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这尊罗汉不能动!"陈婆婆拄着拐杖指着青石雕像,声音在空旷的工地上显得格外尖锐。
林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眼前这座被挖出的古怪石像——一尊做捂耳状的罗汉,双手竟然可以活动。
"迷信。"小马不屑地撇了撇嘴,伸手就去掰那紧握的石手。
当石手被缓缓掰开的那一瞬间,没有人想到,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01
林建国从来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
四十岁的年纪,干了十几年房地产,见过的拆迁钉子户比见过的庙还多。
这次接手天台山度假村项目,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按时完工,拿到奖金。
山上那座破庙,在他眼里就是几堆需要清理的建筑垃圾。
"林总,这庙可不能随便拆啊。"
老钱蹲在庙门口,手里夹着根烟,眉头皱得像核桃皮。
六十五岁的包工头,在这片土地上干了大半辈子工程。
什么样的活儿他都接过,唯独对这种事情有些犯怵。
"钱师傅,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林建国看了看手表,上午十点,阳光正好。
"公司给的期限是一个月,拖一天我们就要赔违约金。"
他掏出设计图纸,在庙前的石阶上摊开。
"这里要建成度假村的主入口,庙必须得拆。"
老钱吸了口烟,烟雾在晨风中飘散。
"那也得按规矩来,先把里面的神像请出来,找个地方重新供着。"
"请?"
小马从挖掘机上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
二十八岁的年轻人,什么都不怕。
"师傅,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套封建迷信。"
他指着破旧的庙宇,屋顶已经塌了一半。
"这玩意儿放在这里就是安全隐患。"
陈婆婆拄着拐杖从山下爬上来。
七十二岁的老太太,腿脚不便,但每天都要到庙里上香。
"你们这些外地人不懂。"
她喘着粗气,指着庙里的神台。
"这座庙很特殊,里面供的不是普通的山神。"
林建国有些不耐烦。
村民阻挠拆迁,这种事他遇到过无数次。
"婆婆,我们会按照规定给您们补偿的。"
"不是钱的问题。"
陈婆婆摇摇头,眼神变得严肃起来。
"这庙里供着遮耳罗汉,是镇压邪祟的。"
"遮耳罗汉?"
老钱弹掉烟头,走进庙里。
破败的神台上,确实有一尊石雕。
但由于光线昏暗,看不太清楚具体模样。
"传说这尊罗汉是明朝时一位高僧雕刻的。"
陈婆婆跟着走进庙内。
"当时这山上有土匪,经常杀人劫财。"
她指着神像,声音变得神秘起来。
"高僧说,这里阴气太重,需要佛法镇压。"
小马不屑地笑了。
"婆婆,您这是在讲故事吧。"
他走到神台前,想要看得更清楚些。
"哪有什么罗汉能镇压邪祟,都是古人编出来哄小孩的。"
"你别乱说!"
陈婆婆急了,拐杖在地上重重一杵。
"这尊罗汉很灵验的,村里人都知道。"
林建国决定结束这场无意义的争论。
他掏出电话,拨给了当地派出所。
处理这种村民阻挠拆迁的事情,最好还是通过官方渠道。
"喂,张所长吗?我是宏达地产的林建国。"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
两人之前为了项目审批打过不少交道。
"山神庙那边又出问题了?"
张所长显然对这种事情很有经验。
"村民在阻挠拆迁,您看能不能派人来协调一下。"
"行,我马上过去。"
半小时后,张所长带着两个民警上山了。
他先是安抚了陈婆婆等几个村民。
接着又跟林建国确认了拆迁手续的合法性。
"程序都没问题,该拆就得拆。"
张所长对陈婆婆说道。
"婆婆,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法律就是法律。"
陈婆婆知道再坚持也没用。
她最后看了一眼庙里的神像,叹了口气。
"那你们小心点,别把罗汉惊醒了。"
说完,她拄着拐杖慢慢下山了。
等村民都走了,林建国松了口气。
"师傅们,可以开工了。"
老钱还是有些不放心。
"要不我们先进去看看里面的情况?"
