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企业500强,广东为何总能输出“优等生”?

0
分享至



近日,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公布,广东54家企业上榜,数量在全国位列第三。这一数据背后,亦折射出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在发展模式、企业结构和创新动能上的深层转变。


深圳市南山区后海。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从行业结构看,科技与先进制造企业正在成为广东经济的新支柱。华为、比亚迪等企业排名显著提升,其中华为首次进入前25名,比亚迪跻身前30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3712.81亿元,同期超越特斯拉,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些企业的崛起,改变了以往由金融、能源主导的头部企业格局,显示出广东产业结构的实质性优化。

当前,企业创新能力已成为广东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同步发布的“大企业创新100强”中,广东企业表现突出,华为、中兴、美的等位列前十。华为年度研发投入达1796.87亿元,比亚迪也超过530亿元。高研发投入背后是专利成果的积累:华为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5万件,比亚迪全球申请专利近6万件。这种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正逐渐取代传统的规模扩张路径。

在广东,民营经济的活力正持续释放。本次榜单中,广东上榜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一半。无论从区域或是领域来看,华为、腾讯、比亚迪、TCL等民营企业不仅仅是营收贡献者,也都是各自行业变革的引领者。这种由市场培育、以创新见长的企业群体,构成了广东经济的独特优势。据了解,截至今年8月末,广东全省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同比增长6.47%,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的96.45%。

全球化,是本次上榜粤企背后的经营密码之一。当前,广东企业出海已从产品输出转向能力和生态输出——TCL将全球市场划分为五大经营中心,腾讯云助力海外企业数字化升级,比亚迪的电动车辆驶入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这种“本土化运营、全球化协作”的模式,正在重新定义以广东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

此前,“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中首次夺魁,外界认为,大湾区创新资源集聚、产业链协同的区域优势正进一步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榜单的广东企业中,深圳、广州两地的企业,就占据44家之多。

当技术创新取代资源投入成为增长主引擎,当全球合作超越单一贸易迈向能力共享,一条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发展路径,正被广东企业悄然勾勒。而这背后所映射出的区域经济发展内涵与韧性,是广东的市场氛围、企业实践与创新探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更多值得期待的“区域样本”。

统筹:南都N视频记者 吴璇

文:南都N视频记者 朱唯信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73092文章数 35847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