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施剑松)北京海淀区日前召开全区教育大会,宣布成立海淀区人工智能教育联盟,并推出海淀教育“智启”智能体。海淀教育“智启”智能体具备“智慧助学、智慧助教、智慧助管”三大功能,是海淀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智启”的发布,标志着海淀“人工智能+教育”融合模式进入全新阶段。北京大学、十一学校等14家单位代表共同启动海淀区人工智能教育联盟,未来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与资源协同。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说,海淀作为首都教育高地和科技创新核心区,要牢牢把握“首善之区”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创新优势,始终站稳“人民至上”立场,强化“开放合作”国际视野,为首都建成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立标杆、树旗帜。
会议发布了《海淀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行动计划》以及《深入推进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海淀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工作方案》《海淀区“智启科创·赋能强教”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海淀区大学生实习实践行动计划〉的工作方案》和《海淀夜校建设工作方案》五项配套文件。这一系列以“首善先行”为总纲的“1+5”政策体系,明确到2027年海淀区要全面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联通、泛在可及、数智赋能”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会上,海淀区与7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化校地合作签约,将率先构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才联合培养体系,实现每所中小学背后至少有一所高校支持,在思政教育、科学教育、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大中小贯通衔接的人才培养链条。
海淀区委书记张革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海淀教育将始终坚持“首善标准”,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抓手,持续推进资源整合、模式创新与系统变革,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海淀动能、提供海淀样板。
作者:施剑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