"有什么好看的。"
小马已经爬上了挖掘机。
"不就是个破石头嘛。"
挖掘机的轰鸣声在山谷里回荡。
小马操作着机械臂,先从庙宇的侧墙开始拆除。
木质结构的房梁很快就被清理掉。
接下来是屋顶的瓦片和横梁。
林建国在一旁监督着工程进度。
按照这个速度,今天就能把庙的主体结构拆完。
正当他计算着工期的时候,挖掘机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
林建国走过去问小马。
"好像挖到什么硬东西了。"
小马从驾驶室里探出头。
"应该不是石头,听声音像是人工的建筑。"
老钱也走了过来。
几个人围在挖掘机旁边,看着那个被部分挖开的洞口。
"会不会是下面还有别的建筑?"
林建国有些担心。
如果下面有文物,那这个项目就麻烦了。
"我下去看看。"
老钱找来手电筒,小心翼翼地爬进洞里。
几分钟后,他的声音从洞里传出来。
"林总,你们都下来看看。"
声音听起来有些震惊。
林建国和小马对视一眼,也跟着爬了下去。
洞下面是个不大的石室。
大约三米见方,高度刚好能让人站直。
石室的正中央,有一个简单的石台。
石台上供奉着一尊青石雕刻的罗汉像。
"这就是陈婆婆说的遮耳罗汉?"
林建国举着手电筒仔细观察。
这尊罗汉确实与众不同。
它双手捂着耳朵,但手臂的关节处似乎有活动的痕迹。
"工艺挺精湛的。"
老钱也在打量着这尊石像。
"看年代应该很久远了。"
小马则对罗汉的姿势感到好奇。
"为什么要捂着耳朵?"
他伸手想要碰一碰那双石手。
"别乱动!"
老钱急忙制止。
"这种文物不能随便碰。"
林建国也觉得应该谨慎一些。
"我们先上去,然后联系文物部门。"
02
三人重新爬出了石室。
林建国立即打电话给县文物局。
对方表示会派专家来现场查看。
但最快也要到下午才能赶到。
"今天就先到这儿吧。"
林建国对工人们说。
"大家收工,明天再继续。"
老钱吩咐工人收拾好工具。
小马则一直盯着那个洞口看。
"一个破石头有什么好稀罕的。"
他嘀咕着,显然对停工很不满。
下午三点,文物局的专家到了。
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姓王。
王专家仔细查看了石室和罗汉像。
"这确实是明代的作品。"
他用放大镜观察着石像的细节。
"雕工很精细,应该出自名家之手。"
"那这个项目是不是要停工?"
林建国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倒不用全部停工。"
王专家想了想。
"这个石室的规模不大,可以整体迁移保护。"
这个消息让林建国松了口气。
"那需要多长时间?"
"大概一周左右吧。"
王专家收起了放大镜。
"我们会派专业团队来处理。"
等专家走了以后,工地上又恢复了安静。
老钱安排了两个工人轮流值班。
主要是防止有人偷盗文物。
林建国回到县城的宾馆,给公司汇报了情况。
好在公司对一周的延期表示理解。
毕竟涉及文物保护,谁也不敢马虎。
第二天一早,林建国又来到了工地。
值夜班的工人看起来有些疲惫。
"昨晚还好吧?"
林建国问道。
"没什么特别的。"
工人摇摇头,但神情有些古怪。
"就是半夜听到一些声音。"
"什么声音?"
"像是有人在走动。"
工人指了指石室那边。
"我过去看了看,什么也没有。"
林建国没太在意。
山里夜晚本来就容易有各种声响。
风声、虫鸣、野兽活动都很正常。
上午十点,文物保护团队到达现场。
一共四个人,带着各种专业设备。
团队负责人也姓李,是个三十多岁的女研究员。
"我们需要先对石室进行全面测绘。"
李研究员很认真。
"然后制定详细的迁移方案。"
测绘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专业设备很快就建立了石室的三维模型。
李研究员还对罗汉像进行了详细的拍照记录。
"这尊罗汉确实很特殊。"
她一边拍照一边说。
"双手可以活动的设计很少见。"
"能动?"
