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懒”出来的老年痴呆!医生建议:中老年人不要做这些事!

0
分享至

市立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早晨,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性被家人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走进诊室。她穿着宽松的家居服,头发略显凌乱,眼神呆滞地望着地面,脚步迟缓得像每一步都要花费极大力气。当医生询问她的姓名时,她张了张嘴,眉头紧锁思考了近十秒,才含糊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陪同前来的女儿红着眼眶向医生讲述:“我妈三年前退休,刚开始还说要学广场舞、练书法,结果没坚持多久就变了。现在每天早上起来就窝在沙发上,电视一开就是一整天,遥控器握在手里却很少换台,有时候广告播完了还盯着黑屏发呆。以前她最爱做饭,现在连厨房都不进,要么等我们下班带饭,要么随便泡碗方便面应付。我们以为她只是退休后太无聊,直到上个月她出门买东西,连回家的路都忘了,最后是警察送回来的,我们才觉得不对劲。”​

检查结果出来后,诊断书上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痴呆早期)” 的字样,让整个家庭陷入震惊。没人愿意相信,平日里只是 “懒得动” 的母亲,竟然已经站在了老年痴呆的门槛上。但神经内科医生却指出,这种 “懒” 并非简单的性格问题,而是长期缺乏主动认知活动,对大脑造成的慢性消耗 —— 不是身体不能动,而是精神上主动放弃了思考、交流与行动,最终让大脑逐渐失去功能。​



大脑像肌肉:不用则退,懒久了会 “生锈”​

很多人误以为老年痴呆是遗传导致的 “宿命”,但临床数据显示,90% 以上的认知障碍患者,其病情发展与后天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脑并非不会疲劳的机器,它更像一块需要持续锻炼的肌肉:每天接受新刺激、处理信息、参与思考,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会更紧密;一旦长期处于 “闲置” 状态,这些连接就会逐渐断裂,脑功能随之退化。​

那位 50 岁的女性患者,退休前是单位的会计,每天需要处理大量数据、核对账目,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退休后她彻底放弃了所有需要动脑的事:不读书看报,不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的新功能,连买菜时算价格都依赖手机支付,甚至拒绝和老同事聚会,日常交流只限于对家人说 “嗯”“哦”“好” 这几个简单的字。这种看似 “舒服” 的生活,实则让大脑进入了 “休眠模式”—— 没有新信息输入,没有逻辑思考,没有语言表达的锻炼,大脑神经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认知功能自然快速下滑。​



医生解释,长期缺乏主动认知活动,会导致脑内乙酰胆碱水平下降。这种神经递质是维持记忆、学习能力和注意力的关键物质,它的减少会直接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变慢、逻辑思维能力下降。很多中老年人都是从 “记不住刚认识的人的名字”“找不到昨天放的钥匙”“做饭时忘了下一步该放什么调料” 这些小事开始,慢慢滑向轻度认知障碍,若不及时干预,最终会发展为老年痴呆。​

中老年人的 “危险懒”:不止身体不动,更是精神 “断联”​

在临床诊疗中,医生发现中老年人的 “懒” 往往分为两种,身体上的不动固然有害,但精神上的 “不愿参与” 更具隐蔽性和危险性。这种精神层面的 “懒”,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却常被误认为是 “退休后的正常放松”。​



懒得交流的现象在中老年人中尤为普遍。有些老人觉得 “和年轻人没共同话题”“说多了没用”,日常相处时总是沉默寡言。有位 62 岁的男性患者,退休后几乎不主动和家人说话,儿女问他想吃什么,他只说 “随便”;邻居打招呼,他也只是点头示意。久而久之,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退化,甚至出现 “话到嘴边说不出来” 的情况,大脑语言中枢因长期缺乏刺激而功能减弱。​

懒得学习则让大脑失去接收新信息的通道。不少中老年人认为 “都这把年纪了,学新知识没用”,拒绝接触智能手机的便捷功能,不会用导航、不会线上挂号、不会视频通话;也不读书看报,对社会新闻、新事物一无所知。这种 “认知封闭” 会让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渐下降,就像长期不用的电脑,运行速度越来越慢,最后连基本的操作都无法完成。​



