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刘文璋)“北京这座城市不仅保持了宽阔整洁的道路、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和鳞次栉比的高楼等标志性特征,而且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新增的绿化植被让整个城市显得更加美丽宜居。”尼泊尔联邦议会国民大会前高级秘书拉詹德拉·普尤亚尔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此次访学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不仅惠及亿万中国人民,更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拉詹德拉·普尤亚尔曾分别于1994年和2016年来华。2025年夏天,拉詹德拉·普尤亚尔再次来华参加“发展中国家森林生态保护与修复官员研修班”,并前往黑龙江省漠河市实地考察学习中国在森林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具体案例。拉詹德拉·普尤亚尔表示,在黑龙江漠河,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在植树造林、森林保护及森林消防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与巨大投入。尤其是卫星数据与无人机监控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仅实现了火情快速响应与高效处理,更生动展现了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的鲜活实践。
目前,中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湿地面积稳定在5635万公顷以上,国际湿地城市增至22个。“这一系列数据见证了中国在森林保护和湿地管理方面的坚定步伐和显著成就。”拉詹德拉·普尤亚尔赞叹道:“中国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这些措施不仅守护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平衡,还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令人深感震撼。”
中国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解决工业区碳排放问题,并将这种承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平台,传递给了更多国家,共同推动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拉詹德拉·普尤亚尔表示,尼泊尔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着诸多挑战,资源有限、经济增长缓慢、就业不足、减贫压力大等问题亟待解决。2017年,尼泊尔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双方携手推进互联互通及水电项目开发,既为尼泊尔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两国人民的福祉注入了新动力。
中国在全球气候融资及对发展中国家支持方面的贡献也有目共睹,拉詹德拉·普尤亚尔给予高度评价:“尽管尼泊尔的全球碳排放占比极低,但却面临着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而中国一直在支持像尼泊尔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尼泊尔在马相迪河流域的水电站项目,得到了中国的投资与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尼泊尔街头,为尼泊尔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有效减少了碳排放。拉詹德拉·普尤亚尔表示:“期待尼中两国能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特别是在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这些合作不仅将助力尼泊尔实现气候目标,也会让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密。”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拯救地球是各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关系,正是这一责任的生动注脚。拉詹德拉·普尤亚尔表示,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不仅是中国的奇迹,也为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可复制的榜样。中国在清洁能源、健康、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扎实行动,以及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发展首位的坚持,都为各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