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今年的中超,真有点不一样,大家习惯了这两年“摆烂”的俱乐部,甚至觉得赛场气氛就那样吧,没想到大连英博居然玩出花来了,票房直接奔着4500万去了,比年初那点3000万的预算硬生生多了1500万,这在金元足球退潮之后,说它是个冷门奇迹,一点都不过分,可能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上一次中超有球队靠票房活得这么漂亮,得追溯到什么年头了
问题来了,大连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按照本赛季的节奏,英博主场12场接近70万人进场,场均5.7万,这还不是极限,有7场破6万,连足协杯都能拉满6万观众,没头没脑的票房涨,8月踢成都蓉城那场甚至把队史观众新高刷到61611人,这成绩直接进了中超历史第三高,什么叫票房爆棚的第一球市,大连绝对配得上,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大连的这波操作跟许多老牌俱乐部“烧钱砸观众”不一样,没太多花里胡哨,就是纯粹的球市+现场氛围带起来的热潮
当然,票就算卖得好,账也得算明白,这一轮英博的管理团队是真有点东西,原本1.5亿赛季预算,老板王魁本来得自掏4000万填窟窿,结果票房一激活,自主招商从2000万涨到2500万,自己还少掏一半的钱,2000万就能忙活完一个赛季,这搁以前简直是天方夜谭,俱乐部团队直接帮老板在台前幕后省下真金白银,还能超额创收,年终算账能多出2000万,这账本看着就让人直呼“牛”,也活生生给“投资人只能赔钱”的老话打了个样
更扎实的底气其实还在背后,英博后面有一整套的国企+政府组合拳,海发集团和汇融集团一年搭3000万,地方政府还补贴2000万,一共5000万的保底资金,加上自己挣的票房和招商,英博可以说直接走上了健康运营的正轨,这种资金结构你让其他降级边缘的队怎么看,有稳定投入还能自己开源,王魁还说期待以后补贴能跟战绩挂钩,这明显是想把成绩和收益再绑定一遍,这思路说实话,比那种靠老板烧钱硬撑的日子靠谱多了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一句,大连这个“足球城”的底子真的厚,票房和氛围就是资本,不像有些城市,哪怕砸出了钱也喊不热,“氛围组”凑不齐,看台就是死气沉沉,不管是雨天还是太阳烤,英博主场永远一波观众在撑场面,这种氛围是真拼出来的,不是什么开幕仪式一喊就来的
当然,这一波也让人开始琢磨,中超未来是不是都得往这个路子走,金元足球那套砸钱老路已经玩不转了,靠票房、靠氛围、靠本地情怀,配合稳健的财政补助,这才是健康造血的正道,甚至有球迷调侃,烧钱时代全靠拼老板命硬,现在总算能靠“球市硬”拉高收入,想想这些年一堆球队“对喷管理层摆烂”,工资发不出,外援跑路,如今英博这套路,确实有点破局意思
其实看回头,英博开头谁都没看好,升班马、资金紧,阵容说实话也就一般,没几个大牌,外援配置还有限,但是命硬,球市更硬,而且关键时候各方资金补贴有底气,票房一炸,外部招商立刻跟上,这节奏一对比,一众中下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