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中秋节的家族聚餐上,婆婆当着满桌亲戚的面指着我的鼻子:
"你虽然嫁进我们赵家两年了,但说到底还是个外人,哪像我们雪瑶,从小就知道心疼妈,每个月都给我生活费。"
小姑子赵雪瑶得意地挽着婆婆的胳膊:
"妈,您可别这么说嫂子了,她工作忙,哪有时间想这些。"
我握紧筷子,指节都泛白了,赵晨远坐在旁边,低着头一言不发。
服务员把账单递过来,8800元,婆婆突然捂着胸口:
"哎呦,我这心脏又不舒服了。"
小姑子赶紧扶着她:"妈,您别激动。"
她转头看向我:"嫂子,妈身体不好,你先把单买了,回头再说。"
我站起身,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拿出手机打开了收款码。
所有人都盯着我,等着看我乖乖掏钱。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次,我不会再当冤大头了......
1
我叫林晚玉,今年28岁,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市场部主管。
2021年春天,我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赵晨远。
他比我大两岁,是个软件工程师,人长得斯文清秀,说话温和有礼。
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都是靠自己努力在大城市打拼的人。
他说起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冬天舍不得开暖气,一家人挤在一个被窝里看电视的往事。
我也分享了自己高中时为了省钱,每天啃馒头咸菜的经历。
就这样,我们开始交往了。
赵晨远很会照顾人,约会从来不让我等,下雨天会提前查好路线接送我,知道我胃不好,总是记得提醒我按时吃饭。
交往半年后,他带我回家见父母。
那是个周末,我提着水果和营养品,心里忐忑不安,赵晨远握着我的手:
"别紧张,我爸妈都很好相处的。"
推开门,一个烫着卷发的中年女人迎上来,上下打量着我,这就是他妈妈刘桂芳。
刘桂芳皮肤保养得不错,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穿着一件枣红色开衫,脖子上戴着金项链:
"这就是晚玉吧?快进来坐。"
赵晨远的爸爸赵国安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见我进来,憨厚地笑笑。
我把礼物放下:"阿姨,叔叔,这是给你们带的一点心意。"
刘桂芳瞄了一眼:"哎呀,来就来嘛,带什么东西,晨远,快给晚玉倒水。"
饭桌上,刘桂芳不停地问我家里的情况。
刘桂芳夹了块排骨放我碗里:"晚玉啊,你家是哪里的?"
我如实回答:"我家在苏北农村,爸妈都是农民。"
她的筷子顿了顿:"哦,农村的啊,那你能在城里立足不容易,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我说:"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市场。"
刘桂芳又问:"工资多少啊?"
赵晨远打断:"妈,吃饭呢,问这些干什么。"
刘桂芳瞪他一眼:"我这不是关心关心嘛,没有在城里买房?"
我摇头:"还没有,现在租房住。"
刘桂芳的眉头皱了皱,没再说话。
饭后,赵晨远送我回家,路上他道歉:
"我妈就是这样,说话比较直,你别往心里去。"
我笑笑:"没事,第一次见面,问清楚也正常。"
其实心里已经感觉到,他妈妈对我这个农村出身的女孩并不太满意。
交往一年后,赵晨远向我求婚了。
订婚后,我们开始商量买房的事,在这个城市,房价已经涨到了每平米三万多。
我们看中了一套九十平的两居室,总价近三百万。
赵晨远算了算:"首付要九十万,我这几年存了五十万,还差四十万。"
我说:"我有四十万存款,可以凑齐首付。"
他有些犹豫:"这样你的钱就都拿出来了。"
我握住他的手:"我们马上就是一家人了,分什么你我。"
第二天,赵晨远跟他妈妈说了买房的事。
刘桂芳一听就炸了:"什么?让晚玉出四十万?那房子写谁的名字?"
赵晨远说:"当然写我们两个人的名字。"
刘桂芳拍着大腿:"糊涂!你这是倒贴!人家一个农村丫头,凭什么跟你平分房产?"