小马凑了过来。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李研究员指着罗汉的手腕关节。
"你看这里,有明显的转轴结构。"
小马伸出手想要尝试一下。
"我试试看。"
"千万别动!"
李研究员急忙阻止。
"古代文物很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损坏。"
小马悻悻地收回了手。
但他心里还是很好奇这个机关是怎么工作的。
测绘工作持续了一整天。
到了傍晚,文物保护团队收工回城。
他们需要回去分析数据,制定迁移方案。
林建国决定今晚住在工地的板房里。
主要是想亲自看护现场。
老钱也留下来陪他。
两人在板房里简单吃了点晚饭。
外面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林总,要不我们轮流值班吧。"
老钱点了根烟。
"一个人守夜太辛苦。"
"不用,我睡得浅,有动静就能听见。"
林建国铺好了行军床。
"钱师傅您年纪大了,早点休息。"
老钱也不坚持。
他在另一张床上躺下,很快就传来了鼾声。
林建国却怎么也睡不着。
一是因为板房里的条件简陋。
二是心里总想着那尊奇怪的罗汉像。
夜里十二点左右,他听到外面有声音。
像是有人在走动。
脚步声很轻,但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林建国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前。
透过玻璃向外看去。
月光下的工地一片寂静。
什么人影也没有看到。
"可能是野猫之类的小动物。"
他这样安慰自己,重新躺回床上。
但没过多久,声音又响起了。
这次听得更清楚。
确实像是有人在慢慢踱步。
林建国拿起手电筒,轻轻推开房门。
"谁在外面?"
他大声问道。
回答他的只有山风的呼啸声。
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整个工地。
除了那些施工设备,什么都没有。
但当他照向石室洞口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
那尊罗汉像的位置好像有些不对。
白天的时候,它是面向石室入口的。
现在却似乎侧转了一些角度。
林建国揉了揉眼睛。
"应该是光线的问题。"
他嘀咕着,回到了板房。
第二天早上,老钱最先起床。
他出门查看工地的情况。
很快就发现了异常。
"林总,你过来看看。"
老钱的声音有些紧张。
林建国急忙跑出来。
"怎么了?"
"工具被人动过了。"
老钱指着放在一边的工具箱。
"昨天收工的时候,我明明把它们整理好了。"
工具箱里的工具确实很凌乱。
扳手、螺丝刀都散落着。
"会不会是昨晚的风吹的?"
林建国试图找个合理的解释。
"风吹不成这样。"
老钱摇摇头。
"明显是有人翻动过。"
两人又检查了其他地方。
挖掘机的驾驶室门是开着的。
昨天收工时明明锁好了。
03
监控探头的方向也有些偏移。
不再对准石室入口,而是朝向了别处。
"这就奇怪了。"
林建国调出监控录像查看。
屏幕上显示昨晚一切正常。
没有任何人进入工地的画面。
"会不会是监控设备出故障了?"
老钱也觉得事情有些古怪。
"或者是有人知道监控的盲区?"
林建国决定增加安保措施。
他联系了县城的保安公司。
要求今晚派两个人过来值班。
同时还准备再安装几个监控探头。
把工地的每个角落都覆盖到。
"这些外来人员不了解当地情况。"
陈婆婆不知什么时候又上山了。
她拄着拐杖站在石室旁边。
"我昨天就说过,这尊罗汉不能乱动。"
"婆婆,文物专家说了,这只是明代的雕刻品。"
林建国耐心地解释。
"不存在什么神秘力量。"
"专家懂什么?"
