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罗永浩这次出手竟引发如此轩然大波,堪称一场餐饮界的“地震”。
最近,“罗永浩与西贝之间的冲突”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热度居高不下。
随着事件不断升级,有关西贝的负面信息接连曝光,人们才意识到,所谓“预制菜”只是问题的开始。
![]()
36小时激烈交锋
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高味道差,令人作呕!
2025年9月10日下午,罗永浩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针对西贝的批评内容,迅速将该品牌推上热搜,并提议通过立法要求餐馆明确标注是否使用预制菜。
谁也没想到,这条看似普通的消费评价,竟然将餐饮行业长期存在的“预制菜使用方式”“定价合理性”“商家是否应如实告知”等老问题全部暴露在公众视野。
![]()
微博一经发布,评论区迅速炸锅。
不少网友纷纷留言吐槽,有人称四个人消费上千元,但菜量少得像展示品。
也有人指出,点的菜中能尝出冷冻食品的味道,看来这不是个别人的错觉。
当天,“中高端餐厅使用预制菜”这一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前三,西贝瞬间被推至舆论风暴中心。
![]()
令人意外的是,西贝并未选择低调处理,而是采取强硬姿态进行反击。
9月11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公开回应称,店内没有任何一道菜是预制菜,并表示将对罗永浩提起诉讼。
他还公布了罗永浩一行五人当天的消费账单:点了13道菜,共计785元,且有剩菜。
![]()
此外,贾国龙还提到,用餐结束后服务员询问用餐体验时,罗永浩曾表示“还不错”。
这番话显然意有所指,暗示罗永浩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存在道德问题。
![]()
面对贾国龙的质疑,罗永浩毫不示弱,迅速做出回应。
他解释称,剩菜是因为有隔夜重烤的馊味,鱼腥味太重根本无法入口,连面汤都是隔夜的。
至于当时说“还不错”,只是出于对服务员的体谅,不想让他们为难,毕竟他们只是打工的,没必要将情绪发泄在他们身上。
![]()
12日的直播中,罗永浩进一步提供证据,首先引用人民网的报告称“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使用比例超过80%”。
随后又展示西贝后厨“椒麻鸡主材料”的包装袋,上面清楚标注“保质期9个月,加热后食用”。
![]()
他特别强调,自己并不反对使用预制菜,预制菜本身没有问题。
但商家必须如实告知消费者,不能拿预加工食品冒充现做菜,误导顾客。
![]()
13日,发现西贝发动全员“应战”,不断发布声明并寻找各种解释。
罗永浩补充指出,西贝根本没意识到,真正的敌人不是他,而是那些因高价预制菜而感到被欺骗的消费者。
![]()
高价背后的“预制真相”
西贝始终坚持自己未使用预制菜,但网友和记者实地拍摄的画面却与之说法相悖。
为了自证清白,西贝选择开放后厨,没想到这一举动反而令自己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网友截图的后厨直播画面显示,整个厨房仅有寥寥数名厨师,灶台上没有明火,全部使用深口大锅。
![]()
厨师制作“大盘鸡”时,并未见新鲜食材切配,而是从冰柜中取出冻得硬邦邦的半成品,放入锅中加热几分钟后直接出锅。
“酥皮肉夹馍”则直接从冷冻包装取出后放入烤箱,甚至省去了解冻步骤。
网友直呼:这分明是加热预制菜,哪是什么现做?
更令西贝难堪的是,其自家厨师长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实情。
厨师长坦言,部分菜品是隔夜的,例如羊排可加热使用三餐,口感与现做无异。
![]()
除了网友曝光和员工“泄密”,记者暗访还揭开了西贝更多隐藏问题。
调查发现,西贝中央厨房中存放的许多食材,都是提前处理好的。
海鲈鱼提前腌制好并密封保存,保质期长达18个月。
![]()
油炸茄子为速冻品,宣传中称“现熬8小时”的鸡汤实为水兑料包。
儿童餐声称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但后厨同时摆放着转基因大豆油,工作人员承认“炸制过程中会混用”。
![]()
预制菜问题尚未厘清,西贝的“天价”定价又成为网友新一轮吐槽焦点。
罗永浩在直播中算了一笔账:五人点了15道菜,花费785元,人均157元。
其中两道菜因分量不足中途加点,结果吃的是预制菜、隔夜菜,性价比极低。
![]()
在菜品价格中,最具争议的是售价21元的“古法呛面馒头”。
要知道,超市里普通馒头仅1元一个,西贝仅凭“古法呛面”四个字,就将价格抬高了21倍。
![]()
更让网友愤怒的是,米其林两星餐厅的“黑猪肉海参包”,内含猪肉与海参并带有星级认证,单个售价也才28元。
尽管西贝这款“古法呛面馒头”现已下架,但它曾以21元高价售出是不争的事实。
![]()
这款馒头下架,很可能是因为定价过于离谱,远超大众接受范围,吐槽声不断,最终难以继续销售。
对于月薪4000元的上班族来说,去一次西贝,花的钱几乎相当于几天的伙食费。
若带家人前往,一次消费就近千元,根本不敢频繁光顾。
![]()
即便是收入较高的群体,也认为花高价吃预制菜并不划算。
同样的预算,去其他餐厅可以品尝到新鲜现做的美食,为何还要选择西贝?
