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突发心梗住院,我辞职照顾他三个月,出院后他要和我断绝关系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建华,我有话跟你说。"

医院门口,刘志国坐在轮椅上,神情严肃得让人害怕。

刘建华推着轮椅,满脸笑容:"爸,有什么话回家再说,今天您终于可以出院了!"

三个月了。

为了照顾突发心梗的父亲,他辞掉了干了八年的工作。

妻子抱怨,孩子不解,积蓄花光,可他从未后悔过。

父子俩虽然关系一直不好,但血浓于水。

他以为这份孝心能让父亲感动,让多年的隔阂消除。

可他万万没想到,等待他的竟是......



01

"各位,这个季度的销售数据显示......"

刘建华正在主持部门会议,PPT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让他有些头疼。四十二岁的他在这家公司干了八年,从普通员工一步步爬到部门经理的位置,这份工作对他来说意味着太多。

会议室里坐着十几个下属,大家都在认真听他汇报。

就在这时,他放在桌上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看到是陌生号码,刘建华本想挂掉,可电话响个不停,他只好接了起来。

"您好,请问是刘建华先生吗?我是市人民医院的护士,您父亲刘志国突发心梗,现在正在抢救,请您尽快过来......"

电话那头护士急促的声音让刘建华脑子里一片空白。手机从他手中滑落,啪的一声摔在会议桌上。

"刘总,您没事吧?"坐在旁边的小李关切地问道。

刘建华猛地站起身,脸色煞白:"会议先停一下,我有急事要处理。"

说完,他抓起手机就往外冲,丢下会议室里十几双惊讶的眼睛。

一路上他的手都在发抖,脑海中不断闪现着童年时父亲严厉的面孔。

虽说这些年父子俩的关系一直很僵,逢年过节也就是应付式的见个面,可听到父亲出事的消息,他心里还是慌得要命。

从小到大,刘志国对他就特别严厉。别人家的孩子考试考好了,父亲会夸奖,他考第一名回家,刘志国连看都不看一眼。有时候他会想,自己是不是不是父亲亲生的?

"师傅,开快点!"刘建华催促着出租车司机。

车子在城市的街道上穿行,刘建华的心越来越紧。他想起上次见父亲还是两个月前,当时老人家还硬朗得很,怎么突然就心梗了?

到了医院,抢救室的红灯还亮着。刘建华在门口来回踱步,手心里全是汗。走廊里的消毒水味道让他感到恶心,但他不敢离开。

"家属在哪儿?病人醒了,但情况不太好。"医生从抢救室走出来,摘下口罩说道。

"我是他儿子!"刘建华连忙上前。

医生看了看他,神情严肃:"心梗面积挺大的,虽然抢救过来了,但需要长期住院观察。而且病人年纪不小了,后续的护理很重要。"

"医生,我爸他...他能康复吗?"刘建华声音有些颤抖。

"这个很难说,要看后续的恢复情况。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必须要有人24小时陪护。"医生说道。

刘建华点头如捣蒜:"医生您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他。"

进了病房,刘志国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得吓人。各种监护设备发出滴滴声,刘建华看得心惊肉跳。

看到刘建华进来,刘志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很快又别过头去。

"爸,您感觉怎么样?"刘建华小心翼翼地问。

刘志国闭着眼睛,半天才挤出几个字:"你来干什么?"

这话让刘建华心里一紧。从小到大,父亲对他就是这种态度,仿佛他的存在是个错误似的。

"不管怎么说,您是我爸,我不能不管您。"刘建华压下心中的委屈说道。

刘志国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当天晚上,刘建华就在医院的陪护椅上过夜了。硬邦邦的椅子让他整夜都睡不好,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

每隔一个小时,他就会起来看看父亲的情况。看到监护仪上的数值稍有变化,他就会紧张得不行。

半夜的时候,刘志国突然咳嗽起来,刘建华连忙起身给他拍背。

"您要不要喝点水?"刘建华轻声问道。

刘志国摆摆手,示意不用。但刘建华注意到,父亲的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感激。

第二天一早,他就给公司打了电话。

"王总,我爸突发心梗住院了,情况比较严重,我需要请长假照顾他。"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建华啊,你这个项目正在关键时期,现在离开真的不合适......"

