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老王蹲在自家葡萄园里,看着满棚的阳光玫瑰,点了一根烟,叹了口气:“去年还能卖30块一斤,今年5块都没人要……”这场景,像极了阳光玫瑰在中国的“过山车”之路。
曾经,这款葡萄被誉为“水果界的爱马仕”,价格一度飙到300元一斤,果农们躺着都能赚钱。
如今,批发价跌到2-5元一斤,零售价甚至低至两三块,滞销成了常态。
而在日本,同样的阳光玫瑰依然能卖到600元一串,消费者宁愿高价买本土货,也不碰中国进口的便宜货。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阳光玫瑰的故事,得从2006年说起。
那时候,这款葡萄刚引进中国,批发价只有5-6元一斤,几乎无人问津。
谁也没想到,十几年后,它会成为“网红水果”。
2015年后,美食博主、明星带货,阳光玫瑰身价暴涨,2018年涨到120元一斤,2019年达到150元,最疯狂时甚至卖到300元一斤。
果农们乐开了花,云南、广西等主产区,一个种植园年收入上千万并不稀奇。
看到这样的暴利,全国果农蜂拥而入。
2016年,全国种植面积还只有10万亩,到2021年就暴增到31万亩,短短5年翻了3倍多。
好景不长,2022年开始,阳光玫瑰价格开始大跳水。
今年更是跌成了白菜价,批发价普遍在2-5元一斤,零售价最低的甚至只要两三块钱。
许多果农欲哭无泪,辛苦投入的大棚设施和管理成本,连本都收不回来。
问题出在哪里?
说白了就是疯狂跟风种植导致的恶性竞争。
为了抢占市场,许多果农开始偷工减料。
正宗的阳光玫瑰需要严格控制挂果量,每串控制在40粒以内才能保证糖分聚集,糖度达到20-26%。
但不少果农为了增产,让每串结70-80粒果,结果糖度只剩下14-15度。
更有甚者,为了抢先上市卖个好价钱,直接用乙烯催熟,完全破坏了葡萄的天然口感。
消费者买回家一尝,发现又酸又涩,哪里还有当初那种甜蜜的玫瑰香味?
渐渐地,阳光玫瑰的口碑就这样被砸了。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阳光玫瑰依然能卖到天价。
一串礼品级的阳光玫瑰在日本售价高达1万日元,约合600元人民币。
即便普通品质的,每斤也要120-180元。
为什么日本人宁愿买这么贵的葡萄,也不进口中国便宜货呢?
关键在于日本农协这个“护农神器”。
日本农协成立于1992年,表面上是农民组织,实际上掌控着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和销售各个环节。
一旦政府想进口外国便宜农产品,农协就会组织抗议、游行,最终让这些产品进不了海关。
根据海关总署的进口水果名录,日本目前向中国出口的水果只有苹果和梨,从来没有葡萄。
而中国的葡萄想进入日本市场?
想都别想。
就这样,在农协的全面保护下,日本农民可以安心种植高品质农产品,不用担心价格竞争。
当然,代价就是日本消费者要承担高昂的农产品价格。
一个西瓜在中国卖10-20元,在日本就要50-250元。
但没办法,你只能买日本本土的,没得选择。
这种保护机制确实维护了日本农民的利益,也保证了农产品质量。
日本的阳光玫瑰从种植到销售都有严格标准,绝不允许粗制滥造。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阳光玫瑰能持续卖高价的根本原因。
国产阳光玫瑰价格一路下滑,一些商家却盯上了“套路”,开始玩起“挂羊头卖狗肉”。
在不少超市和电商平台上,你常能看到包装全是日文的“进口”阳光玫瑰,售价动辄几百元一盒。
包装做得很精致,看上去仿佛真是日本直供的高端货,让不少消费者信以为真。
但实际上,这些全都是国产货!
有批发商透露,市场上所谓的“进口阳光玫瑰”百分之百都是国产的,把国产货当进口货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有专门的包装厂生产各种仿日文包装,连防伪标都做得像模像样。
这种虚假宣传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进一步破坏了国产阳光玫瑰的品牌形象。
消费者花了高价买到的还是品质一般的国产货,自然会对整个品类失去信心。
并且,一些商家甚至把劣质的等外果包装成“日本进口”来卖。
消费者买回家发现又酸又涩,自然会认为连“日本货”都不过如此,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混乱。
这种短视行为最终害的还是整个行业。
当消费者对阳光玫瑰彻底失去信心时,无论是优质的还是劣质的,都会受到牵连。
面对当前的困局,中国阳光玫瑰产业该如何突围?
答案就在于从传统的种植思维转向现代的品牌经营思维。
先是不能再搞粗放式种植了,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
真正的阳光玫瑰需要控制挂果量,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肥,严格控制采摘时间。
只有保证了品质,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
现在市场上的阳光玫瑰良莠不齐,好货坏货混在一起卖,消费者根本分不清。
应该学习日本的做法,建立严格的分级标准,一级果走高端市场,二三级果面向大众消费,等外果就不要打阳光玫瑰的牌子了。
据了解,云南等大产区已经开始这样做,60%的优质果供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基本不进入菜市场和普通超市。
电商平台上卖的多是三四级果,而市面上10多元一斤的基本都是等外果。
最后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深加工。
现在的阳光玫瑰产业链太单一,就是种出来直接卖鲜果,没有任何附加值。
应该发展葡萄酒、果汁、果干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同时要打造区域品牌,比如“云南阳光玫瑰”、“广西阳光玫瑰”等,让消费者能够识别优质产区。
现在中国消费者能够以10元一斤的价格吃到阳光玫瑰确实是好事,但我们不能满足于低价,更要追求高品质。
只有把品质做上去,中国的阳光玫瑰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真正站稳脚跟,而不是被人看不起的“便宜货”。
毕竟,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价格低,而在于性价比高。
这篇文章只是供着看的,没什么实际用处,也不是啥建议或者指导哈。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把它删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