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总让我帮忙加班,我开始拒绝,一月后总经理秘书约我单独谈话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师傅,您就当帮公司一个忙,好吗?" 林小雨眼中含着泪水,声音颤抖着,整个办公室的同事都停下工作,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陈默感受到巨大的道德压力,所有人的眼神都在谴责他的"冷漠无情"。三十五岁的他在这家公司干了八年,从未想过会因为拒绝帮一个实习生加班,而被贴上"欺负新人"的标签。

午餐时没人愿意与他同桌,项目协作时其他部门冷眼相待,连HR都找他谈话,暗示他"影响团队氛围"。微信群里开始有人讨论"某些老员工的冷漠态度",虽然没点名,但所有人都知道在说谁。

在这个讲究人情世故的职场里,坚持做对的事情,竟然比做错事情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就在陈默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即将毁于一旦时,总经理秘书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李总想见你,现在跟我来。"

可没想到的是,等待他的不是批评和处分,而是一个惊人的真相——原来这一切都是公司精心设计的管理素质测试!



01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三十五岁的陈默在这家互联网公司干了八年,从来没想过一个实习生能把他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

陈默是技术部的高级工程师,戴着厚框眼镜,话不多,但代码写得漂亮。同事们都知道他这人靠谱,有什么技术难题找他准没错。

那天下午,人事部领着个新人过来,二十三四岁的女孩,扎着马尾辫,穿着标准的职场新人装。她叫林小雨,市场部实习生,名牌大学毕业。

"大家好,我是林小雨,请多指教。"女孩声音甜甜的,笑容也很纯真。办公室里几个男同事立马来了精神,纷纷表示欢迎。

陈默只是抬头看了一眼,点点头继续敲代码。他向来不爱凑热闹,能少说话就少说话。

第一周平静无事。林小雨很快融入了环境,和大家相处得都不错。她每天来得早走得晚,给人印象很勤奋。

问题从第二周开始。

那天快下班时,林小雨拿着个笔记本怯生生地走到陈默工位旁。

"陈师傅,不好意思打扰,我有个excel问题想请教。"她声音有些紧张,"试了很久都不会,明天一早要交给主管。"

陈默看看时间,五点半了。但看女孩焦急的样子,还是停下手头工作。"什么问题?"

"数据透视表不会做,网上教程看了都不懂。"林小雨把电脑放他桌上。

陈默瞄了一眼,确实有点复杂,新人不会很正常。他花了二十分钟一步步教她,直到完全学会。

"太谢谢您了!要不是您帮忙,我今晚得加班到很晚。"林小雨眼中满含感激。

"小事,以后不懂就问。"陈默摆摆手。

但事情没完。接下来几天,林小雨几乎天天找他——PPT动画怎么设置、Word格式怎么调、数据库怎么查询。每次都是快下班,每次都说"紧急"。

开始陈默还挺耐心,帮助新人嘛,应该的。可慢慢他发现不对劲了。林小雨问的问题越来越基础,有些百度一下就能解决。而且她总等到最后一刻才来,好像陈默不帮忙她就完不成工作似的。

更奇怪的是,她只找他一个人,从不问别的同事。

转折发生在一个周五晚上。陈默因为修bug加班到九点,去茶水间接水时,意外发现林小雨还在。

她坐在工位上打电话,不是在工作。

"哥哥,放心吧,一切按计划进行。"林小雨压低声音,但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听得很清楚,"他已经开始信任我了,每天都帮我解决问题。"

电话那头说了什么,林小雨轻笑:"你放心,我知道分寸。这种老实人最好对付,装得可怜点就心软了。"

陈默愣在茶水间门口,水杯差点掉地上。原来自己的善意,在某些人眼里只是愚蠢的表现。

他悄悄回到工位,心情复杂。林小雨到底什么人?她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那个"哥哥"又是谁?

从那天起,陈默重新审视这个看似单纯的实习生。他决定要搞清楚真相,同时也决定不再无条件帮助林小雨。

善良是要有底线的,他可不想当冤大头。



02

周一早上,陈默改变了策略。他决定不再对林小雨有求必应。

果然,下午四点半,林小雨又来了。

"陈师傅,我这有个数据分析问题,能帮我看看吗?"还是那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陈默头也不抬:"今天比较忙,你先试着自己解决,或者问问其他同事。"

林小雨明显愣住了:"但其他同事都没您专业,而且这个真的很急......"

