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回家偶遇初恋,看到她在夜市摆地摊卖煎饼,我当场做了一个决定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为虚构小说,请勿与现实关联。

"先生,要什么口味的煎饼?"

夜色中传来的声音让我猛地踩下刹车。透过车窗,我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庞——苏晴。

十年了,她还是那么美,只是眼角多了些疲惫,手上沾满了煎饼摊的油渍。我的心狂跳起来,手紧紧握着方向盘。

"苏晴..."我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

她抬头看了一眼我的车,然后继续忙碌着手上的活儿。那一刻,我做了一个让自己都意外的决定。



01

我叫李明,今年三十二岁,在这个城市打拼了十年。从一个刚毕业的穷学生到现在小有成就的IT工程师,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

那天晚上,我加班到很晚才开车回家。路过市中心的夜市时,本想直接开过去,却被路边一个煎饼摊吸引了注意。

不是因为饿了,而是因为那个站在摊前的女人。即使隔着车窗,即使夜色朦胧,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苏晴,我的大学初恋。

我把车停在路边,坐在驾驶座上静静地看着她。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围裙,熟练地在平底锅上摊着煎饼,动作很娴熟,显然已经做了很久。

"这怎么可能..."我心里想着。苏晴大学时学的是会计专业,成绩优异,当年我们都以为她会有很好的前程。

公司里的同事们经常羡慕我,说我年纪轻轻就能独当一面,有房有车有事业。可是看到苏晴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些成就都失去了意义。

02

十年前,我们还是大学生的时候,苏晴是我们系的系花。她不仅人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很好,追她的男生排成长队。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场景。那是在大学图书馆,她坐在靠窗的位置认真看书,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她的长发上,美得像一幅画。

我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理工科男生,内向又不善言辞。能和苏晴在一起,至今想来都像是奇迹。

那时候的我们多么单纯啊。我记得她最喜欢吃学校门口的煎饼果子,每次我们约会她都要买一个。她总是吃得很慢,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味,说这样可以让快乐的时光持续得更久一些。

现在她自己在做煎饼,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当年那些美好的时光。

我们交往了三年,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一起在校园里漫步,一起在图书馆复习功课,一起畅想着毕业后的生活。

我以为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直到那个冬天。

03

大四那年冬天,苏晴突然提出了分手。理由很简单——我们的家庭背景相差太大。

她家在本地,父母都是公务员,家境不错。而我来自外省的农村,家里为了供我上大学已经负债累累。

"李明,我们不合适。"那天在校园里,苏晴看着我,眼中有我读不懂的复杂情感。"毕业后你要回老家,我要留在这里,我们的路不同。"

我想过挽留,想过争取,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结果。因为我知道,她说的是对的。那时的我,确实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

我记得分手那天下着雪,苏晴穿着一件白色的羽绒服,站在雪花中像个天使。她哭了,我也哭了,但我们都知道这是必须要做的选择。

"我希望你能过得好,真的。"这是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毕业后,我留在了这个城市打拼,而苏晴就像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一样。这十年来,我偶尔会想起她,想知道她过得怎么样,但从来没有主动联系过。

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再次见到她的场景,也许是在某个咖啡厅,也许是在某个商场,她会穿着得体的职业装,挽着一个成功男士的手臂,生活幸福美满。

但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重逢。

04

现在看到她在夜市摆摊卖煎饼,我的心情五味杂陈。这些年我虽然事业有成,买了房买了车,但感情生活一直很空虚。也谈过几个女朋友,但总觉得缺少什么。

我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下车去相认。我怕她不想见到我,也怕破坏她现在的生活。但我也没有直接开车离开,而是把车停在不远处,默默地观察着她。

苏晴的生意还不错,不断有客人来买煎饼。她总是笑脸相迎,动作利落地制作着各种口味的煎饼。但我能看出来,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疲惫。

她和客人聊天的时候,声音还是那么温柔,但少了当年的那种无忧无虑。生活的重担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她依然努力地保持着微笑。

