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陈洁泉
走进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老鹰山镇的水城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装载水泥的卡车进出有序,厂区内一派繁忙景象。2024年,该公司不仅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减少27.54吨,销售收入还同比增长38.88%,减排与增产的“双向利好”,离不开企业的技术升级,更源于绿色税收政策的精准赋能。
“技术改造降了排放,税收优惠添了动力。”海螺水泥财务负责人王旭龙算了一笔账:2023年以来,企业累计享受税费减免190.7万元,全部投入环保设备采购和预热发电系统建设。让他暖心的是,水城区税务局主动上门梳理政策,定制个性化优惠清单,申报阶段还提供全流程辅导,确保政策红利及时落袋。
海螺水泥的转型实践,是六盘水市“绿色税制”助推企业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六盘水市税务部门聚焦绿色发展需求,通过“政策找人、服务助企”,将绿色税收优惠与精准服务深度融合,引导企业走上节能降碳、绿色升级之路。
在六盘水高新区,贵州利晟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以合规为抓手,走出了“环保+效益”的双赢路。“税收政策给了底气,合规建设强了根基。”公司财务负责人徐春发介绍,企业依托“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累计获得退税853万元,全部用于生产设备改造,直接降低成本6.45%。税务部门推送的“纳税健康体检报告”和风险提示,更帮助企业构建起“业务—财务—税务”全流程合规体系。如今,该公司每年处理废旧轮胎18万吨,年均减少碳排放约3万吨。2024年,作为六盘水“反向开票”试点企业,其从自然人手中收购报废产品的“反向开票率”近100%,彻底破解了行业“无票抵扣”的长期难题。
煤炭企业的绿色转型同样有“税动力”。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依托环保税减免、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2023年以来累计获得税收优惠3000余万元,全部投入矿山生态修复和环保设备升级。税务部门组建的“税惠政策服务小分队”,结合煤炭行业特点提供定制解读,在退税环节实施“一对一”指导,让企业享优惠更高效。
政策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六盘水市税务局专门成立服务专班,通过梳理政策清单、推送定制礼包、提供全流程帮办等举措,将税收服务嵌入企业绿色转型全过程。下一步,当地税务部门将持续释放绿色税制激励效应,助力区域经济迈向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轨道。( 实习生樊立高、王浩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