"那你应该早点准备,别总等到最后一刻。"陈默语气平静但态度坚决。

林小雨脸上闪过一丝不悦,很快又变成委屈:"好吧,我再想想办法。"

第二天,办公室气氛就有些微妙了。几个平时和陈默关系不错的同事,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午餐时间,陈默端着餐盘走向常坐的桌子,发现"饭友"们都有意避开他的目光。他只好一个人坐角落吃饭。

下午部门例会,氛围更诡异。主管讲团队协作时,特意强调"互帮互助"和"传帮带",还有意无意看了陈默一眼。

会后,直属上级王经理把他叫到一边。

"陈默,听说你最近对新同事不太友好?"王经理语气虽不严厉,但明显带着批评。

"我没有不友好,只是觉得应该让她学会独立。"陈默解释。

"话是这么说,但帮助新人也是老员工的责任。"王经理拍拍他肩膀,"年轻人要有团队精神。"

陈默想辩解,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接下来几天情况更糟。陈默发现自己被孤立了。同事们私下窃窃私语,看到他就停止谈话。微信群里开始讨论"某些老员工的冷漠态度",虽然没点名,但大家都知道说谁。

更过分的是,林小雨开始在其他同事面前"诉苦"。

"我只想学点技术,但某些前辈可能觉得我不够聪明,不愿意教。"她在茶水间对几个女同事说,语气满含委屈。

"陈默平时话就不多,可能不太会表达。"有人为他辩护。

"也许吧,但我真的很想学,就是不知道怎么办。"林小雨轻叹,眼中甚至有些湿润。

这些话很快传到陈默耳里。他愤怒地发现,自己竟然被描绘成了自私、冷漠、不愿帮助新人的"恶人"。

最寒心的是,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也开始疏远他。项目协作时,其他部门配合度明显下降。有几次他发现自己被排除在非正式聚餐之外。

周五下午,HR张主管找到陈默。

"陈默,有员工反映你工作中存在沟通问题,可能影响了团队氛围。"张主管语气很官方,"公司倡导互帮互助,希望你注意自己的行为。"

"我只是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对工作负责。"陈默试图解释。

"道理没错,但方式方法也重要。"张主管看着他,"特别是对新员工,更应该有耐心。"

从HR办公室出来,陈默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做错了。难道坚持工作边界就是错的?难道不无条件帮助别人就是自私?

晚上,陈默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看着空荡荡的工位,心情复杂。也许这个世界上,做一个好人需要付出代价,但做一个有原则的好人,代价会更沉重。

他不知道的是,办公室另一角,林小雨正给那个神秘"哥哥"发微信:

"他比想象中固执,但也更有意思。明天应该有结果了。"



03

第三周,林小雨的策略升级了。

周一部门会议上,主管问大家有什么需要支持时,林小雨怯生生举起手。

"我想请教一下,如果工作中遇到技术问题,但有些前辈可能觉得我不够聪明,不太愿意指导新人,我应该怎么办?"声音很轻,但会议室里每个人都听得清楚。

瞬间安静,所有目光都瞟向陈默。主管脸色也不好看。

"小雨,具体什么情况?"主管明知故问。

林小雨摇头,眼中闪着泪花:"没什么具体的,就是有时想学东西,但可能我确实比较笨,总是理解不了。"

她停顿一下,声音更委屈:"我也不想麻烦大家,但有些东西确实不懂,不敢乱做,怕出错......"

几个同事立刻表态:"有问题尽管问我们,都是一个团队的。"

"就是,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新人都有学习过程,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主管也适时发话:"公司一直强调传帮带,希望所有老员工都能积极帮助新同事成长。"

说话时,他目光明确落在陈默身上。

陈默想为自己辩护,但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他只能咬牙保持沉默。

会后,陈默成了办公室"异类"。同事们对林小雨更同情,对他更疏远。

更糟的是,这开始影响他的工作。跨部门项目中,其他部门明显缺乏配合积极性。平时关系不错的产品经理直接对他说:"陈默,做人别太计较,帮帮新人又不会少块肉。"

陈默想解释,对方已经走开了。

事情在周三达到新高度。

下午,林小雨完成重要报告遇到困难,先找其他同事求助,但大家都忙,只能给些简单建议。

眼看截止时间临近,林小雨最后还是来找陈默。

"陈师傅,我知道您可能不太喜欢我,但这报告真的很重要,明天要给客户看。"眼中含着泪,"您就当帮公司个忙,好吗?"