赵国安在旁边劝:"现在年轻人都这样,两个人一起供房很正常。"
刘桂芳瞪他:"你懂什么!雪瑶嫁人的时候,人家老公全款买房买车,她一分钱没出!"
赵雪瑶是赵晨远的妹妹,小他四岁,去年嫁给了一个开建材公司的老板。
赵晨远无奈:"妈,雪瑶那是运气好,遇到了有钱人吗,我跟晚玉都是普通工薪族,一起努力不是很正常吗?"
刘桂芳冷哼:"我不同意!要买房可以,房子只写你一个人的名字。"
赵晨远回来跟我商量,我考虑了很久。
说实话,拿出所有积蓄买房,房子却不写我的名字,心里确实不舒服。
但转念一想,既然要结婚了,这些东西计较太多也没意思。
最后我们商定,房子写两个人的名字,首付各出一半,房贷也各付一半。
刘桂芳知道后,气得好几天没理赵晨远。
我和赵晨远领了结婚证,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
婚礼那天,刘桂芳全程黑着脸,敬酒的时候,她拉着亲戚小声嘀咕:
"现在的女孩子真是精明,结婚还要AA制,哪有一点贤妻良母的样子。"
小姑子赵雪瑶穿着一身香奈儿套装,挽着她老公的胳膊,笑得花枝乱颤:
"妈,时代不同了,女人也要有自己的事业。"
她老公王总在旁边附和:"雪瑶说得对,女人独立是好事。"
刘桂芳看着女儿女婿恩爱的样子,脸色才缓和了些:
"还是我们雪瑶命好,嫁了个疼人的老公。"
婚后,我和赵晨远搬进了新房,因为都要上班,家务我们也是分工合作。
我负责做饭洗碗,他负责打扫卫生倒垃圾。
刘桂芳第一次来新房,看到赵晨远在拖地,立刻不高兴了:
"晨远,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能做这些?"
赵晨远笑着说:"妈,现在都这样,家务活一起做。"
刘桂芳转头看我:"晚玉,女人要懂得照顾男人,不能什么都让男人做。"
我正在厨房切菜:"妈,我们分工合作,挺好的。"
刘桂芳撇撇嘴:"哪有什么分工不分工的,我们那个年代,女人就该相夫教子。"
这时候赵雪瑶打电话来,说她怀孕了,刘桂芳高兴得合不拢嘴,立刻要去看她。
临走时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
"晚玉啊,你们也要抓紧了,女人年纪大了不好生。"
我今年才28岁,怎么就年纪大了?
赵晨远安慰我:"别理她,我妈就这样,咱们按自己的节奏来。"
2
赵雪瑶怀孕后,刘桂芳三天两头往她家跑,给她炖汤做饭,照顾得无微不至。
有一次我下班早,去看望婆婆,推门进去,就听到她在跟邻居王阿姨聊天。
刘桂芳端着茶杯:"我跟你说,还是女儿贴心,雪瑶每个月都给我五千块生活费,让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王阿姨羡慕地说:"那你儿媳妇呢?"
刘桂芳冷哼一声:"别提了,抠门得很,结婚的时候房子都要AA制,你说现在哪有这样的儿媳妇?"
我站在门口,心里一阵发凉。
听到开门声,刘桂芳回头看到是我,表情有些尴尬:"晚玉来了?快进来坐。"
王阿姨也赶紧站起来:"那我先走了。"
我坐下来,把买的水果放在桌上:"妈,这是给您买的苹果。"
刘桂芳瞄了一眼:"买这些干什么,浪费钱,雪瑶昨天给我买了一件羊绒大衣,三千多呢。"
我笑笑没说话,我一个月工资一万五,除去房贷五千、生活费三千,能存下来的钱本来就不多。
刘桂芳继续说:"晚玉啊,不是妈说你,女人要懂得持家,你看雪瑶,虽然不上班,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她老公什么都不用操心。"
我忍不住说:"妈,雪瑶不上班是因为她老公收入高,养得起她,我和晨远都是普通工薪族,不工作怎么还房贷?"
