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一天,雨水淅淅沥沥地洒落在老旧小区的屋檐上,发出清脆的滴答声。68岁的张桂兰早早起床,佝偻着腰,从床底下艰难地拖出一个布袋,里面装着提前泡好的糯米和粽叶。她的手指因多年的劳作而变得粗糙扭曲,指节上布满老年斑,却依然灵活地翻卷着粽叶,一个个包出漂亮的三角形。
"今年多包些,一家给30个,孩子们肯定高兴,"张桂兰自言自语着,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露出满足的笑容。身旁的小方桌上摆着三个便当盒,分别写着"大宝"、"二宝"、"小宝",这是她对三个子女几十年的称呼习惯。
屋外的雨声渐大,但桂兰的心里却是暖的。去年丈夫去世后,子女们都很少来看她,说是工作忙。她理解,可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这次端午节,她想着亲手包粽子给孩子们送去,顺便看看他们,也许能一起吃顿饭。桂兰的眼前浮现出全家围坐一桌的情景,手上不自觉加快了包粽子的速度。
但她没想到的是,这些带着母爱香气的粽子,却会成为接下来一天中最让她心碎的东西。
当张桂兰提着装有30个香粽的保温袋,敲响大儿子家的门时,迎接她的是儿媳疲倦不耐烦的脸。
"妈,您怎么来了?也不提前打个电话。"儿媳周丽勉强侧身让桂兰进门,语气里满是不情愿。
客厅里,大儿子张强正盯着平板电脑处理文件,头也不抬:"妈,今天公司很多事,实在抽不开身陪您。"
"没事没事,我就是给你们送点粽子来。"桂兰小心翼翼地把保温袋放在茶几上,颤巍巍地打开,"都是今早刚包的,还热乎着呢。"
![]()
周丽走过来瞥了一眼,皱起眉头:"妈,您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家冰箱里都是超市买的粽子,这么多自己包的吃不完的。再说现在谁还自己包粽子啊,多不卫生。"
"就是,妈,您这么大岁数了还折腾什么。"张强终于放下平板,却说出了更令母亲心凉的话,"您那个老房子连抽油烟机都没有,包的粽子能干净到哪去?"
桂兰的手僵在半空中,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她突然想起儿子小时候,总是抢着吃她包的粽子,还会骄傲地告诉小伙伴:"我妈包的粽子是全世界最好吃的!"
"再说了,您一个老太太独自在家包粽子,万一烫着怎么办?您要是真有这闲心,不如去老年大学学点东西,或者跟老姐妹们出去旅游。"周丽的话里透着不耐烦。
正说着,外孙女放学回来了,看见外婆,高兴地扑过来:"外婆!您带什么好吃的来了?"
桂兰刚想回答,周丽就抢先说道:"甜甜,别吃外婆带的东西,不干净。妈,您看甜甜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们对她吃的东西格外上心,您理解一下。"
话音刚落,桂兰感到一阵刺痛,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她强忍着笑了笑:"好好好,我理解。那...那我先去看看你二弟家吧。"
"您今天要跑三家啊?"张强终于从工作中抬起头,"妈,您真是闲不住。不过二弟家今天可能不在,他发朋友圈说带家人去青岛旅游了,您没看到吗?"
桂兰尴尬地笑了笑:"我,我不太会用那个..."其实,二儿子早已把她的微信删除了,只因为她总在群里发些"早上好"的问候和养生视频。
离开大儿子家,桂兰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雨水打湿了她的衣襟,分不清是天上的雨还是眼中的泪。她提着略显沉重的保温袋,向二儿子家走去。虽然知道可能扑空,但她还是想试试。
果然,二儿子家没人应门。桂兰在楼下淋了半小时的雨,最终决定去小女儿家。小女儿一直是她最疼爱的,从小就懂事贴心,一定会欢迎她的粽子。
当她敲开小女儿张蓉家的门时,女儿正在进行瑜伽直播。看到母亲突然出现,张蓉明显愣了一下,但还是假装自然地对着镜头说:"今天有特别嘉宾,我妈妈来了!大家跟我妈妈打个招呼!"
屏幕上立刻闪出一串问候。桂兰被这架势弄得手足无措,只能尴尬地向镜头挥手。
直播结束后,张蓉才有空理会母亲:"妈,您怎么今天来了?早说一声我好准备啊。"
"给你送粽子来了,知道你忙,不想打扰你。"桂兰打开保温袋,里面的粽子已经不再热气腾腾,但仍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张蓉看了看粽子,突然变了脸色:"妈,您这是什么意思?您知道我现在是做健康饮食博主的,每天都在提倡低脂低糖饮食,您给我送这么多高淀粉高热量的东西,是想让我的粉丝怎么看我?"
"我,我不知道..."桂兰支支吾吾地说。
"而且您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时代了,谁还吃这种老土的东西?现在流行的是藜麦粽、紫米粽,就算要吃传统的,也得是那种精致的小包装,有品控的。"
张蓉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提高了,"您这么做就是在害我!我今天直播间里有好几个品牌方负责人,要是被他们看到我吃这种东西,我的代言不就黄了吗?"
桂兰呆呆地站在那里,手里还捧着那个保温袋。女儿的话像一把刀,深深刺进她的心。
曾几何时,这个小女儿最爱吃她包的粽子,还曾撒娇说要她教自己包粽子的技巧。如今,那个依偎在她怀里的小姑娘,却把她的一片心意当成了负担和耻辱。
"对不起,我不知道...我这就拿走..."桂兰哽咽着说,泪水终于决堤而下。
张蓉看到母亲哭了,态度软了些:"妈,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您以后做这些事前能不能先问问我们需不需要?您看现在这些粽子,又不能吃,又浪费,您自己一个人也吃不完,多糟心。"
桂兰擦了擦眼泪,点点头:"我知道了,孩子。那我先回去了,你忙你的吧。"
走出女儿家的楼道,雨已经停了,但桂兰的心却像被浸透了冰水。她提着那袋被三个孩子拒绝的粽子,缓缓走向公交站。忽然,她听到有人叫她。
"张奶奶!您这是去哪啊?"是小区门卫老李。
"哦,我...我刚看完孩子回来。"桂兰勉强笑了笑。
老李看了看她手里的袋子:"这是啥?闻着挺香。"
"粽子,我自己包的。本来想给孩子们送去的,可他们...不喜欢。"说到这里,桂兰的眼眶又红了。
"哎呀,那我可有口福了!我老伴去年走了,今年端午没人给我包粽子。张奶奶,能匀几个给我不?我出钱买!"
桂兰连忙摆手:"别这么说,拿去拿去,全给你!我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
回到家,桂兰瘫坐在沙发上。沉默了许久,她起身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发黄的相册。里面是孩子们小时候的照片,有他们吃她包的粽子时的笑脸,有端午节全家一起系五彩绳的温馨,有丈夫还在时一家人的合影...
桂兰抚摸着照片,眼泪再次滑落。她突然意识到,那个曾经的家,那些曾经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孩子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而她,只是他们生命中一个逐渐被边缘化的存在。
她擦干眼泪,拿出手机,颤抖着打开了那个很少用的微信。屏幕上,三个子女的头像都亮着,却没有一个人问她今天过得怎么样。桂兰轻轻点开"朋友圈",小心翼翼地打出一行字:"今天天气真好,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她知道可能不会有人回应,但她依然期待着。就像那些被拒绝的粽子,尽管不被需要,却依然承载着一位母亲永不言弃的爱。
母爱,有时就是这样卑微,明知道不被需要,却依然默默付出,期待着有一天,能被珍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