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品和服务日渐丰富,了解并防范金融风险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识别金融风险,更应学会如何应对金融风险,来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不受侵害。在数字化时代,青少年接触金融产品的机会更多,但也更容易受到网络等金融风险的侵害。
常见风险类型
1、“校园贷”陷阱需警惕
部分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与科技公司联合,以“低日息”“零利息”等虚假宣传诱导大学生过度消费。更有不法分子伪装成金融或征信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学生征信存在不良记录需立即注销,否则将影响升学、就业等重要事项,以此胁迫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骗局,最终通过转账等方式实施财产侵害。
2、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诈骗分子常冒充师长或同学身份骗取学生钱财,或假冒银行名义群发含钓鱼链接的短信,诱骗学生泄露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等关键信息,进而盗取账户资金。请务必注意,校方不会通过私人账号收取费用,银行也不会索要账户敏感信息。
3、网络刷单不可取
犯罪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刷单广告,利用伪造的营业执照博取信任。初期安排小额任务返利作为诱饵,待受害者投入大额资金后,便以“需完成连续任务”等借口拒绝返还本金。所有要求垫资的兼职刷单都是诈骗行为,请广大学生务必提高警惕。
风险提示
1、青少年群体需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结合自身经济状况,不盲目攀比,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超期消费、过度消费。
2、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要警惕不明网站、APP、电话、短信等形式发布的网络贷款广告链接等。
3、多与家长或老师沟通,青少年的财物多来自家长的给予,在大额使用之前,应该与家长进行沟通。如果发现自己上了诈骗圈套,立刻向学校、老师、父母反映情况,并及时报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