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黄昏,热浪还未退去,我挑着水桶走过那条熟悉的胡同。
邻居宋欣雅正倚在门框边,白色碎花裙子在晚风中轻摆,她看见我,轻声说道:"顺便帮我修下门闩吧。"
那一刻,我不知道这句话会改变什么,只是放下水桶,走向了她的门前。
01
1991年的夏天来得格外早,六月初北京城就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叫胡俊友,在一家国营工厂当钳工,住在胡同里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
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胡同口的水龙头那里打水,两个搪瓷桶,一趟一趟地挑回家。
宋欣雅搬到我隔壁已经有半年了,是个文静的姑娘,看起来二十出头,平时话不多,见面只是礼貌地点点头。
她的身份有些神秘,听胡同里的大妈们说,她是从南方某个城市调到北京来的,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具体做什么却没人知道。
那天傍晚,我照例挑着两桶水往家走,刚到家门口,就听见隔壁传来轻微的敲击声。
透过薄薄的墙壁,能听出那是什么东西在木头上轻敲的声音,很有节奏,像是在修什么东西。
我放下水桶,刚想推门进屋,宋欣雅就从隔壁探出头来。
"胡师傅,"她的声音很轻,带着南方特有的软糯,"你回来了。"
"嗯,刚下班。"我点点头,注意到她额头上有细密的汗珠。
"我这门闩坏了,怎么也修不好,"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是钳工,能帮我看看吗?"
我放下水桶,走到她门前。
那是一扇普通的木门,门闩确实有些问题,铁片已经松动,螺丝也有些生锈。
"这个不难修,"我蹲下身仔细查看,"就是螺丝松了,重新拧紧就行。"
宋欣雅在旁边看着,偶尔递个工具什么的。
修门闩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她的手很白净,指甲修剪得很整齐,不像是经常干粗活的样子。
而且她的房间里很整洁,书架上摆着不少书,大多是文学类的,还有几本外语书。
"你平时爱看书?"我一边拧螺丝一边随口问道。
"嗯,闲的时候看看。"她的回答很简短,但我能感觉到她在观察我。
十几分钟后,门闩修好了。
"谢谢你,"宋欣雅说,"改天请你吃饭。"
我摆摆手,收拾好工具准备走。
就在这时,她又说了一句话:"胡师傅,你觉得这个胡同安全吗?"
这个问题让我有些意外,我停下脚步,看着她。
"怎么了?遇到什么事了吗?"
她摇摇头,但眼神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担忧。
"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着宋欣雅的话,总觉得她的问题背后有什么深意。
胡同里这么多年,从来没出过什么大事,她为什么会担心安全问题?
02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开始留意宋欣雅的动静。
她的作息很规律,每天早上七点半出门,晚上六点左右回来,周末偶尔会出去,但从来不会很晚才回家。
有时候晚上能听见她在房间里走动的声音,脚步很轻,但总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这天是周六,我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宋欣雅从外面回来了。
她提着一个小包,看起来有些累。
"胡师傅,"她走到我面前,犹豫了一下,"你有空吗?我想请你喝杯茶。"
我有些惊讶,放下手中的衣服,跟着她进了她的房间。
房间里很凉爽,她泡了一壶茉莉花茶,香气清淡。
"我有个问题想问你,"她坐在我对面,神情有些严肃,"你在这个胡同住了多久?"
"快十年了,"我回答,"从82年搬过来的。"
"那你对这里的人都很了解?"
"基本上都认识,怎么了?"
宋欣雅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考虑什么。
"我最近总觉得有人在跟踪我,"她终于开口,声音很小,"但又不确定是不是我多想了。"
这话让我心里一紧。
"你有什么证据吗?"
"没有具体的证据,就是一种感觉,"她揉着太阳穴,"有时候觉得背后有人,但回头又什么都没有。"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概一个月前吧,"她想了想,"刚开始以为是错觉,但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我仔细观察着她的表情,她看起来确实很担心,但又努力保持镇定。
"你报警了吗?"
她摇摇头:"没有证据,警察也不会管的。"
"那你怀疑是什么人?"
"不知道,"她的声音有些颤抖,"可能是工作上的事情。"
"什么工作?"
宋欣雅看了我一眼,似乎在犹豫要不要说实话。
"我在一家研究所工作,做一些资料翻译。"
"翻译什么资料?"
"主要是一些技术文献,"她的回答很谨慎,"都是公开的资料,没什么秘密的。"
但我能感觉到,她没有说全部的实话。
那天晚上,我一直在想宋欣雅的话。
如果真的有人在跟踪她,那这个人的目的是什么?而且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告诉我?
我们认识的时间并不长,她为什么会选择相信我?
