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合肥持续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探索与创新

0
分享至

  9月15日上午9时许,在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校(以下简称“西小南校”)的多功能厅里,“南极科学考察见闻”科普讲座生动开讲,为小学生们打开了冰雪世界的神秘之窗。

  当日,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与西小南校举行了“讲科普”基地揭牌仪式暨2025年校园科技节启动仪式,这也是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在校园里建设的第一个“讲科普”基地。

  近年来,合肥各中小学与各大高校、各类博物馆积极合作,共建科普教育基地,各类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



已成为系统性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常态化载体,有效激发了全市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与实践热情。

  科学家与小学生共赴“冰雪奇缘”

  “你们知道南极的冰层有多厚吗?”“南极有没有火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科普专家刘晓东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引发了台下五年级学生的浓厚兴趣。当屏幕上出现科考队员在南极极端环境下工作的画面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声。

  五年级学生韦杨子玉仰着头,眼睛紧盯着大屏幕上的南极冰川和企鹅群,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原来南极还有火山!”她一边看一边发出惊叹。

  讲座中,刘晓东展示了南极地质、生物和气候的独特现象,分享了科考队员日常生活的点滴。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也是“讲科普”基地成立后举办的首场活动。

  “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是学校在科普教育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创新实践,有助于推进在科普教育上的深度合作共建。”安徽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范立新说。

  记者从揭牌仪式上了解到,接下来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将依托自身拥有的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和专家团队,在该校定期开展科普讲座、实验展示、互动体验等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一年不少于2次,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科技工作者“进校园”结硕果

  西小南校科学副校长倪向贵告诉记者,除了与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的科普合作外,该校还是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共建单位、合肥市科技馆“馆校合作”项目的首批签约学校之一。

  这些合作都为学校科学教育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近年来,西小南校获得区级以上科技类竞赛奖项超过600个,科学组教师的部分教学课程更是在2022年、2023年、2024年连续三年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

  协助受聘学校制订科技教育发展规划、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指导受聘学校创建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校……随着校园科普工作的深入,众多来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等的理工科专家、科技工作者,纷纷被请进校园,担任学校的科学副校长。在他们的引领推动下,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科技实践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在校园营造出了浓厚的科学教育氛围。

  西小南校科创中心主任徐鹏举从事科学教育十余年,亲历了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过去我们科学老师需要自己查资料、做课件,现在有了专业团队的支撑,还可以请到各领域的专家,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高质量科普资源的同时,各类科普教育也更加专业、系统。”

  “让科学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

  前段时间,合肥市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成为安徽省唯一整市入选的科学教育实验区。

  这一荣誉背后,是合肥市多年来在科学教育领域的持续探索与创新。

  “我们着力构建多元协同的科学教育体系,让科学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合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搭建了科技研学平台,开发了“一城四域”主题研学路线,涵盖科技馆、科研基地、科学岛、巢湖生态走廊等多个领域,并配套编写了《科里科气研学合肥》读本。

  据悉,目前全市已打造15条科创科普研学精品线路,认定合肥市科技馆新馆等112个科技游基地,每年覆盖28万名中小学生。同时,设立67个科学教育实践基地,面向17.51万名学生开放所属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资源。“这种开放式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科技场景中感受独属于科学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合肥市着力实施头雁型教育人才培育战略,采用“导师制”培养方式,构建“头雁引领、群雁并进”的人才梯队,全市339所中小学配备了科学副校长和科技辅导员,市教育局还与市科协携手设立了43个市级科技辅导员工作室和39个项目类教育名师工作室,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全学科、全学段覆盖。

  “我们将通过校馆合作、校企合作、大中小学共建合作等模式,为科学教育提供条件保障。”该负责人透露,未来全市还将实施科学家领航计划,建设科学教育专家库,并强化科学教育的资源集成、综合应用、数据统一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测,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记者 汪涛)来源: 合肥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安徽经济报 incentive-icons
安徽经济报
《安徽经济报》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安徽省唯一一张综合类经济大报。
627文章数 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