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新加坡国防部长陈振声抵达北京,开启为期四天的正式访问,行程包括出席香山安全论坛、访问解放军国防大学、南部战区以及与中国高层闭门会晤。就在启程前,他刚刚结束访美行程,但没过几天,他就对新加坡媒体说出一句引发国际哗然的话——“选边站就是靠边站。”
“我们不是任何国家的代理人,我们要走自己的路。”要知道,新加坡一向被认为是美国在东南亚安全布局中的“桥头堡”,陈振声这一表态,等于直接打破了外界的刻板印象。新加坡这是要彻底倒向中国了吗?还是说,这只是一次“技巧性的平衡”?
时间得拉回到2025年9月初。就在陈振声准备访华前夕,他接受了《联合早报》的专访。这次采访显得格外不同,他不再使用模糊的外交语言,而是一次性把新加坡的立场摊开来讲。
他说得很清楚:新加坡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而是根据自身防务原则,选择最有利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道路。“我们希望成为中美双方的伙伴。”要知道,新加坡长期以来都是美国在亚太的重要军事合作对象,美军舰艇常年在新加坡停靠,樟宜海军基地几乎成为美军在南海的“加油站”。
但陈振声的身份不同寻常。他不是文职官员,而是新加坡前陆军总长,军人出身,作风强硬。他此番表态,等于军政两界达成共识,说明这不是个人意见,而是国家战略思考下的系统性调整。
9月10日,陈振声还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国防高层举行了高规格会谈。双方签署了新版《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内容包括情报共享、联合训练、采购P-8A反潜机等。乍一看,新加坡这是在加深与美国的防务绑定。但再看细节,新加坡对外释放的信号却是“合作可以,但不听命”。
陈振声当面对美方强调:新加坡欢迎合作,也理解美国在印太的战略部署,但这种合作必须是基于“自主和互利”,而不是“服从和依赖”。他还特意提到,小国不应当成为大国地缘对抗的工具。如果一味选边站队,最终只会被边缘化。这段话,虽然没点名,但美国听得懂,中国也听得明白。
陈振声访美归来后,没有丝毫停顿,9月15日就飞往北京。这次访华的安排显得尤为周到。从北京的香山论坛,到广州的南部战区海军基地,全程安排了密集的防务交流与参观。外界普遍解读为:新加坡已经在安全领域对中国释放了善意。
在这次访问的另一背景下,9月3日中国举行大阅兵,东盟十国中有六国派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新加坡则由副总理颜金勇出席。这不是简单的“礼貌性站台”,而是东南亚国家集体对中国的战略回应。新加坡并非个例,整个东南亚都在悄悄转向。
这并非突然转变。早在2025年6月,陈振声就以新任防长身份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当时他就讲得很直接:新加坡不会接受外部强加的立场,外交政策要以国家利益为原则。这种说法与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的立场高度一致。黄循财多次公开表示,“我们不亲美,也不亲华,我们亲新加坡。”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其实背后是深刻的现实考量。新加坡的经济高度依赖外贸,而中国连续多年是新加坡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超过1150亿美元。不仅如此,新加坡还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之一,还是中国“数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一旦中美关系恶化,或者新加坡选边站到美国一侧,最先遭殃的将是新加坡的金融和贸易体系。新加坡也看得很清楚,安全不能只靠一个国家。虽然美军在新加坡有频繁的军事活动,但近年来新中之间的军事互信也在不断加深。
解放军部队多次赴新加坡参加联合训练,新加坡军官也频繁访问中国军事院校。这不是简单的交流,而是防务合作关系的升级。不仅如此,新加坡还在参与中国主导的多个区域合作项目,包括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升级、绿色能源合作等。
这些项目不仅拉近了两国之间的经济纽带,也让新加坡看清了现实:牺牲对华合作去迎合美国,是不划算的买卖。
新加坡的“平衡术”并不是走钢丝,而是有章可循的国家战略。它不是不选,而是主动选择了一条更有利于国家生存的道路——既不当美国的代理人,也不完全倒向中国,而是两边都合作,自己掌握主动权。
在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等敏感议题上,新加坡同样做出了清晰的立场。在多个场合强调,新加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接受“台独”分裂活动借道新加坡。这种态度让中国有信心继续深化合作,也给了美国一个明确信号:新加坡不是你想象中的“忠实盟友”。
再看整个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开始走上“不选边”的道路。从越南推进中越铁路、马来西亚暂停美军基地扩建、印尼推动去美元化,到泰中联合军演密集化,区域共识已经悄然成型。
这种变化也引起了中国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回应。中国向来主张国家不应被迫站队,而应基于互利原则展开合作。
新加坡的做法,让中国看到了一个范本:不需要你“亲华”,只要你不选边站,就能合作共赢。在联合国安理会2025年9月11日的投票中,新加坡再次出现在国际焦点当中。安理会一致通过谴责以色列空袭多哈的决议,中美罕见站在同一战线上。
就在这次表决前,陈振声刚说出那句广为流传的话:“选边站,就是靠边站。”这句话,已不仅是对中美说的,更是对全球南方国家说的。新加坡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在大国竞争中,小国也能有话语权,只要你把自己的位置放对。
尽管美国还在努力拉拢新加坡,甚至提出一系列军事与技术合作升级方案,但新加坡的回应已经非常明确——合作可以,控制不行;互惠可以,依附不行。新加坡不是美国的前沿指挥部,也不会成为中国的战略依附,它要做的是,握住自己的方向盘,行驶在中美之间的“中间车道”。
新加坡这次调整对外政策,不是临时起意,也不是情绪表达,而是一次深思熟虑后的国家战略选择。它既展示了在中美博弈之间的灵活智慧,也为其他小国提供了现实参考。未来的东南亚格局,或许正是从新加坡的“不选边”开始悄然变化。
信息来源:
[1]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中国新闻网
[2]新加坡总统公布未来五年国家施政方针 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