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来安县将产业链体系建设作为实现工业强县目标的核心抓手,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技改提质推动、专精特新拉动”等关键举措,从多维度、多层级发力,持续“做优做强链主企业、扶持发展在链企业、招引补链延链企业、积极帮扶助力企业”。目前,新型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文具礼品等产业链已初步成型,新能源(光伏)、电子信息(半导体)、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食品、智能家电、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链也在稳步发展,全县产业链体系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强化链式协同,搭建产业联盟发展基础。依托自身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来安县大力推进“龙头+配套”产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创新龙头作用,扶持配套企业发展,为产业联盟组建筑牢根基。一方面,用好轨道交通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协会常态化运行,以协会为牵引构建产业联盟,促进联盟内企业实时共享产品类型、标准等信息;同时以链内已与高校院所合作的企业为切入点,吸引更多高校院所参与联盟企业研发,提升企业抱团互补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以要素资源为纽带,常态化举办政银企要素资源对接会,通过供需对接建立产能合作、就近配套、协同发展的联结机制,为后续新材料产业联盟等县域新产业联盟建设奠定基础。
推动平台建设,畅通企业信息共享渠道。来安县充分发挥浙江商会、闽商商会、轨道交通装备协会、县总商会等商协会的乡情纽带与信息港作用,推动全县企业信息平台建设,助力企业实现信息高效共享。县直各职能部门坚守“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结合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聚焦企业在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系列帮扶活动。此外,组织重点产业链牵头单位绘制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健康食品、文具礼品等产业链图谱及重点企业名录,制定工业企业产品和设备对接目录,让企业在产品供给、设备信息查询、配套协作等方面能快速获取资源,提升产业链协作效率。
实施科创赋能,提升专精特新发展能级。在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上,来安县秉持“不求所有,但为所用”原则,联合共建军民融合产业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签订技术转移服务协议,为企业提供定向技术攻关支持。今年以来,已开展产学研交流活动5次,发布技术成果30余项,组织6家企业申报省级科技项目,其中2家成功立项,获省财政资金1700万元。在人才引育方面,持续打响“科技副总”品牌,升级打造“科技副总”2.0版,在单个博士“点对点”服务企业的基础上,向组建人才团队、搭建科研平台、服务产业链的模式拓展,目前全县“科技副总”累计达42名,6名获评安徽省“科技副总”。同时,注重自主培育,开展技术工等级认定,按“初级、中级、高级”梯队培养;并遵循“创新型、省专、省冠、‘小巨人’、重点‘小巨人’、单冠”梯度培育路径,建立“梯度培育库”,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进阶。
优化链式招商,加速产业集聚发展进程。来安县组建由县几个班子主要领导挂帅的产业链“链长制”专班,构建“县领导领衔、招商部门领航、招商小组领跑、县直单位全员领责”的“四领”招商体系。创新实施每月小组“调度”、双周线索研判“督导”、周期管理“精准跟踪”三项推进机制,建立“招商线索库”确保招商实效。县主要领导紧盯县域企业总部,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高位推进“总部”招商,助力产业链“延链补链”。此外,积极探索基金招商,依托商协会平台开展精准招商,成功引进总投资2亿元的安耐高智能化食品设备生产等项目,进一步加快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集聚步伐。(吕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