底”,并启动法律程序追诉罗永浩。9月10日、11日,全国门店日均营业额各下降100万元,12日跌幅扩大至200至300万元,西贝五天累计损失近1000万元。
营业额骤降冲击现金流,多家肉类、蔬菜供应商担心“西贝模式”崩盘,缩短账期、上门催款,以前60天账期,现在要求一周一结。银行信贷部门闻风而动,对西贝短期贷款进行“风险排查”,若现金流继续失血,不排除抽贷或提高利率。西贝原计划2026年登陆港交所,目标市值千亿,此次风波让投行把“品牌舆情”风险等级从低调至高,估值折价或达10至15%,上市窗口大概率推迟到2027年以后。
西贝近年重金打造“家有宝贝,就吃西贝”标签,却被“冷冻西兰花保质期24个月”瞬间击穿,宝妈群体在社交平台炸锅:“33元一份儿童餐,西兰花比孩子年龄还大”。西贝溢价的逻辑是“羊肉现煮、莜面现搓、草原直供”,但在罗永浩“冷冻海鲈鱼”“18个月西兰花”的连番轰炸下,消费者心智出现“多米诺式”坍塌,某音某书出现“西贝避雷”话题,播放量数亿次。
3.西贝诉讼不停,改造不止
贾某龙表示,“生意宁可不做,是非必须辩”,起诉程序不会因罗永浩“休战”而撤销,按照民事流程,法院立案、举证、开庭至少需要3至6个月。西贝承诺“9项菜品现做”,儿童牛肉饼改现场煎制、羊肉串取消冷冻半成品、手撕椒麻鸡改用生鸡现卤……短期成本上涨约8%,毛利率被挤压。
老罗赢得舆论,却要面对“举证不能”与“流量反噬”的双重风险,西贝捍卫品牌,却付出营业额、现金流、信用与估值的惨重代价。老罗收起炮火,西贝继续自救,预制菜透明化不可回避,真正决定胜负的不是微博口水,而是时间和现金流的考验以及如何执行即将落地的国家预制菜标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