懒得规划的生活方式,会让大脑失去目标感。有些中老年人退休后彻底 “放飞自我”,每天醒来没有固定的作息,吃饭、睡觉、看电视全凭感觉,没有任何需要主动完成的任务。大脑长期处于 “无目标状态”,认知功能缺乏必要的锻炼,慢慢就会失去对生活的掌控力 —— 比如忘记自己是否吃过饭,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几,甚至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懒得动手则切断了手脑协调的锻炼机会。做饭、种花、写字、织毛衣这些日常小事,看似简单,却能在动手过程中刺激大脑运动中枢和认知中枢。有位 58 岁的女性患者,退休后连衣服都懒得洗,全靠洗衣机和家人帮忙,更别说做饭、打扫卫生。后来她出现了明显的手眼协调障碍,连系鞋带、扣纽扣这些基本动作都变得困难,大脑对肢体的控制能力显著下降。​

对抗认知衰退:不是靠药,是靠 “主动生活”​



神经内科医生强调,中老年人预防认知障碍,不需要昂贵的保健品,也不需要复杂的训练,关键在于保持 “主动生活” 的状态 —— 让大脑每天都有事情可做,让身体每天都有适当活动,让精神每天都有交流的机会。​

规律的身体活动是大脑的 “营养剂”。研究发现,每天进行 30 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比如散步、打太极、跳广场舞,能显著提高大脑海马体的体积。海马体是大脑负责记忆形成和储存的关键区域,它的体积增大,能有效延缓大脑萎缩,降低认知衰退的风险。有位 70 岁的老人,每天傍晚都会绕着小区走半小时,手里提着菜篮子顺便采购晚餐食材,一路上和邻居聊聊家常,多年来认知功能一直保持良好,记忆力甚至比有些年轻人还好。​



主动参与认知活动能激活大脑神经元。读书、看报、学习新技能、与人交流,这些行为都能为大脑提供持续的刺激。比如跟着视频学做一道新菜,在切菜、调味的过程中需要记住步骤、控制火候,这是对记忆力和逻辑思维的锻炼;尝试用智能手机拍短视频,记录小区里的花草树木,需要学习拍摄技巧、剪辑方法,这能激活大脑的信息处理区域;和朋友打麻将、下象棋,需要思考策略、判断局势,能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保持情绪积极也是对抗认知衰退的关键。长期的孤独、焦虑、抑郁会加速认知功能的下降,而积极的社交互动能改善情绪状态,激活大脑的 “社交网络”。社区里的老年活动室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天、织毛衣、做手工,虽然聊的都是家长里短,做的都是简单的小事,但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情绪也更开朗。有位曾出现轻度记忆减退的老人,加入社区合唱队后,每天练习唱歌、和队友交流,不仅记忆力有所改善,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

别让 “舒服” 变成大脑的 “隐形伤口”​

诊室里,那位 50 岁的女性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尝试改变生活方式:每天跟着女儿学做一道简单的家常菜,饭后和家人下楼散步,每周参加一次社区组织的手工课。虽然刚开始她还会忘记步骤、跟不上节奏,但慢慢的,她的眼神里有了光彩,说话也变得流畅起来。​

医生常对患者说:“退休不是生活的终点,而是重新规划生活的起点。中老年人最怕的不是身体变老,而是精神上提前‘躺平’。” 做饭时思考食材搭配,散步时观察路边风景,聊天时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小事,其实都是在为大脑 “充电”,都是在对抗认知衰退的 “隐形武器”。​

夕阳下的小区花园里,不少老人正在散步、聊天、打太极。他们的动作或许缓慢,说话或许不够流利,但每一个主动参与生活的身影,都在证明:大脑的老化可以延缓,认知的衰退可以预防,关键在于不要让 “懒得动、懒得想、懒得说” 成为生活的常态。毕竟,没有人愿意在岁月的流逝中,慢慢忘记自己是谁,忘记身边最亲近的人。​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签当天,俄罗斯游客挤爆黑河入境大厅,一眼看去20个俄罗斯美女

