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启航!“未来”号驶向深海!

0
分享至

9月15日16时30分

随着一声长长的鸣笛

“未来”号从母港连云港港口缓缓驶出

目的地:深远海


由此

无锡、连云港合作共建的

我国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

正式进入深海试验阶段

江苏南北联动大文章再谱新篇

在江苏推进

“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

的新时代

锡连两地“握手”做好

“海洋+”和“+海洋”文章

走出了科技创新、区域共融新模式



“‘未来’号,开创了江苏南北共建新模式!”连云港副市长、无锡市南北结对帮扶合作连云港市前方工作队领队洪延炜感叹地说,“未来”号的诞生,昭示着江苏两大地区——沿江地区和沿海地区,实现了共创共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跨区域“握手”。

江苏因地制宜发展海洋经济需要统筹临海近海资源利用和深海远洋开发,提高科创资源集聚度,“未来”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未来”号的研发建造地无锡,是苏南地区的产业高地,拥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5个、全省占比超过1/3;

“未来”号母港连云港,地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起点,是江苏面积最广的潜在增长极,更有条件打造东西双向开放的新支点。


为构建“陆—池—湖—海”试验体系,服务江苏“海洋强省”战略,早在2019年,总部位于无锡的中船集团702研究所前瞻提出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专用试验平台概念,在国家、省以及无锡市、连云港市的大力支持下,历时6年,“未来”号于2025年7月23日正式交付使用


“未来”号项目

是无锡和连云港

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成果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主任张海华介绍,无锡是其诞生地与“智慧核心”,肩负着研发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和船舶建造的重任。

“从总体方案设计、船型设计,到总装制造……细数一下,船上的无锡元素至少有20处,比如两个螺旋桨和消涡鳍,就是702所自主研制的‘独门绝技’,两项技术在国内船舶市场占有率接近50%。”“未来”号采用双桨双舵、艏/艉双侧推,配备先进且完备的深海装备海上试验与作业保障系统、水下声学系统、月池系统等,这些都离不开无锡科研院所、船舶修造企业的联合攻关。


而连云港则是母港与“实战舞台”,为其提供了深远海装备起锚地、完善的船舶保障和广阔的试验场景。自7月底抵达连云港以来,“未来”号已开展了智能船舶动态测试系统等多次试验。


9月11日,在连云港2号码头,记者见到了“未来”号。船首“未来”两个大字格外吸睛,蓝绿白相间的船身配色大气清新。


“这艘船就像一位‘六边形战士’。”张海华说,“未来”号既是新型绿色智能技术的试验船,又是深海装备应用、调试、测试的支持船,还是科学家开展深海海洋调查的“海上移动实验室”。

“未来”号有多硬核?

它总长110.8米,满载排水量7000吨,最大航速超15节,定员80人,续航力大于10000海里,自持力超60天,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

在绿色技术方面,拥有智能引擎,其配备环形直流闭合母排,相当于给船舶的电力系统修了条环形高速路,多台发电机和用电负载可以随时切换接入,多相整流和变速发电技术则为船舶发动机装了个“智能大脑”,可根据用电需求,把发电机转速和输出调得精准匹配,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在智能化方面,搭载太湖实验室自主研发的MarineNet系统和动态测试系统,全船8000多个监测点,可实时监测船舶状态,并把数据打包传给船上的“大脑中枢”,实现全船数据“采—存—算—管—用”,同时船岸数据互联互通,可以为行业提供开放共享的数字化试验平台。

最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科考船或试验船相比,“未来”号全船采用模块化设计,预留了舱室空间和30多个标准化接口,如同“乐高积木”一般,可实现发电机组、雷达、科考设备、智能系统等多种船用器件、设备机系统的便捷加换装。



登上船看到,船员们和科研人员都在紧张忙碌着,为开航出海做各项准备工作。

船长尤计杰告诉记者,“未来”号9月15日起锚开启首次深远海试验,将在两三千米深的海域中开展特装设备实海试验、深远海科考试验等。此次出海人员共60人左右,包括船员、科研人员和保障人员等。

他表示,这些试验将加速深远海装备从“实验室”到“大洋”的跨越,推动我国船舶工业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高端化发展。


这艘寓意锚定深海、驶向未来的试验船

将承载着

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的梦想

劈波斩浪、逐梦深蓝


黄海之畔的连云港,坐拥7516平方公里海域。3年前,702所就开始在连云港前瞻布局国家级船海装备实海验证平台。

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先后打造了百吨高速试验艇、“创智”号中尺度试验船、“新智”号大尺度集成验证模型等三个实船试验载体。


“‘未来’号的入列,成为我国‘陆—池—湖—海’试验研究体系中的核心装备,有力填补我国船舶与海洋装备实海验证中试平台的空白,对解决国产装备实船海上测试与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张海华表示,“未来”号将和“创智”号等试验船共同组建从连云港出发的高能级海上“移动实验室”集群,努力构建国际一流的绿色智能海洋装备创新研发、试验验证与示范能力基地。

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连云港成为江苏沿海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未来”号不仅仅是一座“实验室”,更重要的是,它是整合了无锡研发、制造资源以及连云港海洋资源禀赋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集合体。


连云港海州区委常委、无锡连云港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丁伟说,深远海试验平台,可以直接为海洋产业向新兴领域迈进、特色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重化工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撑。

“以此为契机,无锡市南北结对帮扶合作连云港市前方工作队将引入无锡的科研力量、技术资源和管理经验,包括招引相关产业项目,促进两地在海洋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协同,推动连云港成为海洋经济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场’、产业迭代升级‘新引擎’。”


在江苏推进“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的新时代,“未来”号的建设以及后期的产学研合作将为无锡、连云港南北共建开创崭新模式——变传统输血式帮扶,为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立足沿江沿海城市的自然地理位势和创新优势,以新质生产力跨区域分工,实现“江强海兴”的生动图景。


来源:无锡日报

编辑:王雪静

校对:张静

责编:杨珍

点赞+转发

分享小伙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无锡发布 incentive-icons
无锡发布
无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17214文章数 313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