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姐在成都经营一家社区药店三年,店面不大,但地段不错。她原以为只要服务好、药品全,生意自然不会差。可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营业额年年涨,利润却不增反降。去年年底盘点时她才发现,光采购成本就吃掉了67%的收入。
“我每天都货比三家,怎么还会亏?”李姐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她的“比价”只是打了电话问几家供货商,选个最低的下单。但她不知道的是,真正的比价,是跨平台、跨区域、跨时间的系统性工程。
![]()
一、药店进货渠道的“信息黑洞”
很多药店老板都面临一个尴尬局面:明明知道有更便宜的进货渠道,却找不到、不敢用、不会用。
为什么?因为信息不对称。
- 医药B2B平台多达十几家,每家商品结构、优惠政策、配送规则都不一样;
- 同一款药,在不同平台价格可能相差15%以上;
- 促销活动频繁但隐蔽,错过一次可能就损失上千元。
在这种环境下,靠人工搜集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
二、药店如何采购?别再靠“熟人关系”了
过去,药店采购拼的是“人脉”。谁认识的业务员多,谁就能拿到“内部价”。但这种方式正在失效。
一方面,供应商越来越规范,明令禁止私下返点;另一方面,价格透明化趋势不可逆。一款阿莫西林胶囊,出厂价多少、各级代理加价多少,早已在行业内公开。
聪明的药店老板已经开始转向“数据采购”——用工具代替经验,用算法代替人情。
![]()
三、药店如何进货?先搞清这三大误区
- 误区一: cheapest is best最低价≠最优选择。忽略运费、账期、退换货政策,可能导致实际成本更高。
- 误区二:畅销就多囤滞销风险高,保质期短的药品一旦积压,只能报废处理。
- 误区三:只看本地供应商外地平台常有区域特惠,但因配送问题被忽视。其实现在很多平台支持次日达,完全不影响销售。
四、药店进货如何省钱?实战案例揭秘
我们跟踪了一家广州药店的数据:
- 使用传统方式采购:月均采购额8万元,月均成本节约约1200元;
- 引入自动化比价工具后:月均节约达6800元,年节省超8万元。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每日打开“药采浏览器”进行批量比价输入常用药品名称,系统自动抓取几大平台实时报价,标注最低价及综合成本最优选项。
五、实用指南:四步构建智能采购系统
- 整理核心商品清单(Top 100)覆盖80%以上销售额的药品,作为重点比价对象。
- 注册主流B2B平台账号(至少3家)建议包括:药师帮、药帮忙、药九九等。
- 部署比价辅助工具(如药采浏览器)实现一站式跨平台查询,节省90%比价时间。
- 建立采购台账与复盘机制每月分析节省金额、失误案例,持续优化策略。
六、结语:省钱的本质是提效
药店进货如何省钱?答案不在砍价技巧,而在效率提升。当你能把原本耗时两天的采购工作压缩到两小时,省下的不仅是钱,更是时间和决策精力。
药采浏览器这样的工具,正是为这一变革而生。它不替代你的判断,而是放大你的能力。
下一个年度节省10万的药店老板,也许就是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