"王总,实在对不起,但我必须照顾我爸。"刘建华的声音很坚决。

"你考虑清楚了吗?这个项目如果成功,你很可能升副总......"王总还在劝说。

但刘建华的态度很坚决:"对不起王总,我已经决定了。"

挂了电话,刘建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份工作他干了八年,好不容易做到了部门经理的位置,还有机会升副总,现在为了照顾父亲,可能要全毁了。

可是看着病床上虚弱的父亲,他知道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

02

一个星期后,刘建华正式办理了辞职手续。

那天他走出公司大楼的时候,心情五味杂陈。八年的职场生涯就这样结束了,但他不后悔。

妻子王秀梅知道这个消息后,在电话里就炸了:"你疯了吗?为了那个老头子把工作都辞了?你想过咱们娘俩怎么办吗?"

"秀梅,我爸现在这个样子,我不能不管。"刘建华在医院走廊里小声解释道。

"不管?他以前管过你吗?从小到大他对你好过吗?现在你倒是圣人了!"王秀梅的声音越来越尖锐。

刘建华无言以对。确实,从记事起,父亲就对他特别冷淡。小时候他生病,父亲从来不会陪在床边;他取得好成绩,父亲也不会夸奖;甚至上大学时,父亲说过"你爱上不上,我没钱供你"这样的话。

可是,血浓于水,他做不到见死不救。

"你知道咱们家每个月的开销有多少吗?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王秀梅在电话里哭了起来,"现在只有我一个人的工资,我们怎么活下去?"

刘建华心里也难受:"我会想办法的,实在不行我晚上去做点兼职......"

"你现在24小时陪护,哪有时间做兼职?"王秀梅的声音里满是绝望。

挂了电话,刘建华靠在走廊的墙上,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在医院的日子很难熬。每天早上六点,刘建华就得起床给父亲买早餐。

刘志国嘴很挑,医院附近的早餐摊他几乎都试遍了。这个太咸,那个太淡,经常一顿饭要跑好几趟才能买到他满意的。

"你能不能用点心?这粥都凉了!"刘志国皱着眉头抱怨。

"爸,我重新去给您热一下。"刘建华耐心地说道,起身又往外走。

他的腿已经跑酸了,但他不敢有任何怨言。

旁边病床的老大爷看不下去了:"老刘,你儿子对你够好的了,整天这么忙前忙后,你还挑三拣四的。"

刘志国冷哼一声,不说话。

除了一日三餐,刘建华还得帮父亲擦身、翻身、陪他做检查。每天要帮父亲按摩手脚,防止血栓形成。要时刻观察父亲的脸色,一有不对就要叫护士。

晚上睡在陪护椅上,只要父亲一有动静,他就会立马惊醒。有时候父亲只是翻个身,他也会紧张地查看半天。

半个月下来,刘建华明显瘦了一圈,脸上也有了黑眼圈。

王秀梅带着儿子来看望过一次,看到刘建华这副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

"建华,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王秀梅心疼地说道。

"没事,我能坚持。"刘建华强打精神。

"爸,您身体怎么样了?"王秀梅礼貌性地问候刘志国。

刘志国眼皮都没抬:"还死不了。"

这话让病房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尴尬起来。十岁的儿子刘小宇怯生生地站在一旁,不敢靠近爷爷。

"小宇,叫爷爷。"刘建华推了推儿子。

"爷爷好。"小宇小声地说道。

刘志国这才看了孙子一眼,但也只是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王秀梅心里更加不舒服了。这一家子,老的固执,小的太善良,真是没办法。

"爸,小宇这次数学考了95分。"刘建华试图打破尴尬。

"哦。"刘志国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

小宇的眼中闪过失望的神色。他本来还挺期待爷爷会夸奖他的。

看到孙子失落的样子,刘建华心里很不是滋味。

王秀梅拉着儿子在医院呆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离开了。走的时候,她对刘建华说:"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句话让刘建华心里更加沉重。他知道妻子已经忍到了极限。



03

住院治疗的第二个月,刘志国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医生说恢复得不错,但还需要继续观察一段时间。这个消息让刘建华松了一口气,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经济压力。