面对价格质疑,贾国龙却坚持认为定价合理,并公开表示自己觉得价格并不高。
![]()
信任崩塌
一连串负面事件叠加,西贝迅速陷入困境,经营与发展战略均受到直接影响。
9月10日至12日,以往排队火爆的门店变得冷清,员工透露客流量减少一半,三天损失超过300万元。
即便部分门店推出折扣套餐,也难以挽回流失的顾客。
消费者心中已有疑虑,即使价格便宜也不愿再光顾。
![]()
比短期营收损失更严重的是,西贝筹备已久的上市计划也因此搁置。
投资方明确表示,品牌口碑下滑、消费者信任度下降,将影响企业估值,目前并非上市良机。
要知道,西贝此前多次宣称要上市,此次风波无疑为其资本之路蒙上阴影。
![]()
雪上加霜的是,西贝后续的公关操作不仅未能挽回信任,反而加剧了危机。
9月14日,它突然关闭后厨参观通道,理由是避免影响正常运营,但网友普遍认为这是心虚的表现。
此前承诺“吃得不满意可随时退单”,也被消费者质疑难以落实。
不少人反映在申请退单时遭到店员刁难,最终只能作罢。
![]()
这一系列操作,使西贝在公众形象上彻底“翻车”。
社交平台投票显示,83%的网友支持罗永浩,核心原因并非“站队老罗”,而是“不满西贝高价却糊弄消费者”;
17%的中立者也对商家在食材和定价上的不透明表示反感。
![]()
“21元馒头”“隔夜羊排”“预制菜模糊术”已成为西贝的新标签,网友甚至调侃将“西贝”解读为“稀贵”。
其实细究起来,西贝的真正问题,并非是否使用预制菜。
当前许多餐饮品牌都会使用预制菜,尤其是连锁品牌。
为确保口味统一、提升出餐效率,使用预制菜已是常态,消费者也并非完全不能接受。
![]()
人们反感的是西贝的做法——使用预制菜却不告知消费者,故意隐瞒。
让消费者花着现做菜的钱,却吃加热几分钟就能端上来的预制菜,性价比极低。
打着“中高端”招牌收取高价,实际提供的食材与分量却配不上价格。
![]()
说白了,就是把消费者当“冤大头”,认为顾客容易糊弄。
对西贝而言,无论这场与罗永浩的官司结果如何,它已经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
消费者并不傻,商家是否真心对待,他们一眼就能看穿。
![]()
与其在“预制菜”“预加工”等术语上玩文字游戏,不如脚踏实地推进信息透明化,用真诚重建消费者的信任。
对餐厅而言,能长久生存的关键,从来不是赢得多少场舆论战,也不是搞多少花哨营销,而是成千上万愿意反复光顾的食客。
把食客放在首位,实实在在做餐饮,才是根本之道。
![]()
结语
食客心中自有一杆秤,唯有真诚才能赢得回头客。毕竟,能让餐厅走得长远的,始终是秉持初心、认真做餐饮的本质,而非自欺欺人的小聪明。
![]()
参考文献:1.九派快讯:《罗永浩吐槽“一个馒头卖21元有点太缺德”!西贝客服回应:早就不卖了》2025-09-132.鲁中晨报:《西贝事件再升级:西贝否认主动删博,上线“老罗套餐”陷“隔夜菜”争议,胖东来也下场了》2025-09-123.广州广播电视台:《风波升级!贾国龙再次强调“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罗永浩:我感觉到贾老板是真心想把西贝搞死》2025-09-13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