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话术也变得更加隐蔽和具有迷惑性。许多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伪造声音、图像甚至视频,实施精准诈骗,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警惕,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AI诈骗方式,并提供相应的防范建议。
1.伪造亲友声音,紧急求助
示例:“我出车祸了,快转手术费!”“我被抓了,需要保释金!”
诈骗手段:利用AI语音合成技术模仿亲友声音,制造紧急情况,诱导转账。
防范建议:
接到类似电话时,保持冷静,通过多种方式核实对方身份,避免因慌乱而上当。
2.冒充公检法,恐吓威胁
示例:“你的账户涉嫌洗钱,需要转入安全账户!”“你的银行卡被盗刷,需要你配合调查!”
诈骗手段:通过AI换脸技术伪造“警官证”或“通缉令”,制造恐慌心理,要求转账。
防范建议: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要求转账,接到此类信息时,应立即挂断并报警。
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公检法机关的联系方式,避免轻信陌生电话或短信。
3.虚假“智能投资平台”,高收益诱惑
示例:“内幕消息,稳赚不赔!”
诈骗手段:利用AI生成虚假盈利截图或伪造“专家”视频,诱导参与虚假投资平台。
防范建议:
任何承诺“保本高收益”的投资都是骗局,切勿轻信所谓的“内幕消息”或“专家推荐”。
在进行投资前,务必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平台的合法性和信誉。
4.情感诈骗
示例:“我发现了一个投资漏洞,带你一起赚钱!”“我生病了,需要钱治疗……”
诈骗手段:通过AI生成虚拟形象,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建立情感信任后实施诈骗。
防范建议:
网络交友需谨慎,避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或求助信息。
保持理性,不被虚拟形象所迷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伪装客服人员,骗取个人信息
示例:“您的账户存在风险,需要验证身份!”“您的快递丢失,点击链接理赔!”“您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可申请退款。”
诈骗手段:利用AI语音或聊天机器人伪装成客服,诱导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防范建议:
接到此类电话或消息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如官方App、客服电话)核实对方身份,切勿轻信不明链接或二维码。
保护个人信息,避免随意授权人脸、声纹等生物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