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3日,伦敦街头突然涌入超过11万名抗议者,他们举着英国国旗和圣乔治十字旗,高呼反移民口号,与防暴警察发生激烈冲突。
这场名为“团结王国”的示威活动由极右翼活动家汤米·罗宾逊组织,被称为英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右翼示威之一。更让人惊讶的,是马斯克公开的煽动行为。不是同名,就是那个特斯拉的CEO马斯克。
![]()
马斯克视频煽动颠覆,此次矛盾的导火索
事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的突然介入。这位特斯拉CEO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出现在集会现场,直接呼吁英国“更换政府”并“解散议会”。
马斯克在视频中声称:“暴力即将来临……你们要么反击,要么死亡。”他甚至指控左翼是“谋杀之党”,尽管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枪手受左翼思想驱使。这种煽动性言论立即引发示威人群的狂热欢呼。
![]()
这不是马斯克第一次介入英国政治。他此前就曾在社交媒体上声援罗宾逊和其他极右翼人士。
伦敦这场示威很快演变成暴力冲突。抗议者与维持秩序的防暴警察发生激烈对抗,现场砖块、玻璃瓶和烟雾弹横飞。
伦敦警察厅发布声明称,至少有26名警员在执勤中受伤,其中4人伤势严重:包括颌骨骨折、多颗牙齿脱落以及创伤性脑震荡等伤害。警方将这一事件定性为“完全不可接受的暴力行为”。
![]()
警方消息显示,一些警察遭到“拳打脚踢”,还有人投掷瓶子、烟雾弹和其他物品。截至当晚,警方已逮捕25名涉嫌袭警和破坏公共秩序的嫌疑人。
这场大规模抗议活动的直接导火索是移民问题。根据早期数据,仅在2025年前的8个月,已有超过28000名非法移民通过英吉利海峡涌入英国,重创着公共资源与社会稳定。
移民问题已成为英国最核心的政治议题,其受关注度已超过对经济疲软的担忧。一名28岁的示威者里奇坦言:“我不是种族主义者,我只是注意到人口结构的变化。”他将非法移民的涌入称为“入侵”。
![]()
英国民众对政府的失望与愤怒加剧了对移民问题的敌视。这种情绪被煽动起来后,便形成了如今不可收拾的暴力抗议局面。
这场示威活动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俄罗斯联邦政府财政大学副教授马尔蒂诺夫分析指出,此次示威的核心原因在于英国首相斯塔默领导的工党政府未能兑现承诺、满足民众期望。
斯塔默政府上台时,民众原本期待这个“本土政党”能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保障日常生活。但现实却与预期严重脱节。政府将大量精力与资源投入乌克兰冲突,忽视了国内民生痛点,成为民众不满的重要导火索。
![]()
当前英国面临失业加剧、收入下滑的困境,而政府对移民的“过度宽容”让本土民众怨声载道。英国人认为那些“说着外语、靠社会福利金生活的人”消耗了本该用于解决本国人就业、收入等问题的资源。
国际范围内的极右翼联动,马斯克的野心
这次示威活动显示出国际极右翼势力正在形成联动。法国极右翼政客泽穆尔、隶属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的欧洲议会议员拜斯特伦都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加了此次抗议活动。
![]()
泽穆尔甚至提起了“大取代”阴谋论,声称白人正在被有色人种取代。他对英国抗议者说:“我们都处于同一个进程中……你们和我们都在被以前的殖民地殖民。”
示威者还在活动中高呼美国已故保守派政治家查理·柯克的名字,部分人甚至举着他的肖像。柯克此前遇刺身亡,其保守派立场在英美右翼群体中具有较强影响力。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示威活动,英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显得相对温吞。首相斯塔默虽对事件表示关切,并强调多元与包容的重要性,但其政策上的犹豫却无法抚平民众心中的愤怒。
![]()
然而,这些表态并未能平息事态。部分伦敦示威者仍未撤离,甚至占领了特拉法加广场的纳尔逊纪念柱,显示出抗议活动的持续性。
这场抗议活动暴露了英国社会的深刻撕裂。在极右翼组织示威的同时,约5000名主张“反对种族主义”的游行人群在伦敦另一条路线上进行活动。
两拨抗议团体一度发生冲突。反抗议活动的参与者认为,仇恨思想正在分裂社会,接纳他人会使国家更强大。赞同极右翼示威的人则认为这是一场自发的“民族自豪感的运动”,是一场“言论自由的庆典”。
![]()
这种社会分裂不仅体现在街头对峙上,也反映在政治格局中。马尔蒂诺夫分析认为:“在当前的社会不满情绪下,民族主义势力不得不利用这种情况。尤其是在议会解散的背景下,英国国家党完全有可能在议会中获得席位。”
马斯克此次干预英国政治并非偶然。他近期多次干预欧洲政治,公开支持在反移民等议题上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相同观点的极右翼政客。
![]()
马斯克的这种行为反映了科技富豪在全球政治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他不仅用极端的言辞拉拢支持者,更是在无形中为极右翼力量的崛起提供了助力。
英国中间派自由民主党领袖戴维对此批评道:“马斯克根本不关心英国人民或我们的权利”,并表示英国民主不能成为“外国科技大亨的玩物”。这种趋势将变得越来越明显,极右翼与民粹主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主流。
![]()
伦敦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法国的黄背心运动到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回潮,都显示出当下各国在处理移民与经济危机时的共同困难。
与西方国家的社会动荡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展示出不同的治理模式,通过稳定的政治环境与相对成功的经济管理,避免了这种社会分裂。
这场横扫伦敦的抗议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示威,而是对整个政治体系的冲击。在公众对传统政客愈发失去信任之际,诸如马斯克这样的外部力量开始填补这一空白。
![]()
伦敦的硝烟暂时散去,但英国社会的深层矛盾远未解决。11万人的街头抗议,26名警员受伤,25人被捕,这些数字背后是移民问题与经济困境的交织。
马斯克作为境外势力的代表,通过视频连线煽动颠覆英国政府,暴露了科技富豪干预他国政治的危险倾向。
![]()
从更广泛的角度看,英国的示威不仅反映了本国的危机,也与全球范围内的极右翼运动相呼应。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唯有加强沟通、促进理解,才能真正缓解矛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马斯克“意外现身”力挺伦敦右翼11万人抗议活动,英国议员发声谴责
2025-09-14 13:44·红星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