快到十一点的时候,客人渐渐少了。苏晴开始收拾摊位,我看到她数着今天的收入,表情有些担忧。她把钱仔细地放进一个小布袋里,然后收拾好所有的工具和材料。

那一刻,我终于下定了决心。

看着她吃力地推着小推车准备离开,我真想冲过去帮她一把。但理智告诉我,现在还不是时候。

05

第二天晚上,我又来到了那个夜市。这次我没有开车,而是步行过来的。我告诉自己只是想再看看她,确认昨晚看到的不是幻觉。

苏晴还在那里,还是那个位置,还是那个煎饼摊。她今天穿了一件淡蓝色的外套,头发扎成马尾,看起来比昨天精神一些。

我发现她很注重卫生,每做完一个煎饼都要把工具清洗一遍,围裙也洗得很干净。她的摊位虽然简陋,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各种调料摆放得很整齐。

"阿姨,我要一个鸡蛋煎饼,多放点辣椒。"一个穿着校服的高中生走到摊前。

"好的,马上就好。小朋友这么晚了还不回家?"苏晴一边熟练地打蛋、摊饼,一边关心地问道。

"今天放学晚,肚子饿了。"高中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那要不要加个火腿肠?正在长身体,要吃饱一点。"苏晴温柔地说道。

我想起大学时的苏晴,那时她连方便面都不会煮,每次都是我给她做饭。现在她不仅能熟练地做煎饼,还这么体贴客人,这些年她一定经历了很多。



06

我连续观察了她三天,发现她的作息很规律。每天下午五点左右就开始准备,六点半准时到摊位,一直忙到十一点多才收摊。

她对每个客人都很友善,记得常客的口味偏好,有时候还会主动询问客人的近况。我能看出来,她是真心喜欢这份工作,尽管它很辛苦。

第四天晚上,我终于鼓起勇气走向她的摊位。我的心跳得很快,手心都出汗了。这十年来,我第一次这么紧张。

我特意选了一个她比较忙的时候,这样她就不会有太多时间仔细观察我。我戴着口罩和帽子,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普通一些。

"您好,我要一个鸡蛋煎饼。"我故意压低声音。

苏晴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低头开始制作煎饼。"要什么口味的?"

"随便,你推荐一个。"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那就来个经典的吧,鸡蛋加火腿肠,配点甜面酱和辣椒酱。"她的声音还是那么好听,只是比以前多了些沧桑。

07

我站在摊前,近距离看着她工作。她的手很巧,动作熟练而优雅,即使是做煎饼这样的活儿,也能做得很有美感。

当她把煎饼递给我的时候,我们的手意外地碰了一下。那一瞬间,我感觉到了久违的温暖,心跳也漏了一拍。

苏晴似乎愣了一下,她抬头看了看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了,生怕她认出我。

"十五块钱。"她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我付了钱,拿着煎饼走到一边。煎饼的味道很好,面皮薄脆,鸡蛋嫩滑,调料搭配得恰到好处。但我心里五味杂陈,根本没心思品尝。

我想起了大学时她第一次给我做饭的情景。那时她手忙脚乱,差点把厨房烧了,最后做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法吃。我们两个人看着那盘"黑暗料理"哈哈大笑,然后一起去食堂吃饭。

现在她的手艺这么好,这些年她一定吃了不少苦。

08

从那以后,我成了她摊位的常客。每隔两三天就会去买一次煎饼,有时候还会带同事朋友一起去。

"老李,你最近怎么老是带我们去吃煎饼啊?虽然味道确实不错,但你也不用这么执着吧?"我的同事张伟开玩笑地问我。

"那个摊主做得好,而且人也不错,多照顾照顾她的生意。"我随口解释道。

"你该不会是看上人家了吧?"另一个同事起哄道。

我连忙否认,但心里却有些慌乱。确实,我对苏晴的关注已经超出了普通客人的范围。

我告诉同事们那里的煎饼特别好吃,渐渐地,苏晴的生意开始好起来。我能看出来,她对这个变化很高兴。每当看到熟悉的客人,她脸上的笑容都会更灿烂一些。

但她始终没有认出我,或者说,即使有所怀疑也没有表现出来。有时候我会想,也许她早就忘记了我,毕竟十年了,人都会变的。

09

一个月后的一个雨夜,我又来到了夜市。雨下得很大,夜市里的人比平时少了很多。苏晴的摊位上搭了一个简易的雨棚,她坐在小板凳上,望着雨中冷清的街道。

"还营业吗?"我撑着伞走到她的摊前。

"当然,只要有客人就营业。"她连忙站起来,"今天雨大,人少,你还过来买煎饼,真是太感谢了。"

