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亲华派总理奥利辞职,尼泊尔政坛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9月12日,73岁的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苏希拉·卡尔基宣誓就任临时政府总理,成为尼泊尔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9月8日,尼泊尔政府临时颁布禁令,试图控制网络舆情。原本只是政策层面的举措,却在年轻人群体中引发了巨大反弹。所谓“Z世代抗议”迅速蔓延,示威者指责政府腐败、裙带政治盛行,而社会底层却长期陷于贫困。数万人走上街头,最终演变成冲击议会大楼、焚烧政府建筑的暴力冲突。警方开枪镇压,造成至少72人死亡、1300多人受伤,尼泊尔的政权稳定被彻底动摇。
在局势失控后,尼泊尔军队进驻首都加德满都,主要政府部门一度陷入瘫痪。奥利在巨大压力下选择辞职。作为典型的亲华派,奥利曾多次盛赞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在任内推动中尼合作,甚至专程来华参加“九三阅兵”。但这位亲华总理在内政上的软肋被彻底暴露:腐败积弊难除,经济困境无法改善,社交媒体禁令只是压垮他政治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卡尔基的上台被视为“民意的妥协产物”。她在2016年至2017年间担任最高法院首位女性首席大法官,以铁腕反腐和正直著称。正因如此,她在民众心中拥有较高声望。临时政府成立后,她立即宣布向遇难者家庭提供100万卢比补偿,并承诺照顾伤者,呼吁全民冷静,携手重建国家。这种姿态,更多是安抚人心的政治宣言,也为即将在半年后举行的大选奠定基础。
中国在奥利辞职后的几天里保持了罕见的沉默。9月12日卡尔基宣誓就职后,中方才打破沉默,由外交部发言人送上祝贺,并说出十个字:“中尼传统友好源远流长。” 这十个字既是对尼泊尔新总理的礼节性欢迎,也是对未来尼政府的提醒。
中方表态的另一部分同样意味深长,尊重尼泊尔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这句话凸显了中国一贯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区别于西方国家常见的强硬干预。对尼泊尔这样的山地小国而言,这种尊重本身就是善意的信号,也让尼各派在对外关系上更容易接受中方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中尼关系不仅仅是礼节上的“传统友好”。地缘层面,尼泊尔夹在中印之间,既是喜马拉雅山的战略缓冲地,也是“一带一路”通往南亚的重要节点。无论谁当政,都不可能忽视与中国的紧密联系。卡尔基即便不明确表态,也不太可能在外交上大幅调整立场。
从更大的背景看,南亚这几年接连发生政局动荡:斯里兰卡政府在经济危机中崩塌,孟加拉国政权更迭,尼泊尔再度陷入动乱,印尼也爆发大规模骚乱。这些事件固然与国内矛盾相关,但外部势力推波助澜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对于尼泊尔而言,夹在中印之间,本就容易成为外部势力博弈的舞台。
中方的低调与冷静,恰恰体现出大国的自信。没有急于表态,更没有公开选边,而是等到尘埃落定,才点出“源远流长”的十个字。这既稳住了中尼关系的长期基调,也避免卷入尼国内政治纷争。对比一些喜欢“插手他国内政”的西方大国,这种做法更符合尼泊尔民众的预期,也展现出中国在南亚外交上的稳重姿态。
尼泊尔的未来还存在很多不确定。过渡政府能否稳定局势,大选是否顺利举行,卡尔基能否兑现反腐承诺,这些都将影响国内政局走向。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尼泊尔任何一位理智的政治家都不会放弃与中国的合作,因为这不仅是历史友谊的延续,更是现实利益的需求。
亲华派奥利的下台,短期内让中尼关系失去了一位积极推动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关系会受损。相反,中方展现的克制与尊重,可能成为下一阶段中尼合作的最大资本。面对外部动荡和内部挑战,中国的存在,对尼泊尔来说更像是一种稳定器。最终,那十个字不仅是外交辞令,更是一种信号:不论政局如何更迭,中尼关系的根基不会动摇。对于尼泊尔这样的邻国来说,这种稳定的承诺,或许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分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