03
从那次谈话之后,我开始格外关注胡同里的动静。
每天下班回来,我都会观察一下周围有没有什么异常。
这天下午,我提前下班,刚走到胡同口,就看见一个陌生的男人站在那里。
他穿着一件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年纪大概四十多岁,看起来很普通,但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我装作不经意地从他身边走过,注意到他手里拿着一张纸,似乎在看什么地址。
"师傅,请问这里是永安胡同吗?"他主动跟我搭话。
"是的,"我停下脚步,"你找谁?"
"我找一个朋友,姓宋的。"他的话让我心里一跳。
"宋什么?"
"宋欣雅,你认识吗?"
我努力保持镇定:"不太熟,你是她什么人?"
"同事,"他笑了笑,但笑容很僵硬,"她搬家了,我来看看她。"
"那你直接去找她就行了,"我指了指胡同深处,"往里走,第三个院子。"
男人点点头,往胡同里走去。
我装作回家,实际上悄悄跟在他后面。
他确实走到了宋欣雅家门前,但没有敲门,而是在附近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就离开了。
这个行为很奇怪,如果真的是朋友或同事,为什么不直接敲门?
晚上宋欣雅回来后,我敲了敲她的门。
"今天有个人来找你,"我把下午的事情告诉了她。
听到我的描述,宋欣雅的脸色变了。
"他长什么样?"
我详细描述了一遍那个男人的外貌。
"是他,"宋欣雅的声音有些颤抖,"果然是他。"
"他是谁?"
宋欣雅沉默了很久,最后说:"他叫谢智宸,确实是我的同事,但不是普通的同事。"
"什么意思?"
"他是我们单位的保卫科长,"她的声音很小,"专门负责内部安全的。"
这个信息让我更加困惑。
"为什么保卫科长要跟踪你?"
"因为我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宋欣雅看着我,眼神中有一种复杂的情绪,"胡师傅,我可能给你带来麻烦了。"
"什么麻烦?"
"如果他们发现我告诉了你这些事情,你也会被牵连进来的。"
我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心里涌起一种保护欲。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能告诉我吗?"
宋欣雅犹豫了很久,最后摇摇头。
"现在还不能说,太危险了。"
那天晚上,我彻夜难眠。
宋欣雅到底卷入了什么样的事件?而我又该怎么帮助她?
04
接下来的一周里,我经常能看到那个叫谢智宸的男人在胡同附近出现。
有时候是在胡同口,有时候是在附近的小店里,总之他在监视着什么。
宋欣雅的神经也越来越紧张,每天回家都要先在门口观察一会儿,确认没有危险才敢进门。
这天晚上,我正在看电视,忽然听到隔壁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开门!开门!"是个男人的声音,很大声,在胡同里回响。
我连忙走到窗边往外看,是谢智宸,还有另外两个陌生的男人。
"宋欣雅,我知道你在里面!"谢智宸的声音很严厉。
我听见宋欣雅在房间里轻声说话,好像在打电话。
"我们是来帮你的,不要害怕。"谢智宸继续说。
但我能听出来,这不是在帮忙,而是在威胁。
几分钟后,敲门声停止了,外面安静下来。
我悄悄从窗户往外看,三个男人都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轻微的敲墙声,是从宋欣雅那边传来的。
我回敲了几下,这是我们这几天约定好的暗号。
很快,宋欣雅就轻轻敲响了我的门。
我开门让她进来,她看起来很害怕,手都在发抖。
"他们走了吗?"她小声问。
"应该走了,但可能还在附近。"
宋欣雅坐在椅子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胡师傅,我必须告诉你真相了,"她看着我,"再隐瞒下去,我们都会有危险。"
"你说。"
"我在研究所工作,但不是普通的翻译,"她的声音很轻,"我翻译的是一些机密文件,关于某项技术研究的。"
"什么技术?"
"我不能说太具体,但这项技术很重要,涉及到国家安全。"
我开始理解事情的严重性。
"然后呢?"
"一个月前,我发现有人在偷卖这些技术资料给外国人,"宋欣雅的声音有些颤抖,"而且这个人就在我们内部。"
"是谁?"
"我有证据证明是我的上级,李科长,"她说,"但谢智宸是李科长的人,他们一伙的。"
"你有什么证据?"
宋欣雅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几张照片和一些文件的复印件。
"这些都是我偷偷拍的和复印的,"她说,"足够证明李科长的罪行。"
我仔细看了看那些资料,虽然不完全懂,但能看出确实是一些重要的技术文档。
"你准备怎么办?"