办公室其他人都停下工作,静静看着这一幕。

陈默感受到巨大道德压力。拒绝就会坐实"自私冷漠";同意就等于承认之前坚持是错的。

他看着林小雨委屈的样子,看着同事们期待的眼神,内心开始动摇。也许自己真的太固执?也许帮助别人比坚持原则更重要?

"我......"陈默张嘴,几乎要妥协了。

但就在这一刻,他捕捉到林小雨眼中一闪而过的得意光芒。那瞬间的表情变化让他清醒过来。

"对不起,我今天确实很忙。"陈默重新坚定立场,"你可以问其他同事,或者明天早点处理。"

林小雨脸色瞬间苍白,随即眼泪真的掉下来。

"算了,别为难人家。"有同事看不下去,主动帮林小雨,"我来帮你看看。"

"谢谢,真的太感谢了。"林小雨感激地看着那同事,然后用受伤的眼神看了陈默一眼。

晚上,陈默收到王经理微信:"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我们需要谈谈。"

陈默知道,风暴来了。

他坐在窗前看着夜景,心情五味杂陈。在这个讲究人情世故的社会里,坚持做对的事,往往比做错事需要承受更大压力。

但即使如此,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有谁会相信?

他不知道,公司另一角,林小雨正给那个神秘"哥哥"发微信:

"他比想象中固执,但也更有意思。明天应该有结果了。"



04

第二天一早,陈默怀着忐忑心情走进王经理办公室。

王经理没立刻说话,先处理了几份文件,让陈默干坐十分钟。这种心理压力让人更紧张。

"坐吧。"王经理终于抬头,语气比想象中平和,"关于林小雨的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陈默深吸一口气,把观点完整表达出来:"我认为帮助新人是应该的,但也要有界限。如果一个人总依赖别人,永远学不会独立,这对他自己也不好。"

王经理点头:"你的观点有道理,但执行方式可能需要调整。"

他停顿一下,语气变温和:"不过,我听说你最近工作表现不错,特别是上月客户项目,反馈很好。"

这个转折让陈默意外。

"公司正考虑人事调整,你的名字也在考虑范围内。"王经理看着他,"但前提是要处理好团队关系。"

陈默明白了,这是给台阶下。

接下来几天,陈默惊讶发现,林小雨似乎找到了其他"帮助对象"。她开始频繁请教其他同事,对陈默的纠缠明显减少。

办公室氛围也有所缓和,虽然没完全恢复,但至少不那么剑拔弩张了。陈默重新专注工作,甚至完成了一个技术难度很高的模块,获得客户特别表扬。

他开始觉得,也许最困难的时期过去了。

然而,就在陈默以为风波即将平息时,意外发生了。

那是个普通的周四下午,陈默正专心调试代码。忽然,办公室嘈杂声突然停止,静得连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陈默抬头,看到一个穿职业套装的中年女性站在他工位旁。那是总经理秘书刘女士,公司里具有相当权威的人物。

"陈默同志,李总想见你。"刘秘书语气公事化,但在安静办公室里显得特别刺耳,"现在跟我来一趟。"

办公室所有对话都停止了,所有眼睛都看向陈默。有些人脸上写着同情,有些写着好奇,还有些写着幸灾乐祸。

陈默心脏剧烈跳动。总经理要见他?这绝对不是好事。在这家公司,普通员工被总经理单独召见,通常只有两种情况:重大表彰或严重问题。

考虑到最近发生的事,答案显而易见。

陈默强作镇静站起身,收拾桌面。准备跟刘秘书离开时,余光瞥见林小雨。

她站在工位旁,表情复杂地看着这一切。当陈默目光与她相遇时,她嘴角竟露出几乎察觉不到的微笑。

那个微笑让陈默心凉了半截。

从技术部到总经理办公室路程不长,但陈默觉得走了很久。走廊里遇到的每个同事都会停下看他,有些甚至窃窃私语。

"听说是因为欺负新人。"

"总经理亲自过问,看来挺严重。"

"早就说他有问题,平时话就不多,谁知道心里想什么。"

这些议论声虽然很低,但陈默听得清清楚楚。

电梯里,刘秘书保持职业化沉默,但陈默能感受到她的审视目光。

人在最低谷时,连沉默都变成了审判。

电梯缓缓上升,陈默心情越来越沉重。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但知道接下来这次谈话,很可能改变他在公司的命运。

电梯门打开那一刻,陈默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可能是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对话。

"鱼儿上钩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