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哥5》最耐人寻味的看点,从来不在舞台的炫目程度,而在于节目组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又能把烂牌重新打出王炸效果。
屏幕里,陈小春正用冰袋敷着红肿的手背,同时还在帮队友抠动作细节。这个画面突然让我灵光一闪——这档节目的精髓正在于此。当其他综艺还在靠剧本打造"天选之子"时,这里却反其道而行:节目组先刻意压制"大神"的锋芒,逼得哥哥们不得不自己杀出重围,这剧情连最狗血的爽文都不敢这么写。
但千万别急着可怜节目组。早在一公播出前,他们的算盘就打得噼啪作响,节奏比《怪诞心理学》的鼓点还要密集:让国民度高的老牌艺人冲击热搜,用顶流偶像吸引秀粉,再安排Xbrother撑场子。三管齐下的安全牌,打得那叫一个明明白白。
谁知观众根本不买账,热度曲线平得像周一早八的课堂——死气沉沉得令人绝望。节目组这才慌了手脚,连夜修改赛制,不仅撕掉了"不公布个人排名"的遮羞布,更把陈小春直接推到了悬崖边上。作为三季元老却拿到倒数第二的成绩,这无异于公开处刑。后台采访时他红着眼眶说"怎么可能不难受",那场景让我瞬间共情到自己的方案被领导当众驳回的窘境,恨不得隔着屏幕给他递纸巾。
此刻节目组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既然观众不给你热度,那就用眼泪来换;哭完了还得自己挣镜头。于是就有了那些名场面:当别人练到凌晨一点时,他练到四点;别人回宿舍敷面膜,他敷的是练舞肿起的手背;别人组队开黑,他硬是把林晓峰、周柏豪从被窝里拽出来加练。我头回在二倍速里看到有人把综艺拍出高考冲刺的架势,弹幕齐刷"老款法拉利照样V12发动机"——这哪是什么哥哥,分明是被迫营业的打工人之神。
最绝的是《无人知晓的我》连一句歌词都没分给他。全凭演技硬撑三分钟,眼神从麻木到崩溃再到释然,行云流水。我旁边刷手机的闺蜜直接看哭了,面膜都被泪水泡发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节目组的"雪藏"反而成就了他的高光时刻。当失去歌词这个依托,观众只能聚焦他的表情,情绪被无限放大,就像在KTV吼苦情歌越唱越上头。
果然"陈小春无词演技"火速登顶热搜,节目组连夜剪辑花絮补救,前倨后恭的嘴脸不要太明显。但真正的王炸还是《怪诞心理学》舞台——张智霖一个挑眉,周柏豪开口定调,陈小春的"邪魅一笑"瞬间点燃全场,让我想立刻循环播放。网友神评:"这哪是表演,根本是大湾区打工人的复仇者联盟。"太精辟了!就像被甲方虐到凌晨改方案,第二天汇报却惊艳全场,这样的逆袭剧本我们社畜太熟悉了。
冷静想想,要是一公没翻车,节目组可能继续力捧别人,陈小春说不定真能躺赢整季,我们也看不到这位50 大叔绝地反击的精彩戏码。原来所谓"黑马",不过是先被推下悬崖又能爬上来的人。就像职场里,老板不把方案摔你脸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PPT能有多惊艳。
当然有人吐槽全靠剧本制造冲突。我部分同意,但更愿看作职场生存指南:有时候施压不是否定你的能力,而是在测试抗压值。陈小春用两个舞台证明:只要业务能力够硬,哪怕分到边角料镜头,也能雕琢成C位效果。姐妹们记好了:被边缘化时别急着躺平,先搞个王炸再谈休息。
不过节目组也该警惕:同款套路连用三季,观众还会买单吗?这季能虐陈小春,下季找谁开刀?当"虐老将=热度"成为固定公式,观众的眼泪就不值钱了。到时候别说黑马,白马都得吓跑。
看着屏幕里陈小春鞠躬致谢的身影,突然有些感慨:综艺永远需要好故事,而最好的剧情,永远是绝境中的绝地反击。下一季《披哥》玩不玩"造神"游戏我不在乎,但我知道下次方案被毙时,我会学着陈小春的样子——先用冰袋敷敷手,然后练他个通宵,说不定哪天就能炸出个值得五刷的舞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