"我想把这些证据交给上级部门,但现在他们已经发现我知道了这件事,"宋欣雅的眼中有绝望,"我不知道该相信谁。"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有人在胡同里走动。
我们都屏住呼吸,不敢出声。
脚步声在我门前停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往前走。
"他们在监视这里,"我轻声说,"你不能回你的房间了。"
"我知道,"宋欣雅点点头,"胡师傅,我对不起你,把你卷进来了。"
"现在说这些没用,"我握住她的手,"我们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05
那天晚上,宋欣雅就住在我的房间里。
我把床让给她,自己在地上铺了个铺子。
半夜里,我听见她在轻声哭泣,但我假装没有听见。
第二天一早,我很早就起床了,悄悄到窗边观察外面的情况。
胡同里看起来很平常,但我知道一定有人在暗中监视。
"胡师傅,"宋欣雅也醒了,"昨天晚上谢谢你。"
"别说这些,"我说,"我们得想个办法把证据送出去。"
"送给谁?我不知道哪些人可以信任。"
我想了想:"我有个朋友在公安局工作,叫蒋银锁,是个好人,也许可以相信他。"
"真的吗?"宋欣雅的眼中露出希望。
"我试试联系他,但不能在这里打电话,太危险了。"
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我先出去,到胡同外面的邮局打电话联系蒋银锁。
临出门前,我对宋欣雅说:"如果我两个小时内没回来,你就从后窗户爬出去,到街上去找警察。"
"那你呢?"
"别担心我,你的安全更重要。"
我出门后,装作很自然的样子往胡同外走。
果然,我刚走出胡同,就感觉有人跟在我后面。
我没有回头,继续往邮局方向走。
到了邮局,我给蒋银锁打了电话。
"老胡?"蒋银锁的声音很惊讶,"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老蒋,我遇到点麻烦,需要你帮忙。"
我简单地把情况说了一遍,当然没有提到具体的细节。
"这事挺复杂的,"蒋银锁想了想,"你们在什么地方?我过去看看。"
"不行,我们被人监视着,你来了也危险。"
"那怎么办?"
"你能不能安排一个安全的地方,让我们去见你?"
蒋银锁沉默了一会儿:"今天下午三点,北海公园北门,我在那里等你们。"
"好,我们一定到。"
挂了电话,我回到胡同里。
果然,跟踪我的人也跟了回来。
回到家里,我把和蒋银锁联系的事情告诉了宋欣雅。
"他真的可以信任吗?"她还是有些担心。
"蒋银锁是我的老朋友,人很正直,应该可以相信。"
"那我们怎么去北海公园?他们一直在监视我们。"
这确实是个问题,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一个办法。
"中午的时候,我去买菜,你从后窗户出去,我们在菜市场汇合,然后一起去北海公园。"
宋欣雅点点头,但我能看出她还是很紧张。
"别担心,"我安慰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我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这个计划能不能成功。
06
中午时分,我按计划出门买菜。
刚走出胡同,果然感觉有人跟着我。
我装作不知道,慢慢地走向菜市场。
到了菜市场,我开始假装挑菜,实际上在寻找宋欣雅的身影。
过了十几分钟,我在一个卖菜的摊位后面看到了她。
她穿着一件蓝色的外套,戴着帽子,打扮得和平时不太一样。
我们用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后分别从不同的出口离开菜市场。
在菜市场外面的一条小胡同里,我们汇合了。
"有人跟踪吗?"她小声问。
"有,但我想办法甩掉了。"
我们坐公交车去北海公园,一路上都很小心,确认没有被跟踪。
下午三点,我们准时到达北海公园北门。
蒋银锁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他穿着便服,看起来很低调。
"老胡,"他看见我们,走了过来,"这位就是宋同志?"
"对,她就是宋欣雅。"
蒋银锁仔细打量了一下宋欣雅,然后说:"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谈谈。"
我们走到公园里一个偏僻的角落,确认周围没有其他人后,宋欣雅开始详细地讲述整件事的经过。
她把所有的证据都拿出来给蒋银锁看,包括那些照片和文件复印件。
蒋银锁仔细看了很久,脸色越来越严肃。
"这件事确实很严重,"他最后说,"涉及到国家机密,不是我们派出所能处理的。"
"那怎么办?"宋欣雅有些失望。
"我需要把这个情况向上级汇报,"蒋银锁想了想,"但你们现在的处境很危险,需要找个安全的地方暂时躲一躲。"
"躲在哪里?"我问。
"我有个朋友在郊区有个小房子,平时没人住,你们可以暂时住那里。"
宋欣雅看着我,眼中有感激也有歉疚。
"胡师傅,这样下去,你会一直有危险的。"
"现在说这些没用,"我握住她的手,"我们已经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蒋银锁安排我们当天晚上就搬到郊区的那个小房子里。
"我会尽快向上级汇报这个情况,"他说,"但你们要有心理准备,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
那天下午,我们没有回胡同,而是在公园里待到了晚上。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北海的湖水波光粼粼。
宋欣雅靠着我的肩膀,轻声说:"胡师傅,如果这次能够平安渡过,我想和你好好生活。"
这句话让我心里一暖,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保护她的决心。
"会的,"我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我不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