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评论员 刘柯
最新发布的8月金融数据显示,非银存款当月增加1.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500亿元。
非银存款是指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存款,包括证券、信托、理财、基金等机构的资金。与此相对应的是,8月居民银行存款仅新增1100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6000亿元。
直白点解释这一资金流向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银行储蓄资金变成了A股账户的保证金或者买成了各类基金与理财产品。
我们用数据说话: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7.94万亿元。其中,非银机构存款增加2.55万亿元,同比多增3400亿元,增量创近十年来新高。到了7月,非银存款单月增加2.4万亿元,几乎接近整个上半年的增加额。这期间发生了什么?那就是A股市场指数节节攀升,主要指数站上十年来新高。受此影响,外围资金流向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A股指数虽然取得了不错的表现,但结构性行情的特点仍非常鲜明。
上证指数站上3600点,是大金融特别是银行股的功劳;站上3800点则是大市值科技龙头股的功劳。不过,这些都是机构资金抱团的结果,中小散户参与其中的资金较为有限。从个股股价分布可以看出,越是高价大市值的科技股,涨幅就越大。几乎有八成的个股,股价只维持在年初的水平,有的甚至还不到上证指数3300点的水平。
还有一点可以佐证本轮行情的结构性特征,就是个别基金的收益情况。8月份收益超过30%的基金,绝大多数都是重仓科创50指标股的基金。寒武纪-U能炒到股价超越茅台,是散户资金能推动的吗?背后的主要推手肯定是机构资金。其实,大家可以看看股价超过200元的科技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再数一数机构的占比情况。
随着存款“搬家”现象越来越明显,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散户开始“充值”账户进入A股市场,他们会去买几百元上千元的大市值高价科技股吗?胆子大的股民可能会尝试,但大多数股民应该是没有那种胆量的。
他们要么去买科技ETF基金,要么还是会按照常规思维去选择没怎么上涨的品种。这其实也很正常,机构抱团不可能长期持续,就像上证指数在3600点以前,赚钱的品种是银行股特别是国有大行。
但3600点之后,领涨品种就变成了大市值科技股。那么,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散户将存款从银行搬到A股,按常规思维,“高切低”肯定会到来,一线科技股中的资金,可能会溢出到二线或三线品种。这和前段时间机构资金从银行股里溢出到大市值科技股是一个道理。
即便是结构性牛市,科技股的板块效应也会逐级体现。CPO光模块就是典型,龙头涨到每股300元甚至500元以后,市场就会去挖掘像剑桥科技这样的二三线品种,尽管剑桥科技一再澄清自己没有CPO产品。
从A股运行的惯例看,市场投资情绪起来以后,“搭台”的与“唱戏”的并不冲突,二线科技股、成长性好的二线绩优股和各行各业的低估值龙头股,都会有外围踏空资金关注并建仓,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从趋势角度来看,只有二线科技股、成长性好的二线绩优股按梯次炒作的顺序逐波启动后,市场的热度才会继续升温并步入良性循环的运转,也会让慢牛行情更加行稳致远。
编辑|王为
责编|贺梦璐
校检|袁钢
审核|姚彦如
联系金妹儿:028-86968491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微信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注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