陈婆婆不屑地摇头。
"他们只知道年代和工艺,不知道真正的来历。"
她指着石室深处。
"当年那位高僧选择这里,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
老钱忍不住问道。
"这下面原本是个乱葬岗。"
陈婆婆压低了声音。
"土匪杀死的人都埋在这里。"
"高僧说,死去的冤魂聚集在此,怨气很重。"
"所以才雕刻了这尊遮耳罗汉镇压邪祟。"
小马从挖掘机上跳下来。
"婆婆,您这是在讲鬼故事吧。"
他走到石室入口。
"什么年代了,还相信这套。"
"年轻人,有些事情不信不代表不存在。"
陈婆婆严肃地看着他。
"这尊罗汉之所以要捂耳朵,就是为了不听冤魂的哭诉。"
"一旦放开双手,那些被镇压的东西就会重新活动。"
小马嗤笑一声。
"既然这么邪门,为什么还要设计成能活动的?"
这个问题让陈婆婆愣了一下。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她想了想说。
"可能是为了应对特殊情况吧。"
"比如需要重新选择镇压的方位。"
林建国觉得这个话题太荒谬。
他不想再浪费时间讨论这些封建迷信。
"婆婆,您如果没别的事,就先回去吧。"
"我们还要继续工作。"
陈婆婆叹了口气。
"你们自己小心点。"
她最后看了一眼石室,慢慢下山了。
下午两点,保安到了。
两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看起来很精神。
林建国向他们交代了值班的注意事项。
主要是防止有人破坏文物或者偷盗设备。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给我打电话。"
林建国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不管多晚都没关系。"
晚上九点,林建国回到县城。
他决定今晚在宾馆休息。
昨晚在工地睡得不好,需要好好恢复一下。
夜里十一点半,手机响了。
"林总,工地这边有点情况。"
是其中一个保安打来的。
"什么情况?"
林建国立即警觉起来。
"我们听到石室那边有声音。"
保安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紧张。
"像是有人在里面说话。"
"说话?"
林建国皱起眉头。
"你们进去看了吗?"
"不敢进去,太黑了。"
保安说道。
"而且声音听起来很奇怪。"
"我们在外面喊话,里面就安静了。"
林建国想了想。
"你们先在外面守着,我马上过去。"
他匆忙穿好衣服,开车赶往工地。
路上给老钱打了电话,让他也过来帮忙。
到达工地时已经是凌晨十二点半。
两个保安站在石室入口附近,显得很紧张。
"现在还有声音吗?"
林建国问道。
"没有了,您来了以后就完全安静了。"
其中一个保安说。
"但刚才确实有动静。"
老钱也赶到了。
四个人拿着手电筒进入石室。
罗汉像静静地坐在石台上。
一切都跟白天没什么区别。
"可能是山洞的回音效应。"
林建国检查了石室的墙壁。
"风从外面吹进来,在洞里产生共鸣。"
老钱也觉得这个解释比较合理。
"山里的风向变化很频繁。"
两个保安虽然半信半疑,但也没再说什么。
"如果再有异常,你们直接打我电话。"
林建国嘱咐道。
"我就住在县城,半小时就能赶过来。"
回到宾馆已经是凌晨两点。
林建国躺在床上想着今晚的事情。
理智告诉他这只是巧合。
但心里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04
第二天上午,文物保护团队又来了。
他们带来了迁移方案。
"我们计划用特制的支架将整个石台抬起。"
李研究员指着设计图纸。
"然后用平板车运到博物馆。"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林建国对这个方案很满意。
两天后就能恢复正常施工。
不会对工程进度造成太大影响。
"那我们今天就开始准备。"
李研究员开始安排工作。
"首先要制作支撑结构的框架。"
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专业的团队效率很高。
到了下午四点,支撑框架已经制作完成。
"明天就可以进行正式的迁移了。"
李研究员对进度很满意。
"后天你们就能继续施工了。"
林建国松了口气。
看来这个插曲很快就能过去。
晚上,两个保安又开始值班。
林建国还是决定住在县城。
明天迁移文物的时候,他需要保持充沛的精力。
夜里一点钟,手机又响了。
"林总,又有情况了。"
保安的声音听起来更加紧张。
"这次不是声音,是...是那个石像动了。"
"动了?"