免签当天,俄罗斯游客挤爆黑河入境大厅,一眼看去20个俄罗斯美女

春序娱乐
2025-09-16 14:15:10
突发!北约两架F16疑似击落俄军机!泽连斯基:俄方正在扩大战争

突发!北约两架F16疑似击落俄军机!泽连斯基:俄方正在扩大战争

朔方瞭望
2025-09-16 10:22:34
独家丨SU7 Ultra遇冷,小米汽车调整相关销售体系

独家丨SU7 Ultra遇冷,小米汽车调整相关销售体系

亿欧
2025-09-16 18:04:54
北京富豪大婚,北京老炮儿齐聚,朱时茂主持,陈佩斯被新娘子敬烟

北京富豪大婚,北京老炮儿齐聚,朱时茂主持,陈佩斯被新娘子敬烟

麦大人
2025-09-16 14:46:36
不止反隐身!美媒推测空警-700已服役,电子战技能更棘手

不止反隐身!美媒推测空警-700已服役,电子战技能更棘手

杨风
2025-09-15 22:03:02
为何中国反复升级轰-6轰炸机?因为说白了,压根就是歪打正着

为何中国反复升级轰-6轰炸机?因为说白了,压根就是歪打正着

陈博世财经
2025-09-16 17:28:45
费内巴切新援:我是为穆里尼奥而来 得知他下课不愉快但不会哭泣

费内巴切新援:我是为穆里尼奥而来 得知他下课不愉快但不会哭泣

直播吧
2025-09-16 16:12:01
因拒绝潜规则“断送”前程,如今62岁的王静,靠新身份惊艳众人

因拒绝潜规则“断送”前程,如今62岁的王静,靠新身份惊艳众人

博览历史
2025-09-15 20:16:32
72岁“唐僧”开始卖房!和陈丽华33年感情成笑话,百亿财产成空?

72岁“唐僧”开始卖房!和陈丽华33年感情成笑话,百亿财产成空?

小故事娱乐
2025-06-27 14:34:16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萧竹轻语
2025-09-11 16:45:37
一场“卖内裤”的直播,扯下了张雨绮最后的“遮羞布”

一场“卖内裤”的直播,扯下了张雨绮最后的“遮羞布”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09-16 19:07:58
上海申花1-2江原,赛后1个好消息和2个坏消息,于汉超引亚冠冲突

上海申花1-2江原,赛后1个好消息和2个坏消息,于汉超引亚冠冲突

侃球熊弟
2025-09-16 19:56:03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网友:它都不嫌我穷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网友:它都不嫌我穷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9-14 20:43:21
中国的这次阳谋,把以色列给彻底整不会了,就连美国都想拜师学艺

中国的这次阳谋,把以色列给彻底整不会了,就连美国都想拜师学艺

小lu侃侃而谈
2025-09-16 19:20:38
贾国龙蠢到家了

贾国龙蠢到家了

梳子姐
2025-09-15 15:54:22
花800万买爱马仕的富家千金,破产后在咖啡店当牛马,她却很快乐

花800万买爱马仕的富家千金,破产后在咖啡店当牛马,她却很快乐

禾寒叙
2025-09-09 19:55:06
为了不让廉航多赚一分钱,旅客穿成“人体集装箱”

为了不让廉航多赚一分钱,旅客穿成“人体集装箱”

新周刊
2025-09-15 21:07:40
山口百惠的手有多巧,她参加拼布展的14幅作品,最后一幅令人惊叹

山口百惠的手有多巧,她参加拼布展的14幅作品,最后一幅令人惊叹

我来我看见
2025-09-16 19:30:40
网友质疑小米防水测试机进水!小米:手机内部并非真空,放置干燥处两天可正常使用

网友质疑小米防水测试机进水!小米:手机内部并非真空,放置干燥处两天可正常使用

洪观新闻
2025-09-16 16:08:50
江苏省教育厅回应“中小学秋假”:将结合各地不同情况做出安排

江苏省教育厅回应“中小学秋假”:将结合各地不同情况做出安排

澎湃新闻
2025-09-16 19:16:03
2025-09-16 23:28:49
周哥一影视
周哥一影视
感恩相遇
1204文章数 139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网红面包店被指闭店后大量丢弃面包 市监局突击检查

头条要闻

网红面包店被指闭店后大量丢弃面包 市监局突击检查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旅游
时尚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当女将军成为内娱偶像剧时尚单品,我们更怀念穆桂英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