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虹口区以提升执法效能为目标,扎实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全区各执法单位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准则,积极探索执法模式创新,催生了一系列彰显执法温情、切实为企业纾困减负的典型案例。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虹口区特推出“虹润企新·法护营商”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系列案例,精心筛选优质案例予以展示,通过以案释法、以案促改,持续提升执法服务的精准度和企业的获得感。
关键词:涉企执法、不予处罚
一、案情简介
2024年11月,虹口区市场监管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辖区内某市场内的食品店存在无证经营食品情况。
经查,发现三家新开业的食品店未取得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正处于试营业状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经营活动或将面临高额罚款。三家商户经营者多为再就业人员或初次创业者,若按常规予以处罚,极有可能导致店铺直接关停,严重打击其创业积极性。执法人员经调取个体工商户档案材料和行政许可申请记录,确认三家商户在开业前已提交《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且均已通过材料初审和场地核查,其无证经营行为主要是商户误以为提交申请材料即可开业所致。另查明,三家食品店的设备布局、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基本符合法定要求。
鉴于三家商户均为初次违法,无证经营时间极短(仅3天),违法情节轻微且积极配合整改,本着“过罚相当”“宽严相济”的原则,经综合裁量,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依法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同时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和法律指导。
二、典型意义
本案充分彰显了市场监管部门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同时,积极为小微主体纾困解难,将“执法为民”理念落到实处的工作成效。
(一)精准裁量显温度
为小微主体留足 “容错空间”
执法人员没有简单“一罚了之”,而是深入调查背后原因,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主观故意、持续时间、危害后果等因素,对非主观故意、情节轻微、及时改正且未造成实际危害的初次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切实体现了“过罚相当”原则,有效降低了小微市场主体的经营负担,避免了“小过重罚”。
(二)帮扶跟进强赋能
从“免罚”到“合规”全链条护航
在作出不予处罚决定后,市场监管部门没有止步于“免罚”,而是构建起“免罚+帮扶”的闭环服务模式:执法干部上门“精准指导”,针对食品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关键环节,从源头上预防后续违法风险。以该类型案件为契机,督促市场管理方履行主体责任,向涉事市场管理方开展行政指导,要求其建立“商户许可进度台账”,对新入驻商户提前告知许可办理流程,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这种 “既助力商户、又强化市场管理”的帮扶模式,真正将“免罚”转化为“长效合规”。
(三)对标清单严落实
让“包容审慎”有章可循
在国家市场总局着力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小案重罚”问题 ,推进制定发布“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虹口区通过科学考量过罚裁量因素,细化清单实施颗粒度,为首违小过经营主体提供更多容错发展的空间,切实降低广大经营主体特别是个体商户和民营企业成本,为虹口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增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