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尹力主持召开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
分享至

9月15日上午,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听取关于北京市促进国际科技组织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加强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全球博士后激励计划有关情况汇报。市委书记、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尹力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殷勇,市委副书记、领导小组副组长游钧出席。

会议指出,要聚焦首都发展所需,积极促进更多国际科技组织在京集聚发展,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注重引进与培育并举, 支持领军企业、高校院所等发起成立国际科技组织,持续吸引知名国际科技组织在京设立代表机构。 营造一流发展环境, 抓好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建设,持续优化外籍人才服务体系。 更好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支持国际科技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与北京在技术研究、标准制定、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助力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加强组织协调,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牵好头,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 做好宣传引导,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

会议强调,科技期刊是展示、交流、传播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 要瞄准世界一流,用好首都资源, 强化央地协同,鼓励引导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学会协会等创新主体,在京创办更多高水平科技期刊。 突出重点布局, 聚焦我市科研优势和重点产业方向,前瞻布局一批战略前沿和空白薄弱领域期刊,提升学术引领力。 强化要素保障, 加强期刊出版平台建设,全面优化提升科技期刊发展生态。 加强党的领导, 严格资金规范化管理,强化组织实施和监督。

会议强调,学科专业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支柱。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不断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突出分类指导, 针对不同类型高校分类确定发展目标,实现特色化办学。 突出需求导向, 加强人工智能广泛应用,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超常规设置一批急需紧缺学科专业,推动专业设置优化迭代。 突出改革创新, 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创新培养模式,建好用好实践基地,大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突出系统谋划,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会议强调,卓越工程师是统筹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枢纽。要聚焦国家战略方向,强化工程实践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 坚持校企协同育人,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持续布局建设一批新的市级产教融合基地,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强化政策支持, 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和以实绩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让工程师能够心无旁骛在产业一线取得成果、实现价值。

会议强调,博士后激励计划是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有力抓手。 要强化央地协作, 形成创新发展合力,不断提高博士后站点建设水平。 加强动态评估, 在项目支持、编制保障、完善配套等方面进一步丰富政策措施,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博士后工作品牌。市人社局要加强组织协调,各部门协同配合,各区做好属地服务保障, 共同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营造优良创新创业环境,让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多价值。

会议还审议了其他事项。

市领导李成林、孙军民、赵磊、穆鹏,市政府秘书长曾劲参加。

来源: 识政(PoliticalInsid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首都之窗 incentive-icons
首都之窗
dwz.win/avJ9
43291文章数 566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