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运河波光潋滟,映照出城市副中心文旅融合的璀璨华章。继首期《“在商言商”百业兴》以匠心镜头勾勒通州老字号的烟火气息与商业活力,第二期《千年一脉 时代生辉》用恢弘视野串联运河文化的千年积淀与现代城市的蓬勃生机后,品牌策划人张冬与通商集团旗下北京老字号丽新照相馆联袂推出的“运河上的通州”主题摄影展,已悄然成为这个季节副中心最动人的视觉故事。而今,主题摄影展再度迎来深情时刻——第三期《红帆相映 文旅新程》。这次将镜头聚焦于一群特殊的“古城守护者”——副中心国企党员,用光与影书写他们于文旅事业中默默绽放的先锋力量。
据品牌策划人张冬介绍,第三期主题“红帆相映 文旅新程”延续了“运河上的通州”文旅品牌的人文关怀与时代视角,但更加侧重于“人”的精神表达。“红帆”既象征着党建引领之下文旅事业的蓬勃动力,也隐喻着每一位党员如帆一般,在副中心文旅事业的浪潮中引领方向、推动前行。张冬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组作品,让观众看到副中心党员如何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服务人民、传承文化、激活文旅的具体实践,从而展现党建引领与文旅事业深度融合所释放的强大效能。”
通糖党支部:站台新颜
(摄影师:李强 文案:禹萱 图片文字:李海鸥)
在支部副书记的带领下,通糖烟酒的党员们深入古城运河大街公交站台开展义务劳动。摄影师记录下他们擦拭站牌、打扫环境的忙碌身影。阳光洒落在党员们专注的脸庞和熠熠生辉的党徽上,映照出副中心党员为城市“拂尘添彩”的奉献精神。公交站台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通过党员们从细微处着手的实际行动,不仅体现出国企在赋能文旅环境方面的匠心与担当,更生动诠释出副中心党建品牌“运河红帆”在基层一线的深刻实践。城市文明,正因这样的真诚付出而愈发洁净明亮。
人力资源产业园:发展之声
在通佰人力资源产业园内,年轻的党员正站在古城核心地沙盘旁,生动讲解副中心的发展蓝图。照片中,沙盘上若隐若现的古城地标,与讲述者温暖自信的笑容交相呼应,巧妙串联起政策导向与地域文化,于无声处形成知识流动的视觉张力。整组作品紧扣“传递”这一关键词,党员如同新时代的运河文化的“摆渡人”,将政策、机遇与希望,一一传达给每一位聆听者。
安全出行:文明护航
十字路口,党员志愿者正引导行人安全通行。他的身影轮廓清晰、手势坚定,与川流不息的车辆和晨光构成一幅动态平衡的城市交响,充满力量感。作品以温暖色调和瞬间捕捉的神情,突出“引导”与“守护”的视觉意象,强调党员是古城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守护红帆”。透过他们的行动,文旅不再仅是风景与遗产,更成为一种秩序、温度与归属感。
上善若水:清凉时刻
炎炎烈日,新华大街车水马龙,北京老字号丽新照相馆一位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摄影师,正在为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送水。照片采用高对比色彩突出高温环境的灼热感,而摄影师递水时的微笑与环卫工人接水时舒展的眉头,形成强烈的情感焦点。作为国企老字号,丽新照相馆不仅记录时代,更主动践行城市关怀。“送水”这一动作被赋予仪式感——隐喻着国企党员如运河之水,流淌滋润着这座城市的人民。
纵观三期摄影作品,“运河上的通州”已从一个文旅品牌概念,逐渐演变为一场深入城市肌理的影像实验。它不只记录通州,更在解读通州;不只展现风景,更在刻画灵魂。
张冬强调:“从百业兴盛的商业底蕴,到千年文脉的时代生辉,再到红色引领的文旅新程,我们以摄影为媒介,层层递进地诠释副中心文旅的多元价值。运河是通州的魂,而人的故事是运河的魂——第三期正是对‘人’的精神力量的集中致敬。运河上的通州,归根结底是‘人’的通州。我们尝试用三期作品完成一场从物到人、从古到今、从景到心的对话,只为传递出副中心文旅事业发展中最核心的推动力——那就是以人为本、以文化魂、以党引领的深度融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