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修理兵18年,转业时领导说我技术一般,我没闹,次日他:我才一般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赵铁柱,18年了,你的技术水平实在是一般,我不知道该怎么给你写推荐信。"马德昌团长冷着脸说道。

赵铁柱站得笔直:"团长说得对。"

"你就没什么要解释的?"马德昌有些意外他的平静。

"没有。"赵铁柱的声音毫无波澜。

马德昌摇了摇头:"明天办完手续就走吧。"

然而,第二天上午,当马德昌匆忙赶到指挥所时,看到眼前的场景,整个人瞬间傻眼了。

他颤抖着声音对赵铁柱说:"我...我才是技术一般的那个人!"

01

翠岭基地的维修车间里弥漫着机油的味道,各种零件堆得到处都是。赵铁柱正蹲在一台老式发电机前,额头上密密麻麻全是汗珠。他拿着扳手,对着一颗锈死的螺丝拧了半天,就是拧不动。



"我说老赵,你这是在跟螺丝较什么劲呢?"李大山端着搪瓷茶缸走过来,看着赵铁柱满头大汗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赵铁柱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汗:"这螺丝锈得太厉害了,不敢用太大力气,怕把螺纹给弄断了。"

"你呀,就是太小心了。"李大山蹲下身,"听说明天你就要办手续走人了?这事传得满营房都知道了。"

赵铁柱重新蹲下身,继续小心翼翼地拧着螺丝:"嗯,马团长都安排好了。"

车间另一头传来一阵叫好声,只见周建新正在给几个新兵演示拆装技巧。他动作利落得很,三下五除二就把一个复杂的齿轮箱给拆了下来,零件摆了一桌子。

"你们看清楚了没有?"周建新洋洋得意地说,"这种型号的齿轮箱,关键就在这个卡扣的位置。很多老兵都找不准,我是琢磨了半年才摸出门道来的。"

几个新兵围在周围,眼神里满是崇拜。

王海波端着茶杯走了过来,语气里带着羡慕:"看看人家建新,前两天上级来检查,就是他负责的那台雷达设备,一次性通过,领导当场就夸奖了。"

赵铁柱手上的动作停了停,看了看那边热闹的场面,又埋头继续干自己的活。那颗螺丝终于松动了一点点,他小心翼翼地继续拧着。

李大山叹了口气:"老赵,不是我们说你,咱们都是同一年入伍的,人家现在都是技术标兵了,你这18年..."

"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赵铁柱的声音有些沙哑,"脑子没人家好使,手也没人家利索,能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不错了。"

王海波看着赵铁柱弯着腰认真工作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可是老赵,马团长今天在大会上说了,现在转业政策变了,地方上要的都是有真本事的技术人才。你这样的..."

赵铁柱终于把那颗顽固的螺丝拧了下来,长舒了一口气:"我这样的,找个看大门的活儿也挺好。有口饭吃就行,没那么多想法。"

就在这时,周建新那边传来新兵的惊呼声:"班长,您太厉害了!这么复杂的设备您都能修好!"

周建新哈哈大笑:"这算什么,等你们当了几年兵就知道了,技术这东西全靠天赋。有些人干一辈子也就那样,有些人一点就通。"

这话虽然没明说,但在场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车间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赵铁柱仿佛没听见,继续拆着发电机的外壳。他的动作很慢,每拧一个螺丝都要仔细看看说明书,生怕弄错了。

李大山有些看不下去了,压低声音说:"老赵,你别往心里去。建新这人就是嘴上没把门的。"

"没事。"赵铁柱淡淡地说,"他说得对,技术这东西确实看天赋。"

王海波想说什么,但看到赵铁柱平静的表情,又把话咽了回去。

夕阳西下,车间里的光线越来越暗。赵铁柱终于把发电机的外壳完全拆了下来,里面的构造一览无余。他擦了擦手上的机油,开始按照说明书检查每个部件。

"老赵,今天就到这儿吧,"李大山看了看手表,"食堂都要关门了。"

"你们先去吧,我把这个弄完。"赵铁柱头也不抬,"明天就要走了,得把手头的活干完。"

李大山和王海波对视一眼,都没再说什么。

02

晚上八点,宿舍里灯火通明。赵铁柱正在收拾自己的行李,18年的军旅生涯,东西却不多,一个旧皮箱就装下了。

"老赵,真的要走了?"上铺的小张探出头来,眼神里有些不舍。

赵铁柱叠着被子:"嗯,明天上午办完手续就走。"

"那以后还能见面吗?"小张是去年刚分配来的新兵,平时跟赵铁柱关系不错。

"有机会的话吧。"赵铁柱把被子放进箱子里,"你好好干,争取早点立功受奖。"

宿舍门被推开了,李大山、王海波还有几个老兵一起走了进来。李大山手里拎着几瓶啤酒。

"走,老赵,哥几个陪你喝一杯。"李大山把啤酒放在桌上,"18年的老战友,不能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了。"

赵铁柱看着这些跟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心里涌起一阵暖流:"别搞得这么隆重,我又不是上前线。"

"什么话!"王海波拍了拍赵铁柱的肩膀,"18年的兄弟情,比什么都珍贵。"

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喝酒聊天。

"老赵,你还记得当年新兵连的时候吗?"李大山喝了一口酒,眼神有些迷离,"那时候你可是我们班里最机灵的一个,连长都说你脑子活。"

赵铁柱苦笑了一下:"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王海波感慨地说,"那时候我们都以为你会有大出息呢。"

"什么大出息,我就是个普通兵。"赵铁柱摇摇头,"能在部队待18年,已经很知足了。"

小张忍不住问:"班长,您就没想过要争取一下?比如参加技术比武什么的?"