刘桂芳不高兴了:"你这是什么话?嫌我儿子赚得少?"
我赶紧解释:"妈,我不是这个意思......"
刘桂芳打断我:"算了算了,你们年轻人的事我不管了。"
从婆婆家出来,我心情很糟糕。
回到家,赵晨远还没下班,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夜景发呆。
手机响了,是妈妈打来的。
妈妈的声音有些疲惫:"闺女,最近怎么样?"
我强颜欢笑:"挺好的,妈,您和爸身体怎么样?"
妈妈叹了口气:"老样子,你爸的腰又犯了,医生说要做手术,得要五六万。"
我心里一紧:"那赶紧做啊,钱的事您别担心,我来想办法。"
妈妈说:"闺女,爸妈不想给你添麻烦,你在城里生活也不容易。"
我鼻子一酸:"妈,您说什么呢,我是你们女儿,这是应该的。"
挂了电话,我算了算银行卡里的余额,只有三万多。
这几个月光顾着还房贷和日常开销,根本存不下钱。
晚上赵晨远回来,我跟他说了爸爸要做手术的事。
赵晨远皱着眉:"要五六万?我们现在手头也紧啊。"
我说:"我知道,但是我爸的病不能拖,要不我们先借点?"
赵晨远沉默了一会:"我妈那里应该有些积蓄,我去问问能不能借。"
第二天,赵晨远去找刘桂芳借钱。
刘桂芳一听就炸了:"什么?借钱给她爸看病?凭什么?"
赵晨远解释:"妈,晚玉爸爸要做手术,我们现在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
刘桂芳冷笑:"拿不出来是你们的事,当初买房的时候,不是很有钱吗?一下子拿出四十万,现在五万都没有了?"
赵晨远无奈:"妈,那是晚玉所有的积蓄。"
刘桂芳说:"我不管,我的钱是留着养老的,不借,你要是真想帮她,自己想办法去。"
赵晨远回来把情况告诉我,我虽然失望,但也能理解,毕竟婆婆没有义务帮我爸看病。
最后,我跟几个要好的同事朋友借了三万,凑够了手术费。
爸爸的手术很成功,我请了三天假回老家照顾他。
病房里,爸爸拉着我的手:"闺女,爸爸拖累你了。"
我眼泪止不住地流:"爸,您别这么说。"
妈妈在旁边抹眼泪:"我们晚玉命苦,嫁到城里还要受委屈。"
我赶紧说:"妈,我没受委屈,晨远对我很好。"
爸爸叹气:"傻孩子,你婆婆什么态度,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弟弟上次去你家,回来都跟我们说了。"
原来上个月我弟弟来城里办事,在我家住了两天。
正好赶上刘桂芳来,她全程黑着脸,对我弟弟爱搭不理。
弟弟走后,刘桂芳还跟赵晨远抱怨:
"什么穷亲戚都往家里带,以后可别成了你的负担。"
从老家回来后,我更加努力工作,想要多赚些钱。
正好公司有个大项目,需要经常加班,我主动申请参加。
这个项目如果做好了,年底能拿不少奖金。
我每天早出晚归,经常加班到晚上十点多。
刘桂芳知道后,又开始说风凉话。
那天是周末,她来我们家,看到我还在电脑前工作,阴阳怪气地说:
"哟,大周末的还加班呢?女人要以家庭为重,别整天想着赚钱。"
我解释:"妈,这个项目很重要,做完就轻松了。"
刘桂芳撇嘴:"重要什么?能有家庭重要?你看看人家雪瑶,在家相夫教子,多幸福。"
正说着,赵雪瑶挺着大肚子进来了,身后跟着她老公王总。
赵雪瑶一进门就嚷嚷:"妈,我饿了,有吃的吗?"
