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南京江景房也跌得这么狠!”
最近有网友分享了自己买房暴跌的经历,2021年3月,用735万买的一套133平的房子,没想到,到今年的8月,差不多面积的住宅,挂牌只卖305万,才四年多,账面就直接蒸发了430万!
430万什么概念?普通家庭两口子一个月勤勤恳恳、省吃俭用,能存下8千都不容易。要攒够这430万,得不吃不喝工作45年——到时候别说退休,孙子都快上大学了…
当年买房人听从了销售、一些“专家”的预言,说是房子稀缺、地段位置好,以后抗跌,增值潜力大,
现在来看,那些高位接盘的人,不仅首付亏没,半辈子奋斗也搭进去了。楼市有风险,买房真的不能再盲目相信“绝对保值”!
而谈到对于房子的预言,黄奇帆的一些预判更值得我们关注,
过去他预言的未来房地产,今年已基本应验,明年或大概率又是对的。咱们来看看现实情况:
01.
预言慢慢成真
说实话,以前我对各路专家的预测总是持保留态度,但是黄奇帆的判断让我不得不佩服。
早在2021年,他就提到中国房地产会出现十大转折,当时很多人没当回事,可现在正在一个个应验。
他说以后新房成交量会从17亿㎡降到10亿㎡以下,结果2024年全国只卖出9.7亿㎡;2025年上半年也才4.58亿㎡。
他说房企会从9万家减少到1万家左右,现在看,大房企暴雷,小房企很多要么倒闭、要么被合并。
更准的是,他在2023年底预测2024年楼市会稳住、不再大跌。现在回过头去看,去年政策加速落地,市场没崩,而且真的稳住了。
今年初他又说,2025年是房地产的新开始,不再拖经济后腿。如今咱们看上半年大数据,销量跌幅确实在收窄,一线城市有楼盘价格还出现了价格上涨。
02.
市场的另一面
看到这,你可能也觉得是啊已经逐步好转,新的上升趋势可能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但我们要告诉你的是,现实其实复杂得多。
咱们就看看身边的一些案例:
有一个开工厂的老板,2015年一次性全款买了整一层四个房,从此房子一直空置,也从不过问房地产的事。
最近,他居然在朋友圈发起了出售广告,据他所说,为了快速卖房,他还给中介准备饮料和小红包,甚至找媳妇去中介上班,就是为了把自己的房子快点卖出去。
还有的业主为了卖房更拼,比如杭州一位女业主,为了能快速把房子卖出去,发动了周边五公里的所有中介,组团上门看房,现场不但给中介准备了水果饮料,还准备了抽奖活动[我想静静],7天内成交奖励18888元。
有的业主做法就更新奇,为了快速卖房,干脆办起了活动,请中介来现场,水果饮料招待,还请人扮财神、搞抽奖,说只要凑满80个中介就能开奖。这场面,放几年前根本没人能想象。
03.
“白送”的房子,背后都是辛酸
你可能也在网上也刷到过一些关于“房子免费送”的消息。听起来像捡便宜,但其实那是房主被逼到绝境的“断腕求生”。
我老家的一个同学,2019年120万买婚房,贷款90多万,月供6000多,现在房子只值70万,他已经还了30多万,如今却发现越还越亏,如果卖掉房子,还要倒贴银行23万。可去年底开始公司降薪,收入锐减,媳妇扛不住压力,已经多次提出离婚,生活一下子变得苦不堪言。
后来他实在扛不住压力,就在亲戚朋友群里面发帖求人接盘:“房子不要了,贷款你来还就行!” 这哪是什么白送,分明是走投无路最后一搏。
04.
没买房的人也在操心有房的人
有意思的是,现在不少没买房的人,反而特别“关心”那些背着房贷的人。有一次我看到一条评论,有人说他同事每月还5000的房贷,但同小区租金才2000。他觉得同事太傻,还不如租房,每月能省3000。
这种心态其实挺常见。我觉得,没买房的人不是真的关心别人,而是通过这种对比,来确认自己没买是对的。
但我们把时间拉长看,三十年后,那位还贷的同事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孩子也能在城里结婚安家;而一直租房的人,可能还在为住哪儿发愁。
05.
黄奇帆的预测为什么这么准?
说到底,黄奇帆的预测能成真,不是因为他能掐会算,而是他牢牢抓住了几个关键:人口、库存和政策。
他预计2026年市场会真正站稳,年销量回到12亿平方米左右,房价长期会跟着GDP增速慢慢涨。政府会通过收购库存、扩大保障房防止崩盘。
按照他的分析,中国房地产有“两大病灶”:一是杠杆太高:之前开发商八成资金靠借,远高于国际公认的50%健康线;
二是库存太多:房子盖得远远超过实际需求,2023年全国法拍房就超400万套,占当年销售量的1/3。
06.
未来的路怎么走?
黄老建议:
刚需家庭可以趁着政策支持窗口期入市,但月供控制在收入的30% 以内最好;
想换改善房的,不妨再等等,让房价再挤挤水分;
投资的人要格外谨慎,尽量选大城市核心地段的优质资产。
政府这边也在动,正在以六七折的价格收购开发商卖不掉的房子,用作保障房。
黄奇帆就曾建议投入5万亿来做这件事。他认为,保障房在一个国家住房供应中占到30%,才比较合理。
黄奇帆的预测正在变成现实。2025年将成为房地产止跌回稳的起点,未来它可能会更平稳地与经济一起发展。
而当房子回归“住”的本质,房价慢慢和收入匹配,买房压力减轻,我们才能真正提高生活质量。
一句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