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以预测,生活充满矛盾,从来没有万事顺遂,也不会始终乌云盖顶。工作太过辛苦时,总羡慕古人偷得浮生半日闲,自己却连片刻喘息都成了奢望。肩上担责,呕心沥血,神经似乎一直紧绷,于是便非常渴望退休,早日过上悠闲自在的日子。
可是等到退休之后,虽然不必为各种琐碎事情奔忙,也无需因为紧急要务而惊心,只觉心无挂碍,身自轻盈。不过如果整日无所事事,又时常感觉非常无聊,于是又会情不自禁地怀念起中年时忙碌的身影。下面分享退休医生的七律,颔联比喻贴切,结尾富有哲理。
退休感怀 作者:高玉珍 四秩华年守杏林,悠悠岁月酿情深。 一身白褂经霜沐,两鬓青丝被雪侵。 从业生涯归岸口,痴诗雅趣占春心。 骋怀侧目千帆过,往事如烟和汗斟。
诗的大意是:
四十载年华,坚守医学领域;漫长岁月中,沉淀下深厚情谊。一身白褂,历经风雨洗礼,两鬓乌黑,青丝已被岁月染白。
职业生涯已到终点,痴迷诗歌的雅兴却又占据心田。放眼望去,无数后辈正千帆竞渡;如烟的往事,伴着汗水一同回味。
高玉珍是一位退休的医务工作者,四十载职业生涯的深厚积淀,让诗人非常热爱医生这个职业,自己也因此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诗人退休之后,虽然有些不舍,不过回首往事,却觉得非常欣慰,也深感救死扶伤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她也为此体会到自己人生的价值。
这首诗犹如一扇精心雕琢的时光之窗,展现出一位将毕生奉献给医学事业的生命个体,也让人们体验到作者在职业生涯落幕时的复杂心绪与深邃思考。全诗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构建了一个诗意的空间,值得称赞。
首联开宗明义,“杏林”是一个承载着文化传统的意象,典出三国时期名医董奉,传说他治病不要钱,只让病愈者种植杏树,这些幼苗数年后蔚然成林,也成为医者仁心的象征。
一个“守”字,精准地传递出主动坚守的使命感,以及不断累积的厚重感。一个“酿”字,将无形的岁月,物化为可以沉淀、发酵的事物,暗示出随着时间的流逝,情感与经验也处于转化与升华的过程。
颔联比喻贴切,诗人巧妙地将职业着装“白褂”,与自然现象“霜、雪”融合。“经霜沐”既指深夜值班时白褂披霜的景象,又隐喻职业生涯中历经了种种考验与洗礼;“被雪侵”既是两鬓斑白的真实写照,又指岁月无情侵蚀的沧桑感。
颈联从职业身份转到个人趣味,“岸口”意象暗示了职业生涯的泊岸休憩,又隐喻人生长河中的关键渡口,承载着告别与启航的双重含义。“春心”与“痴诗、雅趣”结合,具有深刻的内涵,并非消逝的青春,而是历经沧桑后依然保持活力与激情。
结尾彰显出作者开阔的人生境界,“千帆过”是对职业生涯中无数病患往来、世事变迁的诗意概括。“往事如烟和汗斟”,更是耐人寻味,诗人将虚无缥缈的如烟往事,与具体可感的汗水相提并论。
一个“斟”字,展现出充满仪式感的动作,将过往的艰辛与付出,都转化为可以品味、能够反思的生命佳酿。这不是简单的感伤怀旧,而是一种历经世事之后的人生睿智,承认往事的虚幻,同时肯定汗水价值的真实。
世人常困于“忙”字,总以为退休是卸下重担的终点,却忘了它更该是唤醒自我的起点。正如罗素所言: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我们曾错误地把完成任务当作生活,却在晨昏交替里怠慢了亲友,忘记去关怀。所以别让奔忙成为一种习惯,其实沿路的风景值得认真欣赏。
退休不是对过往的告别,而是对生活的重新认领。若能及早懂得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从容,或许就不必等到鬓角染霜,才能享受悠闲和惬意生活。愿每一位奔忙的人都能慢下脚步,别让来日方长变成追悔莫及,只有微笑地面对世界,才能与岁月温柔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