刘桂芳立刻站起来:"有有有,妈给你做。"
王总把大包小包放下:"妈,这是给您买的补品。"
刘桂芳笑得合不拢嘴:"哎呀,总来就来,还买什么东西。"
赵雪瑶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
"嫂子,你怎么大周末还工作啊?女人太拼不好,容易老得快。"
我笑笑没说话,继续看电脑。
赵雪瑶又说:"我跟你说,女人最重要的是嫁对人,你看我,什么都不用干,老公把我当公主宠。"
王总在旁边宠溺地摸摸她的头:"你本来就是我的公主。"
刘桂芳羡慕地看着他们:"还是我们雪瑶有福气。"
她转头看我:"你也别太拼了,赶紧生个孩子才是正事。"
我说:"妈,我们暂时还不想要孩子。"
刘桂芳脸色一变:"不想要?你都28了,再不生就成高龄产妇了。"
赵雪瑶插话:"就是,嫂子,你该不会是不能生吧?"
这话说得太难听了,我脸色变了变。
赵晨远正好从厨房出来,听到这话不高兴了:"雪瑶,你怎么说话呢?"
赵雪瑶撇嘴:"我就是随口问问,哥你急什么?"
王总打圆场:"好了好了,人家小两口的事,咱们别掺和。"
赵雪瑶生了,是个男孩,刘桂芳高兴坏了,天天住在女儿家里伺候月子。
满月酒那天,王总包了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请了很多人。
刘桂芳穿着新买的旗袍,逢人就说:
"我外孙,长得多俊啊,跟他爸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亲戚们纷纷道贺,红包拿到手软。
酒席上,刘桂芳特意把我叫到身边:
"晚玉,你看看人家雪瑶,结婚一年就生了,你们可要加油啊。"
旁边的七大姑八大姨也开始起哄:"就是,晚玉,你们什么时候生啊?"
"别太晚了,年纪大了不好生。"
"是啊,赶紧生一个,老人也好帮着带。"
我尴尬地笑笑:"我们顺其自然。"
刘桂芳不满意:"什么顺其自然,你们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不要去医院检查检查?"
这话说得太直白了,周围的人都看着我。
赵晨远端着酒杯过来:"妈,今天是雪瑶孩子的满月酒,咱们别说这些。"
刘桂芳还想说什么,被赵国安拉住了:"行了,少说两句。"
散席后,我和赵晨远开车回家,路上,他握着我的手:
"别往心里去,我妈就是心直口快。"
我看着窗外:"晨远,你想要孩子吗?"
他想了想:"想是想,但不急,咱们现在压力大,等过两年经济宽裕点再说。"
我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其实我心里清楚,现在要孩子,经济压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不想在这种环境下养育孩子。
婆婆的重男轻女、对我的各种挑剔,让我对这个家庭没有安全感。
如果生了孩子,她肯定会插手教育,到时候矛盾会更多。
时间很快到了年底,我负责的项目圆满完成,拿到了八万块的年终奖。
我第一时间把借同事的钱还了,剩下的存起来,心里踏实了不少。
春节前,公司年会上,我还被评为了优秀员工,升职为市场部副总监,月薪涨到了两万。
我兴冲冲地回家,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赵晨远。
推开门,发现刘桂芳在客厅坐着,脸色不太好。
我问:"妈,您怎么来了?"
刘桂芳冷着脸:"我来看看我儿子。"
赵晨远从卧室出来:"妈,出什么事了?"
刘桂芳叹气:"雪瑶跟王总吵架了,闹着要离婚。"
我们都吃了一惊,在外人眼里,赵雪瑶和王总是恩爱夫妻的典范。
赵晨远问:"为什么啊?"
