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民国三十五年的上海,霞飞路的梧桐叶刚染上秋霜,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打落。沈庭舟的 “沈记钟表行” 开在街边的转角,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各式钟表,从精致的怀表到厚重的座钟,每一件都被擦拭得锃亮。
可此刻的沈庭舟,却没心思打理生意,他坐在柜台后,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眉头拧成了疙瘩 —— 三个月前,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他和一个空荡荡的家;半个月前,最得力的徒弟又被隔壁的钟表行以高薪挖走,连带着几个老主顾也被抢走,生意一落千丈。接连的打击让他变得沉默寡言,白天守着冷清的店铺,看着对面同行门庭若市,心里更不是滋味;晚上回到空无一人的家,连盏灯都懒得开,常常对着妻子的遗像发呆到后半夜。
有天傍晚,雨还没停,秋风裹着寒气吹得人发抖。沈庭舟锁上店铺准备回家,刚走到巷口,就听到一阵微弱的 “喵呜” 声,像极了婴儿的啜泣。他循声望去,只见垃圾桶旁的破纸箱里,蜷缩着一只瘦小的橘猫,右前爪被铁丝划开一道口子,鲜血混着雨水凝结成痂,浑身的毛湿成一绺,正瑟瑟发抖地舔着爪子上的血迹,一双琥珀色的眼睛湿漉漉的,满是惊恐。
沈庭舟本不想多管闲事,自己的日子都一团糟,哪还有精力照顾一只流浪猫?可他刚转身,就想起妻子生前最喜欢猫,曾多次说要养一只,却因忙于生意一直没实现。看着橘猫可怜的模样,他心不由得软了下来,脱下身上的旧棉袄,小心翼翼地把橘猫裹住 —— 棉袄上还留着妻子缝补的针脚,带着淡淡的皂角香。橘猫似乎感受到了熟悉的暖意,不再挣扎,乖乖地缩在棉袄里,发出细微的呼噜声。
回到家,沈庭舟找出妻子生前用的医药箱,里面的纱布和药膏还整整齐齐地摆着。他用温水一点点擦拭橘猫爪子上的血迹,动作轻柔得像在修复珍贵的钟表零件,橘猫疼得轻轻叫唤,却没有躲开。包扎好伤口后,他又煮了一碗小米粥,放凉后用勺子一点点喂给橘猫吃。橘猫饿坏了,小口小口地吞咽着,吃完后,用小脑袋蹭了蹭沈庭舟的手,发出轻柔的 “喵呜” 声,像是在道谢。沈庭舟看着橘猫乖巧的模样,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暖意,他给橘猫取名 “阿橘”,决定暂时收养它。
让沈庭舟没想到的是,自从收养了阿橘,他的生活渐渐有了变化,而这些变化,竟藏着养猫人独有的三种福气。
第一种福气:治愈孤独,重拾生活的暖意。以前,沈庭舟回到家,面对的是冰冷的墙壁和空荡荡的房间,餐桌上落满了灰尘,沙发上还搭着妻子没织完的毛衣。他常常坐在沙发上发呆,连饭都懒得做,要么啃几口冷馒头,要么干脆不吃。
可现在,一打开门,就能看到阿橘蹲在门口的鞋架上等着他,尾巴轻轻摆动;他换鞋时,阿橘会跳下来,围着他的脚边转来转去,用身子蹭他的裤腿;吃饭时,阿橘会坐在餐桌旁的小垫子上,眼巴巴地看着他,偶尔用小爪子拍一拍他的裤脚,像是在催他快吃;晚上看电视时,阿橘会蜷缩在他的腿上,发出轻轻的呼噜声,温暖的小身子像个热水袋,驱散了秋夜的寒冷。
有一次,沈庭舟因为店铺连续三天没开张,心情格外低落,回到家后,他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对着妻子的遗像默默流泪。阿橘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情绪,不停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