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创收密码”
被这样激活
在甘肃沅山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沅山三元”)的智能温控大棚内,农户们正忙着采收反季节平菇,这些带着露水的鲜菌将通过冷链车直供东部市场。1座冷库、2条食品加工线的建设,让贝贝南瓜从采摘到深加工不超过4小时,附加值提升近1倍。甘肃镇原县开边镇兰沟村的“反季创收密码”被静海的东西部协作奖补资金激活。
三元,即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三个产业;双向,即废弃物和资源相互转化利用。沅山三元,这座坐落于镇原县开边镇兰沟村的现代农业综合体,总规划投资2.2亿元,目前流转土地550.8亩,建成的84座日光温室、17座爱尔兰菌棚基本已全部投产。在贝贝南瓜与羊肚菌、赤松茸、平菇、草菇轮作的田垄上,自动化水肥设备正精准喷洒营养液。
“30万元东西部协作奖补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敢把钱投在反季节种植的‘刀刃’上。”沅山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主管蔺玉倩指着新建的菌种研发中心说,这笔资金专门用于平菇反季节栽培技术攻关,现在亩产较传统种植提升30%,错峰上市让每公斤售价提高12元。
走进沅山三元的菌棒加工厂,木屑与菌种在自动化生产线中混合成型,这些菌棒不仅供给园区,还辐射周边村镇。
“我们采用‘菌菜轮作’模式,上茬种羊肚菌的菌渣,下茬就成了贝贝南瓜的有机肥。”蔺玉倩捧起一把黑色菌渣介绍,沅山三元正构建“种养业→食用菌生产→有机肥加工”的闭环链条,1座冷库、2条食品加工线(食用菌初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建设,让贝贝南瓜从采摘到深加工不超过4小时,附加值提升近1倍。
在沅山三元务工的兰沟村村民尤聪丽算过一笔账,以前在外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在棚里摘菜、打包,每月能拿2000多块,年底还有分红。像她这样的务工者,园区目前已吸纳200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和服务分成,年收益可达40万元,这笔钱正用于村里的道路硬化和养老服务。
沅山三元的深加工厂房里,工人们正麻利地分拣羊肚菌,把烘干后色泽褐红的菌子装入烫金礼盒,封盒时还不忘检查品相,空气中弥漫着菌菇的醇厚香气。“我们还要开发菌菇酱、冻干菌片,提高产品附加值,让镇原的味道走得更远。” 蔺玉倩表示,从单一种植到全链发展,从应季上市到反季俏销,30万元奖补资金撬动的不仅是一个产业园的升级,更编织出东西部优势互补、农企农户共赢的乡村振兴网。
2025年上半年,沅山三元羊肚菌、赤松茸、贝贝南瓜等产品总收入1137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31.85万元,群众务工及租赁收入143.05万元,实现了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东西部协作正通过一个个产业支点,在陇原大地上浇灌出共同富裕的果实。当反季节的鲜菌摆上东部家庭的餐桌,当西部农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这30万元奖补资金的乘数效应,正为新时代的协作发展写下鲜活的注解。
来源:静海融媒
一键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