刘桂芳说:"还不是因为钱,王总生意出了点问题,资金周转不开,雪瑶的生活费减少了,她就不高兴了。"
我在心里冷笑,原来所谓的幸福婚姻,也不过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
刘桂芳继续说:"雪瑶现在带着孩子回娘家了,晨远,你能不能借点钱给你妹妹?"
赵晨远为难:"妈,我们刚还完房贷,手头也紧。"
刘桂芳看向我:"晚玉,你不是刚发奖金吗?"
我一愣,她怎么知道?
看我疑惑,刘桂芳说:"晨远告诉我的,八万块呢,借给雪瑶应急,过段时间就还。"
我心里不舒服,赵晨远怎么什么都跟他妈说?
我委婉地拒绝:"妈,这钱我有用处,恐怕不能借。"
刘桂芳脸色变了:"有什么用处?不就是存着吗?雪瑶现在困难,你作为嫂子,帮一把怎么了?"
我说:"妈,雪瑶的老公做生意,一时周转不开很正常,他们会想办法的。"
刘桂芳站起来:"我算是看明白了,你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亏晨远还把你当宝贝。"
说完,她摔门而去。
3
因为借钱的事,刘桂芳好几天没理我们。
赵晨远夹在中间很为难,一边是妈妈妹妹,一边是妻子。
那天晚上,他试探地问我:"要不咱们借两万给雪瑶?"
我看着他:"晨远,你知道我爸做手术的时候,我跟朋友借钱有多难吗?现在雪瑶有困难,就要我们帮?"
赵晨远沉默了。
我继续说:"而且,王总做生意,资金链断了,什么时候能还钱都不知道,万一还不上,这钱就打水漂了。"
赵晨远叹气:"你说得对,我就是觉得我妈那边......"
我打断他:"你妈那边,你该硬气的时候要硬气,不能什么都顺着她。"
没过几天,王总的生意缓过来了,赵雪瑶又搬回去了。
刘桂芳来我们家,阴阳怪气地说:
"还好王总有本事,不然雪瑶真要受苦了,不像某些人,亲人有难都不帮。"
我当没听见,继续做自己的事。
三月份,赵雪瑶又怀孕了,刘桂芳更是把她当祖宗供着,天天炖汤送过去。
有一次,我下班路过菜市场,看到刘桂芳在买鸡。
卖鸡的大姐说:"刘姐,又给女儿炖汤啊?"
刘桂芳笑着说:"是啊,怀孕了要补充营养。"
大姐说:"你儿媳妇呢?也该补补了吧?"
刘桂芳撇嘴:"她?天天在外面吃,用不着我操心。"
我站在不远处,听得清清楚楚。
晚上回家,赵晨远问我怎么情绪不高。
我把在菜市场听到的话告诉他。
赵晨远皱眉:"我妈确实偏心。"
我苦笑:"岂止是偏心,她根本没把我当家人。"
赵晨远抱着我:"别这么想,在我心里,你是最重要的。"
我靠在他怀里,心里五味杂陈。
五月份,公司派我去上海出差一周,参加一个行业峰会。
临行前,赵晨远帮我收拾行李:"注意安全,有事给我打电话。"
我笑着亲了他一下:"知道了,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到了上海,白天开会,晚上和同行的同事们聚餐。
大家聊起家庭,女同事小王抱怨:"我婆婆重男轻女,天天催我生儿子。"
另一个女同事小李说:"我婆婆更奇葩,嫌我娘家穷,不让我妈来看外孙。"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吐槽婆媳关系。
小王问我:"晚玉,你婆婆怎么样?"
我笑笑:"还行吧。"
小李说:"晚玉你真幸运,我要是有个好婆婆,做梦都能笑醒。"
我没再说什么,每个家庭都有本难念的经,说多了也没用。
出差第三天,赵晨远打电话来,声音有些疲惫:"晚玉,我妈住院了。"
我心一紧:"怎么了?"