林建国立即坐起身。
"你是说罗汉像移动了位置?"
"不是移动位置。"
保安的声音有些发抖。
"是它的手...手臂好像有了动作。"
林建国的心里咯噔一下。
"你们确定看清楚了?"
"我们两个都看到了。"
另一个保安接过电话。
"就在刚才,那个罗汉的手臂稍微动了一下。"
"像是要放下捂着耳朵的手。"
林建国的大脑快速运转着。
文物专家说过,这尊罗汉的手臂有活动机关。
可能是由于温度变化或者其他物理原因导致的。
"你们先别紧张,我马上过去。"
他再次穿好衣服,驱车前往工地。
这次老钱已经在路上了。
两人几乎同时到达现场。
保安们站得离石室很远,不敢靠近。
"在哪里看到的?"
林建国问道。
"就是入口那里。"
其中一个保安指着洞口。
"我们用手电筒照进去的时候发现的。"
四人一起进入石室。
手电筒的光束照在罗汉像上。
确实能看到它的姿势有些变化。
捂耳的左手好像稍微松开了一些。
"应该是支撑框架的影响。"
林建国仔细观察着。
"改变了石台周围的结构,可能触发了机关。"
老钱也觉得这个解释比较合理。
"古代的机关很精密,一点小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平衡。"
但两个保安还是觉得很不安。
"要不今晚我们就在外面守着吧。"
其中一个说。
"不用进石室了。"
林建国同意了这个建议。
确实没必要让保安承受太大的心理压力。
"你们在外面值班就行,有异常及时联系我。"
回到宾馆后,林建国久久无法入睡。
虽然找到了理性的解释。
但心里还是有种说不出的不安。
第三天早上,文物迁移正式开始。
专业设备运到现场。
李研究员亲自指挥整个过程。
"动作一定要轻,这尊罗汉很可能有内部机关。"
她对操作人员反复强调。
"任何粗暴的动作都可能造成损坏。"
搬运工作进行得异常小心。
先是将支撑框架固定在石台下方。
然后用液压设备慢慢将整个石台抬起。
罗汉像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着稳定。
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的动作。
"看来昨晚的事情确实是巧合。"
林建国对老钱说。
"可能是我们想多了。"
老钱点点头。
"等这尊罗汉运走了,工地就能恢复正常了。"
下午三点,石台被成功抬出石室。
整个过程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罗汉像被小心地放在特制的运输车上。
"明天一早就运到博物馆。"
李研究员很满意这次的操作。
"今晚我们会派专人看护。"
文物保护团队在石台旁边搭建了临时的防护棚。
两个专业人员轮流值班。
确保运输前的安全。
林建国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明天罗汉像运走以后,一切就能回归正常。
工程进度虽然耽误了几天,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当晚,他决定在工地过夜。
主要是想亲眼见证这个特殊插曲的结束。
老钱也留了下来。
两人在板房里喝着茶,聊着天。
"这几天确实挺折腾的。"
老钱感叹道。
"不过也算是涨了见识。"
"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有经验了。"
林建国点头同意。
"确实,传统文化还是需要尊重的。"
"不能一概而论地当做迷信。"
05
夜里十点,工地上很安静。
文物保护人员在防护棚里值班。
林建国和老钱也准备休息了。
明天还要监督罗汉像的运输工作。
正当他们准备睡觉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声惊叫。
"出事了!出事了!"
文物保护人员的声音在夜空中格外刺耳。
林建国和老钱立即冲出板房。
只见其中一个值班人员从防护棚里跑出来,脸色苍白。
"怎么了?"
林建国急忙问道。
"那个...那个罗汉..."
值班人员指着防护棚,话都说不完整。
"它的手...完全张开了!"
林建国和老钱对视一眼,心里都咯噔一下。
他们小心翼翼地走向防护棚。
手电筒的光束照进去的瞬间,两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