"争取什么?"赵铁柱看着小张稚嫩的脸庞,"我这水平,参加比武不是丢人现眼吗?"

"可是..."小张还想说什么,被李大山制止了。

"小张,有些话不是这么说的。"李大山叹了口气,"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老赵虽然技术一般,但人品绝对没话说。这18年来,脏活累活从来都是抢着干,从来没抱怨过一句。"

王海波点点头:"就是,老赵这人实在,不像有些人,会来事儿,会表现,领导面前一套,私下里又是一套。"

这话明显是在说周建新。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没人明说。

"别说这些了。"赵铁柱举起酒杯,"来,为了咱们的友谊,干杯。"

几个人碰了碰杯子,一饮而尽。

"老赵,你有什么打算吗?"李大山问道。

"还能有什么打算,找个普通工作,好好过日子。"赵铁柱放下杯子,"我这个年纪,也不指望发大财了。"

"你这话说得,才40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王海波不服气地说,"就你这踏实认真的劲头,到哪里都不愁没饭吃。"

"希望吧。"赵铁柱看着窗外的月亮,"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

就在这时,宿舍门又被推开了,周建新走了进来。他看到几个人在喝酒,愣了一下。

"哟,这是在给老赵送行呢?"周建新走过来,"怎么不叫我?好歹也是老战友一场。"

李大山勉强笑了笑:"建新,来来来,一起喝一杯。"

周建新坐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老赵,听说你明天就要走了?"

"嗯。"赵铁柱点点头。

"马团长跟你谈了?"周建新看似随意地问。

"谈了。"赵铁柱的语气很平静。

周建新喝了一口酒,似乎在斟酌着什么:"老赵,不是我说你,这些年你确实太低调了。有时候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一下,不能总是默默无闻的。"

宿舍里的气氛有些尴尬。

"算了,都过去了。"赵铁柱摆摆手,"我这人就是这个性格,改不了了。"

"话不能这么说。"周建新继续说道,"技术这东西,不是光靠埋头苦干就行的,还得有创新思维。我这次能被评为技术标兵,就是因为我在设备改造方面有所突破。"

小张听得一愣一愣的:"建新班长,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周建新来了兴致:"就说那台雷达设备吧,原来的冷却系统有个缺陷,容易过热。我就想了个办法,加装了一个辅助散热器,效果特别好。上级领导检查的时候,当场就夸奖了。"

说到这里,周建新有意无意地看了赵铁柱一眼:"当然了,这种改造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不是谁都能想得出来的。"

李大山和王海波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了。

赵铁柱依然很平静:"你说得对,我确实没那个水平。"

"老赵,你太谦虚了。"周建新笑着说,"不过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你这人踏实可靠,这也是优点。"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夸奖,但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安慰。

03

第二天一早,赵铁柱就起床了。他要去各个部门办理离队手续,时间安排得很紧。

第一站是装备科。科长老刘看到赵铁柱进来,放下手中的文件:"铁柱,来办手续了?"

"是的,刘科长。"赵铁柱把相关材料递过去。



老刘接过材料,一边看一边说:"18年了,时间过得真快。记得你刚来的时候,还是个毛头小子呢。"

"是啊,一晃就这么多年了。"赵铁柱笑了笑。

老刘在文件上签字盖章:"铁柱,虽然你在技术方面不算突出,但这些年的工作态度我是看在眼里的。踏踏实实,从来不出差错。"

"谢谢科长的肯定。"赵铁柱接过文件。

"到了地方好好干,以你这个性格,肯定不会混得太差。"老刘拍了拍赵铁柱的肩膀。

离开装备科,赵铁柱又去了政治处、后勤科等各个部门。每到一个地方,得到的都是类似的评价:工作态度好,但能力一般。

最后一站是团部,马德昌团长要亲自签字确认。

赵铁柱敲门进去,马德昌正在看文件。

"铁柱,坐。"马德昌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手续都办得怎么样了?"