赵晨远说:"高血压犯了,现在在医院输液。"
我说:"那你好好照顾她,我提前回来。"
赵晨远说:"不用,医生说没大事,输几天液就好了,你安心出差。"
挂了电话,我还是不放心,订了第二天的机票回去。
到医院时,刘桂芳正在病床上跟赵雪瑶聊天,看起来精神不错。
看到我,她愣了一下:"你怎么回来了?"
我把买的水果放下:"听说您住院了,我提前回来看看您。"
赵雪瑶撇嘴:"哟,嫂子还挺有心的嘛。"
刘桂芳哼了一声:"用不着你假惺惺的。"
我也不生气,坐下来削苹果。
赵晨远进来,看到我很惊讶:"你怎么回来了?"
我说:"不放心,回来看看。"
他握着我的手,眼里都是感动。
刘桂芳出院后,需要在家休养一段时间,赵晨远想接她来我们家住,方便照顾。
我同意了,虽然婆婆对我不好,但她毕竟是晨远的妈妈。
刘桂芳搬过来后,我每天下班买菜做饭,尽量做些清淡的适合她吃。
可她还是不满意,一会儿嫌菜咸了,一会儿嫌饭硬了。
有一天,我炖了鸡汤,特意撇去了油,怕她吃了血压升高。
刘桂芳尝了一口就放下筷子:"这汤一点味道都没有,怎么喝?"
我解释:"妈,医生说您要吃清淡的。"
刘桂芳生气了:"我就不信雪瑶做的汤也这么难喝。"
赵晨远赶紧打圆场:"妈,晚玉也是为您好。"
刘桂芳瞪他:"你就知道护着她。"
那天晚上,我听到刘桂芳给赵雪瑶打电话:
"雪瑶啊,你嫂子做饭真是难吃死了,还是你做的好吃。"
赵雪瑶在电话那头说:"妈,要不您来我这住吧?"
刘桂芳叹气:"我倒是想去,可你哥不同意。"
第二天,赵雪瑶大包小包地来了,带了很多她亲手做的菜。
刘桂芳吃得眉开眼笑:"还是我女儿的手艺好。"
赵雪瑶得意地看了我一眼:
"妈,我给您做了一个星期的菜,放冰箱里,您慢慢吃。"
从那以后,刘桂芳再也不吃我做的饭了。
七月底,刘桂芳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搬回了自己家。
临走时,她冷冷地对我说:"这段时间麻烦你了。"
我说:"妈,这是应该的。"
她撇撇嘴:"应该?我看你是巴不得我早点走吧。"
我没说话,帮她收拾东西。
八月份,赵雪瑶生了,又是个男孩。
刘桂芳乐得合不拢嘴:"两个孙子了,我真是有福气。"
她又开始住在赵雪瑶家,一住就是两个月。
期间,赵家的亲戚都去看望赵雪瑶和孩子,送了不少礼物和红包。
刘桂芳逢人就夸:"我女儿真争气,两个儿子,不像某些人,结婚两年了,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我耳朵里。
赵晨远安慰我:"别理她,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我点点头,但心里的疙瘩却越来越大。
九月份,中秋节快到了。
刘桂芳打电话来:"晨远,今年中秋节,咱们全家去外面吃饭,庆祝一下。"
赵晨远问:"庆祝什么?"