这是她第一次和我说这么多话。我能听出她声音中的疲惫,也能看出她眼中的感激。

"这么大的雨,你一个人摆摊不容易。"我忍不住说道。

"习惯了。"她苦笑了一下,"生活不易,总要坚持下去。家里还有人要照顾,不能停下来。"

我很想问她"家里还有什么人",但又怕问得太多会暴露自己的身份。那一刻,我真想告诉她我是谁,告诉她我可以帮助她。但我还是忍住了,我怕她会拒绝,也怕她会觉得这是施舍。

雨越下越大,我看她一个人在雨棚下显得很孤单,就多买了几个煎饼,说是要带回去给同事们吃。



10

又过了几天,我无意中听到苏晴在和旁边摊位的大姐聊天。那个大姐卖烤红薯,人很热情,经常和苏晴说话。

"晴晴,你家里人身体怎么样?"那个大姐问道。

"还是老样子,时好时坏。医生说要定期检查,这个月又该去医院了。"苏晴的声音里带着担忧。

"唉,生病真是要命,花钱如流水。你一个人撑着也不容易。"

"没办法,只能坚持。好在现在生意比以前好一些了,那个经常来买煎饼的先生还介绍了不少朋友过来。"

"那个戴口罩的年轻人?我看他人挺好的,总是多给钱。"

"是的,他人真的很好。有时候我都想当面谢谢他,但又怕太唐突了。"

我躲在不远处听着这些对话,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原来她注意到了我的小心思,也感受到了我的善意。但她还是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帮助她。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没有去买煎饼,而是远远地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里思绪万千。

11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更仔细地观察苏晴的生活。我发现她除了晚上摆摊,白天还要照顾家人,生活节奏非常紧张。

有一天下午,我在医院附近看到了她。她陪着一个年迈的女人在挂号,那应该是她的母亲。两个人在排队的时候,苏晴一直在安慰老人,很有耐心。

我想起了大学时她提到过她的母亲,说母亲身体不太好,经常需要看医生。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情况还是没有好转。

看着她瘦弱的身影支撑着整个家庭,我心里既心疼又敬佩。当年的那个娇滴滴的女孩,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女人。

那天晚上,她照常出摊,但我能看出来她很疲惫。在医院陪了一天,晚上还要工作到深夜,这样的生活强度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我更加坚定了要帮助她的想法,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才不会让她起疑心。

12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那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夜市,却发现苏晴的摊位没有开。旁边的红薯大姐告诉我,苏晴家里出了紧急情况,被送到了医院。

"今天下午突然病情加重,晴晴吓坏了,连夜送去了市中心医院。"大姐叹了口气,"家里人一直身体不好,晴晴为了照顾家人真是操碎了心。"

我立刻打车赶到了市中心医院。在急诊科,我看到了苏晴。她坐在走廊的椅子上,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眼睛红肿,显然哭过。

她穿着白天在医院时的那件外套,头发有些凌乱,整个人看起来憔悴极了。看到她这个样子,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

我想走过去安慰她,但又怕暴露身份。只能远远地看着她,心里默默祈祷她家人能平安无事。

在医院的走廊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无力。有钱有能力又怎样?我连安慰她的资格都没有。

13

在医院门口徘徊了很久,我最终还是没有上前。但我偷偷打听到了病情的具体情况——需要住院治疗,医疗费要好几万。

第二天,苏晴又出现在夜市里。但我能看出来,她的状态很不好。她心不在焉地做着煎饼,时不时地看手机,应该是在担心医院里的情况。

"晴晴,你昨天一夜没睡吧?脸色这么差。"红薯大姐关心地问道。

"在医院陪了一夜,刚回来就赶紧出摊了。医生说费用..."苏晴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总会想办法的。"

我知道她在为医疗费发愁。以她摆摊的收入,几万块钱确实是个天文数字。我开始考虑要不要直接帮助她,但又担心她会起疑心。

那天晚上,我看到她比平时收摊更晚,一直等到最后一个客人离开才开始收拾。她数着今天的收入,脸上的表情更加忧愁了。

我做了一个决定——无论如何,我都要帮助她度过这个难关。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