"基本都办完了,就差您这最后一个签字了。"赵铁柱把文件递过去。

马德昌接过文件,仔细看了看,然后抬头看着赵铁柱:"铁柱,昨天我说话可能重了点,你别往心里去。"

"团长,您说的都是实话,我没有意见。"赵铁柱的语气很平静。

"话是这么说,但..."马德昌停顿了一下,"18年的老兵了,总觉得这样让你走,心里过意不去。"

"团长,您别这么说。部队培养了我18年,我已经很感激了。"赵铁柱站起身,"况且现在转业政策确实收紧了,我这个水平,确实不够条件。"

马德昌看着赵铁柱平静的表情,心里有些复杂。这个兵,18年来从来没给他惹过麻烦,工作兢兢业业,就是在技术上确实没什么亮眼的地方。

"行吧。"马德昌在文件上签了字,盖上章,"到了地方有什么困难,可以给我打电话。"

"谢谢团长。"赵铁柱接过文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走出团部大楼,赵铁柱看了看手表,已经是上午十点了。他还要回宿舍收拾最后的行李,下午的车就要走了。

回到宿舍,李大山他们已经在帮忙收拾东西了。

"老赵,都办完了?"李大山问道。

"嗯,都办完了。"赵铁柱把文件放进包里。

"下午几点的车?"王海波问。

"两点半。"赵铁柱看了看行李,"差不多该准备走了。"

就在这时,宿舍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响亮的敲门声。

"报告!"

"进来!"李大山应了一声。

门被推开,一个年轻的通讯兵跑了进来,满脸焦急:"请问赵铁柱同志在吗?"

"我就是。"赵铁柱站起身,"什么事?"

"团长让您马上到指挥所去,有紧急情况!"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说。

李大山愣了一下:"什么紧急情况?老赵都要走了,还找他干什么?"

"我也不清楚,团长只是说让赵铁柱同志马上过去,说是非常紧急。"通讯兵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赵铁柱放下手中的行李:"走吧,去看看什么事。"

"老赵,你的车..."王海波提醒道。

"应该不会耽误太长时间。"赵铁柱跟着通讯兵往外走,"你们帮我看着点行李。"

04

指挥所里一片忙碌景象,各种仪器设备嗡嗡作响。赵铁柱刚一进门,就看到马德昌团长正在和几个技术人员围着一台大型设备激烈讨论着什么。

"团长,赵铁柱同志到了。"通讯兵报告道。

马德昌回过头,脸色凝重:"铁柱,来得正好。出了点麻烦事。"

赵铁柱走近一看,那是一台进口的综合通讯设备,价值几百万,是整个基地的通讯枢纽。此时设备面板上的红色警示灯正在闪烁,显示屏上显示着各种故障代码。

"什么情况?"赵铁柱问道。

"半个小时前突然出故障了,"一个技术员急得满头大汗,"现在整个基地的对外通讯都中断了。上级马上要有重要的视频会议,这设备要是修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马德昌的脸色更难看了:"我已经联系了厂家的技术支持,但他们最快也要明天才能到。等不起啊!"

另一个技术员补充道:"我们按照说明书试了各种方法,就是找不出问题在哪里。周建新刚才也看过了,他说这种故障太复杂,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赵铁柱走到设备前面,仔细看了看那些闪烁的指示灯和故障代码。

"铁柱,你有什么想法吗?"马德昌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意思,"现在是紧急情况,有什么办法都可以试试。"

赵铁柱摇摇头:"团长,这设备我也没接触过几次,这种高端设备的故障,我..."

"你先看看,"马德昌打断了他的话,"现在所有能想的办法都试过了,你就当帮忙参谋参谋。"

赵铁柱有些为难:"团长,我真的不懂这个。这种进口设备的电路结构跟我们平时修的那些老设备完全不一样。"

就在这时,周建新也赶到了现场。他看到赵铁柱也在,有些意外。

"建新来了?"马德昌如获救星,"你再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路?"

周建新走到设备前面,装模作样地检查了一番,然后摇头道:"团长,这个故障确实很复杂。按照我的分析,应该是主控板出了问题,但具体是哪个环节,需要专业的检测设备才能确定。"

"那怎么办?"马德昌急得团团转。

"只能等厂家的人来了。"周建新一副无奈的表情,"这种高端设备,不是我们这种水平能处理的。"

说完这话,周建新看了赵铁柱一眼,眼神里带着一种微妙的意味。

马德昌看了看表,距离重要会议只有两个小时了:"不行,等不了了。铁柱,你再想想办法,哪怕是死马当活马医也行。"

赵铁柱犹豫了一下:"团长,我真的..."

"你就试试吧,"马德昌几乎是在恳求了,"现在时间紧迫,能试的都要试一下。"

周围的技术人员都看着赵铁柱,眼神里既有期待,也有怀疑。毕竟,连技术标兵周建新都束手无策的问题,一个即将转业的"技术一般"的老兵能有什么办法?

赵铁柱看着眼前这台复杂的设备,又看了看周围期待的眼神。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走向了设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指挥所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马德昌不停地看表,脸上的焦虑之色愈发明显。

就在所有人都快要绝望的时候,设备面板上的红色警示灯突然停止了闪烁。

紧接着,显示屏上的故障代码开始一个个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正常的绿色运行指示。

"滴滴滴..."设备发出了正常运行的提示音。

所有人都愣住了,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马德昌瞪大了眼睛,声音都有些颤抖:"这...这是怎么回事?"

周建新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巴张了张,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