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外媒体走进宁夏 寻找宁夏高质量发展密码

0
分享至

9月15日至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30余名记者赴宁夏采访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其中包括来自英国、法国、葡萄牙、俄罗斯、伊拉克等国媒体的外国记者。


9月15日,记者团先后参访了西鸽酒庄、宁夏水利博物馆、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宁夏青铜峡产区的西鸽酒庄里,记者们品尝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了解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国际认证成果。

“宁夏的葡萄酒品质确实很好。我不仅对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感兴趣,也对中国酒类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非常感兴趣。”葡萄牙新闻社记者胡大树表示,宁夏部分地区土壤相对干旱,他希望再接下来的采访里对当地葡萄酒产区在防治土壤沙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做进一步了解。



宁夏社会科学院综合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林伶介绍,宁夏葡萄酒发源于北纬 38 度,沿着贺兰山东麓,大概 200 多公里。第一个靠的是贺兰山,另外一个就是引用黄河水,它这个土壤湿度、透气性比较好,所以酿造的这个葡萄酒单宁各方面都比较平衡,凭借着宁夏的资源和地理风土的优势,多款葡萄酒在世界屡获大奖。


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格格麦草编织出的正方形,像是密密铺就的针脚,缝在黄沙与绿意之间。这就是“草方格”——中国独创的治沙固沙方案。

“大家现在看到的草方格,主要起防风、固沙、蓄水的作用。我示范一下如何扎设草方格,第一步先将麦草铺在沙地上,第二步用铁锹将麦草扎入沙子里,扎设的深度为15至20厘米,扎设间距不能超过四指宽,不然风沙容易吹进来。最后,将沙子拨向麦草根部,使麦草牢固地竖立在沙地上。”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泉管理站 职工张学云刚示范完,来自伊拉克如道媒体集团记者马赫迪、香港NOW宽频电视记者杨佩诗便跃跃欲试,亲自感受草方格的神奇与智慧。


在宁夏水利博物馆,记者们通过以实物,图片看到了两千多年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走到黄河大峡谷,记者们坐在船上,穿过十里长峡,实地感受宁夏经济与水利发展。


为期两天半的时间,记者团将深入银川、吴忠等地,实地探访葡萄酒产业、水利工程、生态保护等多个典型项目。通过中外媒体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向世界展示宁夏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效。(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官方网易号
32427文章数 3713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