没了工作,家里的开销全靠王秀梅一个人的工资撑着。医院的费用虽然有医保,但自付的部分也不少。加上平时买营养品、请护工的费用,每天的开销都不小。

王秀梅开始频繁地给他打电话抱怨家里的经济状况。

"建华,咱们家的积蓄快花完了。你爸的医药费,咱儿子的学费,还有房贷......"王秀梅在电话里掰着手指头算账。

"我知道压力很大,再坚持坚持。"刘建华安慰妻子。

"坚持?你知道咱们还能坚持多久吗?你为了他连工作都不要了,他感激你了吗?"王秀梅的眼圈红了。

确实,这两个月来,刘志国对刘建华的态度并没有太大改变。偶尔会说声"谢谢",但更多时候还是那副冷漠的样子。

有时候刘建华也会委屈,为什么自己付出这么多,父亲还是这个态度?

但每当看到父亲虚弱的样子,他又会心软。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父亲,怎么能计较这些?

不过,刘建华还是从父亲的一些细微变化中感受到了温暖。

比如,有一次他感冒了,声音很哑,刘志国竟然主动让他去休息,说自己没什么大事。还有一次,他在陪护椅上睡着了,醒来发现身上盖着一条毯子,肯定是父亲让护士给他盖的。

这些小细节让刘建华觉得,父亲心里还是有他的。

"刘大爷,您儿子真是太孝顺了,这么长时间一直守着您。"护士小李由衷地说道。

"现在像这样的儿子不多见了,您真是有福气。"另一个护士也附和道。

刘志国默默地听着,面无表情,但刘建华注意到他的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

这让刘建华心里暖暖的,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病房里还住着其他几个病人,大家都成了熟人。隔壁床的张大爷经常夸刘建华孝顺。

"老刘啊,你这个儿子真不错,我家那几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忙,都没时间来看我。"张大爷羡慕地说道。

"就是就是,刘建华这孩子真是太好了。"另一个病友也附和道。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刘志国都会有些不自在,但刘建华能看出来,父亲心里是高兴的。

第三个月的时候,医生说刘志国可以准备出院了。

听到这个消息,刘建华高兴坏了。他开始盘算着父亲出院后的安排,甚至想着是不是可以接父亲到自己家里住一段时间。

"爸,医生说您下星期就能出院了。"刘建华兴奋地告诉父亲。

刘志国点点头,但神情显得有些复杂。

"出院后您有什么打算吗?要不到我家住一段时间,我和秀梅好照顾您。"刘建华试探性地问道。

刘志国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到时候再说吧。"

刘建华以为父亲是在考虑,心里更加期待了。这三个月的朝夕相处,他觉得父子俩的关系终于有了转机。

虽然父亲还是不太爱说话,但至少不像以前那么冷漠了。有时候还会主动关心他的身体,让他多休息。

他甚至开始幻想,也许这次生病是个转折点,以后父子俩的关系会越来越好。

"建华,你这三个月辛苦了。"有一天晚上,刘志国突然这样对他说。

这是父亲第一次主动表达感激,让刘建华激动得差点掉眼泪。

"爸,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是我爸,照顾您是天经地义的事。"刘建华握住父亲的手说道。

刘志国没有说话,但没有抽回手。

那一刻,刘建华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出院前一天晚上,刘建华兴奋得睡不着觉。他在心里规划着接下来的生活:先带父亲回家好好休养,等父亲身体完全恢复了,他再去找工作。

虽然这三个月花光了积蓄,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他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新生活的开始。



出院那天,刘建华早早就来到了医院。

他精心准备了一切:新买的保温饭盒里装着父亲爱吃的小米粥,还有几样清淡的小菜。出租车也提前叫好了,他打算先带父亲回自己家,好好照顾他。

"爸,咱们回家。"刘建华推着轮椅,满脸都是笑容。

这三个月来,他第一次看到父亲如此健康的气色,心里说不出的开心。护士们也围过来祝贺,夸奖刘建华是个好儿子。

可是当他们到了医院大门口时,刘志国突然让他停下。

"建华,我有话跟你说。"刘志国的声音很平静,但语气中带着一种刘建华从未听过的严肃。

"爸,有什么话咱们回家慢慢说。"刘建华还沉浸在出院的喜悦中。

"不,就在这里说。"刘志国缓缓转过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发黄的信封。

刘建华看到父亲严肃得可怕的表情,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然而,当父亲缓缓开口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刘建华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