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四军骑兵团团长,58岁担任上海市委书记,1976年被急召进京开会

0
分享至

1931 年深秋的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宣告成立,这支后来走出 700 余位开国将领的钢铁之师,孕育了无数传奇英雄。周纯麟 —— 这位从湖北麻城贫苦农家走出的子弟,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一生,从红四方面军的警卫员到新四军骑兵团长,从炮兵司令到上海警备区司令员,每一步都镌刻着中国革命的烽火印记。



1912 年,周纯麟出生于湖北麻城歧亭镇的贫苦农家。1927 年黄麻起义的烈火点燃荆襄大地时,15 岁的他亲眼目睹了农民武装攻占县城的壮举,革命的种子从此深埋心底。1930 年,18 岁的周纯麟加入红军,成为红三十军的一名战士。由于机智勇敢,他很快被选为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陈昌浩的贴身警卫,肩负起特殊的保卫与侦察使命。

在鄂豫皖苏区四次反 "围剿" 作战中,周纯麟多次孤身潜入敌占区侦察。1932 年苏家埠战役前夕,他化装成商贩,冒死获取敌军布防图,为红军围城打援的胜利奠定基础。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后,他在反六路围攻中率通信队穿越火线,保障指挥部命令畅通,被战友称为 "铁脚板通信员"。1935 年长征过草地时,他曾背着受伤的战友步行三天三夜,用草根树皮充饥却始终未弃同伴,展现了革命队伍的深厚情谊。

1937 年西路军失利后,周纯麟随余部整编为新疆新兵营,1938 年化名周玉龙赴喀什担任骑兵连长。1941 年盛世才叛变后,他被捕入狱八个月。面对老虎凳与辣椒水,他始终守口如瓶,在狱中写下 "铁窗难锁钢铁志,誓将热血报党恩" 的诗句。1940 年经党组织营救回到延安时,他已被折磨得骨瘦如柴,却仍坚持要求立刻重返前线。

1941 年皖南事变后,周纯麟受命参与重建新四军骑兵团,担任团长。他将红四方面军的骑兵战术与新四军的游击经验结合,创造出 "奔袭三战术":远距离奔袭时采用 "一字长蛇阵",接敌时变为 "扇面突击",追击时形成 "月牙合围"。1942 年洪泽湖战役中,他率骑兵团一昼夜奔袭 200 里,在日军机枪射程外突然发起冲锋,砍杀日伪军 300 余人,自己仅伤亡 17 人,创下骑兵作战的经典战例。彭雪枫称赞这支骑兵团为 "新四军的铁拳头"。

解放战争时期,周纯麟从骑兵转向炮兵,先后担任华东野战军特纵炮兵团长、第三野战军炮兵副司令员。1948 年淮海战役中,他指挥炮兵群在双堆集战役中摧毁国民党军核心工事,为全歼黄维兵团立下大功;1949 年渡江战役时,他组织炮兵对长江南岸敌碉堡实施精准打击,创造了 "隔江炮击" 的奇迹。

1970 年代,周纯麟调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区司令员。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他牢记周恩来总理 "稳定上海" 的嘱托,多次挫败 "四人帮" 拉拢军队干部的企图。1976 年 10 月 6 日,当得知粉碎 "四人帮" 的消息时,正在主持会议的他拍案而起:"早就该动手了!" 随即建议中央迅速派部队控制上海要害部门,为稳定上海局势发挥了关键作用。

1955 年,周纯麟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常对子女说:"我从大别山走出来,能活到今天,是无数战友用生命换来的。"1986 年在上海逝世前,他留下遗嘱:"不搞追悼会,骨灰撒入长江,让我再看一眼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如今,在周纯麟的家乡麻城,纪念馆里陈列着他用过的骑兵马刀与炮兵望远镜。马刀上的缺口记录着洪泽湖战役的厮杀,望远镜的镜筒映见过淮海战场的硝烟。这位从红四方面军走出的将军,用一生证明:真正的革命者,不仅能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更能在时代风浪中坚守初心。

从七里坪的红四方面军到黄浦江畔的上海警备区,周纯麟的人生轨迹串联起中国革命的壮阔历程。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命运,只有融入民族解放的洪流才能彰显价值;一支军队的强大,正是源于无数像他这样的战士,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始终保持对信仰的忠诚。这,或许就是这位开国少将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云端书馆 incentive-icons
云端书馆
诗词爱好者
8458文章数 43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