刘桂芳说:"庆祝雪瑶的大儿子考上重点小学了啊。"
原来,赵雪瑶的大儿子今年六岁,刚考上了市里最好的私立小学。
赵晨远说:"好,那就找个好点的餐厅。"
刘桂芳说:"我已经订好了,就在希尔顿酒店的中餐厅。"
中秋节这天,天气很好,秋高气爽。
我特意穿了一件新买的连衣裙,化了淡妆。
赵晨远看着我:"真漂亮。"
我笑笑:"走吧,别迟到了。"
到了酒店,包厢里已经坐满了人,除了公公婆婆、小姑子一家,还有赵家的几个亲戚。
刘桂芳穿着一身紫色的套装,精神焕发:"都到齐了,咱们点菜吧。"
服务员递上菜单,刘桂芳大手一挥:"把你们这的特色菜都上一遍。"
赵雪瑶笑着说:"妈,您真大方。"
刘桂芳说:"那是,我外孙考上重点小学,必须好好庆祝。"
亲戚们纷纷祝贺,赵雪瑶的儿子被夸得都不好意思了。
菜很快上来了,都是些高档菜品,鲍鱼、龙虾、燕窝,应有尽有。
刘桂芳举起酒杯:"来,为了我的乖外孙,大家干一杯。"
大家纷纷举杯。
酒过三巡,刘桂芳的话匣子打开了。
她拉着赵雪瑶的手:"雪瑶真是我的贴心小棉袄,不仅给我生了两个外孙,每个月还给我生活费。"
赵雪瑶笑着说:"妈,这是应该的。"
刘桂芳转头看着我:"晚玉啊,你虽然嫁进我们赵家两年了,但说到底还是个外人,哪像我们雪瑶,从小就知道心疼妈。"
这话一出,包厢里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赵国安咳嗽了一声:"吃菜,吃菜。"
可刘桂芳还在继续:"我这个人啊,心直口快,晚玉,不是我说你,你看看人家雪瑶,相夫教子,多贤惠,你呢,天天就知道工作,连个孩子都不生。"
我握紧了筷子,指节都泛白了。
4
赵晨远脸色难看:"妈,今天是家庭聚餐,您少说两句。"
刘桂芳不高兴了:"我说的是实话,再说了,我这是为你们好。"
赵雪瑶在旁边添油加醋:"妈,您可别这么说嫂子了,她工作忙,哪有时间想这些。"
她老公王总也说:"是啊,现在的女人都要强,不像我们雪瑶,就知道在家带孩子。"
刘桂芳叹气:"要强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要相夫教子?女人啊,最重要的是要有个好归宿。"
她看着我:"晚玉,你都28了,再不生孩子,以后想生都难了。"
我放下筷子,淡淡地说:"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我和晨远自己会安排。"
刘桂芳冷笑:"安排?你们安排什么了?房子AA制,生活AA制,这叫过日子吗?"
赵雪瑶假装劝架:"妈,现在年轻人都这样,独立一点也好。"
刘桂芳说:"独立?我看是自私,一家人还分什么你我,这样的媳妇,我们赵家要不起。"
这话说得太重了,赵晨远坐不住了:"妈,您太过分了。"
刘桂芳瞪他:"我过分?我是你妈,说两句实话都不行?"
包厢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这时,服务员敲门进来:"请问可以上甜点了吗?"
刘桂芳挥挥手:"上吧。"
甜点端上来,是精致的法式小蛋糕。
大家默默地吃着,谁也不说话。
吃完甜点,服务员拿来了账单。
我瞄了一眼,8800元。
刘桂芳突然捂着胸口:"哎呦,我这心脏又不舒服了。"
赵雪瑶赶紧扶着她:"妈,您怎么了?要不要去医院?"
刘桂芳摆摆手:"不用,老毛病了,歇会就好。"
她靠在椅子上,脸色苍白。
赵雪瑶看向我:"嫂子,妈身体不好,你先把单买了吧,回头再说。"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
王总也说:"是啊,嫂子,老人身体要紧。"
亲戚们也纷纷附和:"先买单,先买单。"
我看了看账单,又看了看刘桂芳。
她虽然说不舒服,但眼睛却偷偷瞄着我,显然在等我掏钱。
我站起身,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好啊,我来付。"
听到这话,刘桂芳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赵雪瑶也松了口气:"还是嫂子大度。"
我拿出手机,打开了付款码。
然后,我对服务员说:"麻烦您,帮我算一下,一个人多少钱?"
服务员愣了一下:"您是说......"
我笑着说:"对,AA制,8800除以在座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